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故里的传承守护者——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转眼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策划推出的《中山先生的一天》特别栏目已顺利运营了11个月。

 

在此期间,我们的小编不辞辛苦,通过本栏目发表了一系列质量高、趣味性强的科普“软文”。在11月11日,孙中山先生诞辰日的前一天,我们回到原点,为大家着重介绍下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

 

“故居”缘起

 

孙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的西南边缘,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共由前院、主楼、后院三大部分组成。

 

参观孙中山故居,我们首先映入眼帘的它的前院。在前院的右侧,有一组花瓶,它展现了孙中山祖居遗址,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就在这里出生。1913年后孙家把祖屋拆除,并在此挖了一口水井。在前院的左侧,有一棵酸子树,据说是孙中山先生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树种亲手栽种在此。

 

走过前院,我们步入故居的主楼。它是孙中山先生的长兄孙眉于1892年出资,由孙中山设计和主持修建而成的一幢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楼房。有别于翠亨村的其它传统民居,孙中山故居主楼建筑独具三大特色:一是中西合璧,它的外部结构装饰具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而其内部结构与陈设则属于当地民居传统形式。二是坐东朝西,与翠亨村的民居坐西向东的坐向有别;三是门多窗多通道多,“回形”相通,并有两座楼梯。

 

穿过主楼,我们来到孙中山故居的后院。在后院内建有厨房、洗澡间、厕所及杂物间。它们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哥孙眉于1913年左右回乡建造。

 

1892-1895年间,孙中山先生回乡时,就在故居内居住、读书和行医,并与陆皓东共商救国方略。1894年春,孙中山先生在故居主楼内写成了他早期重要的一篇文章《上李傅相书》(即李鸿章)。1912年5月,卸任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先生回乡省亲时,又在故居内小住3天。1986年10月18日,国务院公布孙中山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

 

“纪念馆”由来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1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负责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陆皓东故居、杨殷故居等20多处文物点。

 

围绕馆藏文物资源和管理保护的文物点,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建立了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的展示体系,主要有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农业展示区和陆皓东、杨殷纪念展示区。

 

在国家、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持续进步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截至今日,已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首批廉政教育基地、国家5A旅游景区。

 

(作者:李宗蔚)

 

参考文献:

1.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官方网站。

2.图片来自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官方网站。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