探访台北“年货大街” 年味溢满迪化老街

探访台北“年货大街” 年味溢满迪化老街

 

台北人常说:“春节不逛迪化街,整个年没特色、没滋味。”台北的年味,只有在迪化街才能“闻”到。

 

农历年关将至,记者慕名探访了这条被称为台湾最有年味的老街。此时的迪化街商圈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百年老街再次化身“年货大街”,浓浓的年味溢满整条街道。

 

刚步入街口,耳边便充盈着各种版本“欢迎试吃、好吃再买”的热情吆喝声。澎湖鳕鱼片、黑胡椒牛肉干、纯手工牛轧糖、云林乌鱼子、春联年饰……品种齐全的南北年货和夜市常见小吃组团齐聚,令人应接不暇。四溢的香气诱惑鼻端,惹得人不禁口水直流、脚步也有些不听使唤。

 

一家打着纯手工招牌的牛轧糖摊位前,店主小蔡一边现场制作,一边请客人品尝新的口味。不论购买与否,都会彼此客气道谢。小蔡说,相比起舅舅20多年间只用花生做牛轧糖,他自己更喜欢随市场变化去研发新口味。当下流行养生益智,摊位前便多了夏威夷果、蔓越莓等口味;而仅花生一种,已有咖啡、芝麻、巧克力、绿茶等众多搭配选择。

 

小蔡说,台湾经济环境不景气,自己的生意也要比往年差一些,他推广新品期许能扩大市场和销量。采访间,一位阿姨说要买两包糖,过年时给两个儿媳妇一人一包。一店员闻后笑着调侃说,“那我可得给您称得匀一点”。

 

为吸引客源,众商家纷纷亮出绝招:主动递上的现煮酸菜白肉汤可以驱除寒气,令游客对白菜品质频频点赞;有的店内点起数只大灯泡,让高高摆放的各种肉制品不仅香气逼人,而且看起来格外“秀色可餐”;还有店铺大声放着时尚音乐,老板和店员一起小秀舞技。

 

因摊位上挂着数排大大小小的奖牌,专卖乌鱼子的林琮谚相比其他商家淡定了许多,几乎不见吆喝。在他看来,这些牌匾就是产品最好的广告。摊前的乌鱼子状塑料招牌随风摇摆,仿佛在帮他招揽顾客。

 

自1996年“年货街”开设至今,每年这一时节林琮谚都会从云林到台北。他指着摊上的乌鱼子说,因为是家里亲戚做的,品质有保障,来购买的也多为老客。

 

“原来最多时街上有30多家同时卖(乌鱼子),现在不算后边老店只有大概五到六家。”林琮谚介绍说,现在三片一斤的乌鱼子销售最好,通常能卖2000元新台币左右,但整体生意不如从前了。

 

位于迪化街的霞海城隍庙也迎来了大量祈福民众。不远处,“城隍爷”和“麒麟童子”正与游客欢乐互动,传来阵阵笑声不断。

 

清末以来,迪化街一直是台北重要的南北货、茶叶、中药材及布匹集散中心。历经上世纪80年代的刻意保存,迪化街成了当地现存最完整的老街。每年春节前夕,街两边的老店前会临时搭起摊位,四排店摊争相展示年货,爆棚的人流为老街增添了人气与商机。

 

相比中间两排临时摊位的简陋单薄,后边沉浸着历史岁月的联排老房则厚重许多,店铺也多以参茸燕窝等名贵品为主。早年间,大批福建人到宝岛后沿淡水河重新聚落,让这里渐成繁华商区,也成为台北发展源头。

 

老店朝街墙面上留下的精美花纹,成了迪化街风云变迁的百年见证。距此不远的大稻埕码头,也已不见曾经商船往来的喧嚣,唯有游船静静地停泊在水面上。

 

岸边小路上,几位游客正在悠闲地散步聊天,静静享受着旅行的美好时光。或许再过数日,他们也将回家过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