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廉政二三事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他民主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的廉政思想。孙中山毕生倡廉,锐意反腐,致力于建设清正廉明的民主共和国。可以说,孙中山的廉政思想不仅体现在他对共和国制度上的大胆尝试,甚至在细微的生活中,他也无时无刻不在身体力行,践行着他的廉政观。

 

孙中山题字

孙中山题字

 

在各方致孙中山函电中,有这样一封信函,是1911年9月9日李孝章就接济孙中山家人生活一事复孙中山函。李孝章在信中写到“至先生家费事,泽如,金庆亦曾有信来商。先生嘱合十余二十同志中稍妥者担任接济,本无不可。” “先生其专心为前途努力,切勿断断以内顾是忧为幸。东奔西走,伏祈为国珍重焉。”李孝章希望为天下事走万里路的孙中山,不要为维持家费而烦恼,并提议自己独力接济孙中山的家用,“由弟处先行拨出款项,按月照缴百元为愈”。原来,此前孙中山因家人生活困难,提出希望能由南洋革命党人接济一二。这封信正是南洋革命党人对此事的复函。孙中山常年在海外为革命奔走,四处筹集革命巨资,经其手中的钱数以万计,但他的家人却饱受穷困之苦。

 

孙中山对清廉的坚守不仅是在革命时,即便革命取得了成功,他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也依然保持着廉洁奉公的品格。

 

民国成立之初,一位80多岁姓萧的盐商从扬州赶到南京要见孙中山。他一进办公室就行三跪九叩大礼。孙中山马上扶起老人,告诉他:“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人问:“总统若是离职呢?”他回答:“离职以后,又回到人民队伍里去,和人民一样。”这位老人回去后兴奋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而孙中山在用人上坚持任人唯贤,不徇私情,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孙中山反对其大哥孙眉当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孙眉

孙眉

 

1912年初,正当孙中山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时,因为广东都督缺位,广东各界推举孙眉出任广东都督。孙眉是早期加入兴中会会员之一,他倾家荡产地支持孙中山革命,还积极为革命筹款。论贡献和资格,孙眉当广东都督是够格的,但是孙中山认为他的大哥不适合当都督。1912年2月,孙中山复电广东各界指出:“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于政治,一登舞台,人易欺以其方,粤都任重,才浅肆应,决非所宜。”反对他的大哥担任广东都督。同时致电他的大哥说:“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为政治非兄所熟习。兄质直过人,一入政界,将有相欺以其方者……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当此大任。”最后,孙眉还是没有当广东都督。

 

唐绍仪

唐绍仪

 

此外,孙中山的生活非常俭朴。曾任孙中山侍卫副官马湘回忆孙中山在上海的生活时,就讲述了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孙中山家里平日有几个人用膳,每天菜金却不超过2元。有一次,唐绍仪来访,孙中山留他吃午饭,吩咐他去买一只卤水鸡来待客。唐绍仪把鸡吃完以后,以为还有其他菜肴。孙中山只好叫马湘把厨房的咸鱼拿上来,唐绍仪一边用咸鱼下饭,一边说自己一餐能吃完一只大烧鹅,家里几个人吃饭,一餐就要10元。

 

可以说,孙中山一生都在为建立一个公正廉洁的国家奋斗不息,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 他的廉政思想及实践,为后人树立了丰碑,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尤其是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葛爽)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年谱长编》

2.马湘:《跟随孙中山先生十余年的回忆》

3.林华煊:《孙中山廉政思想及实践》,《广东党风》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