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筑梦故事——台湾青年大陆创业记

他们中间,既有挺进城市的金融数据分析师、跨境电商,也有扎根乡村的文创能手;既有初到大陆、小试身手的“新鲜人”,也有子承父业、耕耘十载的“老资格”;既有投入巨资撬动市场的“大鳄”,也有默默经营路边店的“小咖”。

 

图片默认标题

网络资料图

 

正在福建举行的第八届海峡论坛上,台湾青年“创客”引人注目。

 

当年轻的足迹跨越浅浅一湾海峡,当青春的活力搅动创业创新大潮,这样的人生注定不甘于平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这群年轻的打拼者迎来了“最好的时光”。具体到一个个创业者,故事里或许充满酸甜苦辣,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告诉我们,做顺势而为的弄潮儿,梦想会发光。

 

就业与创业:不同的进阶方式,一样的“拼命三郎”

 

一开始,曾信轩是以台资企业友达光电有限公司的“台干”身份“登陆”的。儿子才三个月大,来自台湾嘉义的他就被派到厦门,一待三年,训练大陆员工,建立相关制度,然后“功成身退”,转战昆山、合肥、武汉等地,不知不觉已十年。

 

从“就业”到“创业”,进阶的念头开始浮现。做信息产业的曾信轩发现,这几年大陆互联网+的应用快速发展,远远把台湾抛在后面。十年磨一剑,他觉得创业时机到了!

 

环顾周遭“80后”“90后”创客,生于1976年的曾信轩调侃自己是“大龄创业”。他以“跨岸”命名自己的信息科技公司,打算做“秉持好产品的跨境电商”。最近,针对越来越多的大陆“运动达人”,他正力推一款能让人保持舒适体温的冰敷产品。跑客户、谈合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他不得不强迫自己每周休息一天。

 

与“终于踏出创业这一步”的曾信轩不同,台湾小伙子郑博宇把自己定位为“就业者”。从2009年到2015年,他在大陆“蓄势待发”,最终在去年底被“挖”到创业公社这一北京市属国有控股创业生态运营商。作为创业公社台湾专区负责人,郑博宇的工作是帮助台湾青年到北京创业。

 

图片默认标题

网络资料图

 

海峡论坛期间,郑博宇努力推介创业公社台湾专区。他说:“台湾年轻人来这里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不接地气,我希望帮助他们更好融入这个社会。”

 

生于1989年的孟宪霆也努力在两岸之间搭建青年创业桥梁。作为台商第二代,孟宪霆2012年接手父母在福州创办的两岸金桥(福建)就业训练机构。如今,除了大陆的机构,他还在台北、桃园、台中、台南、花莲等地设立了分部。

 

他告诉记者,计划三年内帮助引进一大批台湾人才到福建平潭和厦门等地。对此,他信心满满。“今年以来,我跑了台湾12所高校,初步估算就有300多名台湾大学生愿意来大陆试试就业创业的水温。”

 

是“一步到位”,还是“拾级而上”?成功创业没有单一模式。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鹏看来,循序渐进,构建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的“进阶”模式,更切合大多数台湾青年“登陆”创业的实际,有助于提高成功率。

 

作为此次海峡论坛组成部分的“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主办方将安排20名台湾青年进入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9家企业实习3天,让他们零距离体验两岸“创业创新”。

 

城市与乡村:不同的深耕方向,一样的“梦想会发光”

 

最早在深圳,接着去上海、广州、北京等地,“80后”台湾小伙子俞佑昇2010年来大陆,跑的几乎都是“大城市”。

 

如今作为厦门顶钧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之一,谈到“登陆”创业缘起,他说看到了两岸经济体量的差异:“我们是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国际金融交易软件,大陆客户所用的资金等级是台湾的数倍。”

 

“大陆体量超太多。在这里做三个月的业务抵台湾做一年。”俞佑昇的合伙人、同样来自台湾的柳智腾告诉记者,“在台湾我们可能要谈下三五家机构,才能养活公司;在大陆只要找到一家机构,就忙不过来,我们已经打算再招聘当地员工。”

 

作为厦门太妃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台湾女孩陈洁缇的“城市创业记”也做得风生水起。“一些台湾艺人和歌手有梦想没舞台,我们就培训他们,把他们推送到大陆网站和视讯平台。”

 

陈洁缇说,和台湾市场相比,大陆的直播平台堪称火爆。“同样的素人主播上语音平台两三个小时,台湾用户才一两千人,大陆有三五万人收听都不稀奇。”她反问记者,“一样做事情,效果相差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不到大陆来?”

