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粮食安全 一手抓生态保障 黑龙江做足绿色发展大文章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6-02-17 09:03:09 |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5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1369亿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黑龙江,名副其实的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近年来,黑龙江在确保粮食产量不降低的同时,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向黑土地要效益,向品牌化要收益,向绿色生态要长期红利。一道道绿色食品走向全国。今日的黑龙江,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2亿亩以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饲料饲草作物种植发展到150万亩,初步建立起粮经饲较为合理的三元种植结构。
种出规模 种出效益
一斤大米卖138元?有人买吗?“虽然价格卖得高,但并不愁销路,产品通过‘互联网+’卖上好价钱,如今只要提及拜泉鸭稻米,就会让人自然联想为高端产品。”米厂经理白春风说。
产品高端在“天生丽质”。“鸭稻米”诞生在拜泉县丰产乡礼让村,土壤底部复合积碳型寒地黑土特质,富含寒地黑土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优良生态系统成为有机水稻的亮点和卖点。企业回归原始的水稻种植方式,每亩水稻田内放游25只鸭子,形成生态小循环,从育苗、整地、插秧、施肥、灌溉、除草、灭虫、防病到田间管理全程采用有机种植管理模式,做到原生态、绿色、无污染。
产品高端在“拥有身份”。企业为每个产品建立投入品档案,实现产品真伪可查、质量可追溯。“用手机扫描产品二维码,能看到我们的实时监控系统。”白春风介绍,有机鸭稻米在线种植基地内全部铺设光纤网络监控系统,从插秧、种植到收割全程尽收眼底,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随时观看有机鸭稻米生长过程。通过直观的“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喷除草剂,鸭子除虫、人工拔草”,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也让品牌印象深入人心。
为实现质优价优,企业实施“OEM合作+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实体店体验”和打造自主电子商务平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进入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城线上销售。自2014年12月至今,已累计实现销售额1.5亿元,销区涵盖全国所有省份,并成功打入日本、韩国等市场。
目前,企业已初步形成20万人规模的固定高端消费客户群,有机鸭稻米几乎全部通过电商平台外销。有机鸭稻米的高端效应和热销还带动其他有机杂粮产品销售,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平均日接订单200多份,去年“双11”当天更是创下1200单的佳绩。
随着龙江绿色食品叫响全国,黑龙江正从大粮仓、大菜园向大厨房的角色转变,不断捧出具有龙江特色的绿色美味惊艳全国。
生态优先 循环发展
冬季的大兴安岭,最低气温直逼零下30摄氏度,8万里银色林海十分寂静。过去,冬季是砍树运材的繁忙季节;如今,在大兴安岭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场景,昔日的伐木人已变成护林员、营林员。
“以前每天从检查站过往的运材车辆达100多辆,前年木材全面停采以来,运材车辆没有了,检查站职能由过去检查运材车辆运输手续、林政防火,转变为防止盗伐木材、偷拉私运,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检查宣传等。”韩家园林业局吊桥林政防火检查站站长于洪普今年50多岁,5年前由林场一线转岗到检查站工作。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大兴安岭在林地使用、木材运输、加工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开展“兴安六号”专项行动,对滥砍盗伐、毁林开垦、拱地头、扩地边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先后查处非法侵占破坏林地案件88起,挂牌督办13起,收回林地249.44公顷。
“十二五”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和森林面积保持连年增长,森林覆盖率达81.86%,活立木蓄积量已恢复到1987年“5·6”火灾前的水平。据测算,“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大兴安岭累计创造生态价值2.7万多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种草种树,绿色思维带来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黑龙江的冬季滴水成冰,位于佳木斯市高新区的泉林生态农业公司的建设现场却热火朝天。2015年12月31日,该公司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一期面巾纸生产线顺利投产。
“佳木斯共有1688万亩耕地,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420万吨。泉林全部达产时几乎可将我市的秸秆全部消化,不但可减排480万吨温室气体,大大缓解因农民焚烧秸秆产生的雾霾问题,节省的木材更相当于每年少砍伐30万亩森林。”公司副总经理燕玉祥介绍道,除了解决秸秆处理难题,泉林模式的另一重要产物——黄腐酸有机肥,对三江平原地区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的黑土地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企业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以玉米、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打造环保无污染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据介绍,该公司用化学方法生产黄腐酸肥料的成本相比用煤炭提取黄腐酸的成本降低许多,这种肥料不仅能使作物提质增产,还可改善农作物根系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在东北地区,使用黄腐酸可减少15%—20%的化肥用量,进而减少氮素挥发损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生产的环保纸也颇具竞争力。佳木斯依靠传统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绿色纸都’。”佳木斯市市长林宽海说。
思路转换 效益显现
“黑龙江省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黑土地,‘攥一把都能出油’‘插根筷子也能发芽’,保证粮食安全,必须保护黑土地的生态安全。”
多年来的开荒种地、围湖造田,超载放牧,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宝贵的黑土地出现了土层变薄、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亮起了红灯。如何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保护黑土地资源、提升农民收入?黑龙江给出的答案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粮食增产仅在数量上体现是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品质和安全。”八五九分公司总经理丁兆禄在粮食总产量“十一连增”后提出新目标。去年,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八五九分公司主动采取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三减”措施,不断探索水稻绿色增产攻关模式,努力让绿色增产带来经济、生态效益。
在减少肥药量、实现增产方面,八五九分公司加大新型机械和新型技术推广力度,引进了34台侧深施肥插秧机,推广水稻侧深施肥1万余亩。
“侧深施肥插秧机可完成一次性带肥、带药作业程序,在提高肥药均匀度、降低肥药量的同时,节约了投入和劳务成本。分公司在每个施肥地号设立了常规施肥对照,并对水稻生育指标、产量因素等进行全程跟踪调查记录,为大面积推广侧深施肥技术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依据。”公司副总经理韩东来介绍。
2009年,分公司启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逐步形成一体化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绿色”大米走进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端市场,种植户依托“绿色”实现丰厚的收益。
2015年,黑龙江省共施用有机肥1000万吨,全省农村秸秆还田面积达到4665万亩,增加有机物料还田,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秋天在双城、呼兰、海伦等9个试点县(市、区)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面积90.5万亩,探索黑土耕地保护利用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努力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双丰收。(人民日报记者 郑少忠 袁泉)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