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研发新招测流感 较传统方法快10倍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3-15 11:02:12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由郝建华(右)和杨莫领导的研究团队,以7年时间研发了一种崭新纳米生物传感器。图自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流感肆虐,截至今年2月已有近300人死于流感,因而有迫切需要研发出有效和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
香港理工大学物理学系及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研究团队,研发出崭新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利用名为“上转换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检测方法,只需两三小时和20港元,就能检测出病人的鼻咽分泌物样本是否含有流感病毒,速度较传统方法快10倍但成本却低八成。
上述研究由理大物理学系副教授郝建华和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副教授杨莫领导,他们指传统流感测试方法包括基因分析法,如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力学中的酵素结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前者成本高又耗时,而ELISA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一般需要以实验室仪器进行测试,难以用于前线和现场病毒检测,未必能够应付流感高峰期间的检测需求。
理大利用了7年时间研究新技术,有关光学检测方法采用类似磁石互相吸引的原理。整个流程先要让捕捉探针连接在上转换粒子的表面,并准备金纳米粒子以便将病毒捕获;而由于上转换粒子探针上的低聚核苷酸,以及与金纳米粒子连接的“流感病毒低聚核苷酸”DNA基对配合,两者会像磁石互相吸引,出现“低聚核苷酸杂化反应”。待两三个小时后样本混合后,利用近红外激光照射上转换粒子,若绿光亮度不变即代表样本没有流感或相关病毒,亮度变暗则代表含有病毒,而绿光越弱代表病毒浓度越高。
传统方法检测病毒时间一般需要一天至三天,而新技术则只需两三小时,比传统方法快超过10倍。另外,每个样本的检测成本只需约20港元,低于传统方法八成。
郝建华表示,由于各种基因都有基因排序,只要研究人员知道病毒排序,理论上就可制造出各种病毒探针,去探测病人样本中的更多传染病毒如H1N1猪流感和H3N9、H5N1禽流感等等。而现在正联系香港医学院及医院作进一步合作和研究,并期望在两三年内完成研发仪器在公立医院使用。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