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推进人民陪审员违法履职与个人诚信系统不良记录对接
编辑: 李邵鹏 | 时间: 2016-07-01 09:12:17 | 来源: 人民网 |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李婧)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一年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他在报告中指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平稳推进,进展顺利,但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他在报告中指出,探索建立人民陪审员经费保障和人身安全保障机制,推进人民陪审员违法履职与个人诚信系统不良记录对接,理顺人民陪审员履职与司法责任制的关系,增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权威性。
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13322人
周强介绍,2015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正式启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各试点法院认真落实《试点方案》和《决定》要求,改革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程序,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调整人民陪审员参审职权,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退出、惩戒和履职保障制度等,试点工作平稳推进,进展顺利。从人民陪审员数量变化情况来看,截至今年4月底,50家试点法院全部按要求完成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新选任人民陪审员9673人,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13322人,为法官员额数的4.3倍。一大批通民情、知民意、接地气的普通群众被选任为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来源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合理。从参审案件情况来看,人民陪审员共参审刑事案件10002件,民事案件59616件,行政案件4711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总数的73.2%,其中约25%的参审案件以调解、撤诉结案,涉及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1707件。
资料图
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周强表示,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仍处于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目前,仍有部分试点法院没有建立正常的经费调整机制。人民陪审员“工陪矛盾”较为明显,一些单位不支持本单位工作人员参审,人民陪审员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审的比例较高。同时,人民陪审员在参审过程中遇到个人信息泄露以及人身、财产损害时,缺乏相应的救济保障措施。
将推进人民陪审员奖励、退出制度
周强在报告里表示,将探索建立人民陪审员经费保障和人身安全保障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奖励、退出制度。推进人民陪审员违法履职与个人诚信系统不良记录对接,理顺人民陪审员履职与司法责任制的关系,增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权威性。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传感器成为万物互联“神经末梢”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迈进2025-07-25
- 东南有海浩无穷——从闽人与海解码中华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香港在全球变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台湾青年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暨中国陶瓷文化研习营成功举办2025-07-25
- 中国游戏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