 

当俞佑昇、陈洁缇在城市里为梦想打拼的时候,也有一些台湾青年把目光瞄准了广阔的乡村。

 

7年前,作为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团队”驻大陆执行长,邓海走过大陆很多城市和古村,最终于2年前携妻带女扎根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我们不要一二三线城市,就要在偏僻地方开始我们的‘千年古镇复兴实验’,打造样本式的理想家园。”他说。

 

在邓海看来,台湾经历过“亚洲经济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时期,“汉堡包”式的舶来品大量冲击本地文化,城乡变得千篇一律。“近20年台湾开始放慢速度寻找原汁原味的本地‘老菜’。我们的创业方式接轨了台湾二三十年试错累积的经验。”

 

投资经营示范公司、招募培养本地大学生,创办示范文创店铺……如今,闽台合力探索的古镇复兴“嵩口模式”已成为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关注的实验案例,当地农业、老建筑、民俗、手艺等经济文化力量重焕生机。

 

在海峡论坛大会上,另一名台湾女孩张欣颐的“乡村进行时”引起新华社记者关注。作为一名台湾景观设计师,她递给记者的名片背面印着“美丽乡村专业运营商”。据悉目前她正力图把福建三明小乡村的“景点”变成“景典”。

 

虽然谈到大陆乡村事业时经常遭遇别人疑惑的目光,但张欣颐乐在其中。“乡村工作辛苦但值得尝试,因为这里充满机遇和潜力。期待各部门加强配套投入,让跃跃欲试的两岸年轻人找到更大的舞台,同时也为乡村带来不一样的可能性。”她说。

 

除了市场、机遇、政策、环境,同风同俗的文化命脉、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更是众多台湾创客跨越海峡到大陆挥洒汗水的重要因素。

 

“厦门下雨,我会赶紧打电话提醒身在台湾的奶奶注意保暖,因为我知道过两天雨多半也会到台湾。台湾刮台风了,奶奶也会打电话叮嘱我注意,因为我们知道台风很快会到厦门。感觉我们就在一个区域里。”曾信轩这样形容两岸“风雨同舟”的感觉。他说,讲一样的闽南话,吃差不多口味的东西,这里就像家一样安心舒适,所要考虑的就是好好拼事业!

 

台湾花莲县长傅崐萁在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祖先,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龙的传人,拥有共同的“天然DNA”。希望台湾的农民、渔民、青年和企业能够在“一带一路”浩瀚格局的大时代里,与大陆携手共进,共同写下历史上伟大乐章。

 

图片默认标题

网络资料图

 

拉入与融入:不同的“弄潮儿”,改变在悄悄发生

 

“台湾年轻人应该考虑自己的发展。十年是一个年轻人最宝贵的时光,如果不善加利用,今后一定后悔。”而立之年的郑博宇有一套“发展观”。

 

他认为,过去很多台商是来大陆做加工制造,而今很多人来大陆做服务业,看中的就是大陆市场。“全世界都觊觎大陆这个市场,台湾离大陆这么近,当然要抓住机遇。”

 

郑博宇在脸书上设立了一个来大陆发展协会,把大陆的一些创业政策“翻译”成台湾人听得懂的语言。他举例说,大陆出台“个体户0资本申请”政策,但很多台湾人不懂什么是“个体户”,必须好好解释解释,把更多台湾青年“拉入”大陆创新创业圈。

 

大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分量,以及浓厚的创业氛围,让很多台湾青年“识时务为俊杰”,勇当创业“弄潮儿”。晶禧文创(厦门)有限公司负责人、台北小伙子林士伟说,大陆的创业孵化基地很多,一些传统企业也积极转型升级,整体创业活力充足,在这里比台湾更容易找到创业的突破口。

 

目前,大陆陆续建立了20多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努力为台湾“创客”营造良好条件。

 

“办公场所租金减免、开办补助、住房补贴、贷款担保补贴等措施,对初创企业帮助很大,我很快就确定落户厦门。”台湾青年林柏年去年6月带着团队入驻海沧园区的海峡两岸青创基地,并设立了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第一里路”。

 

自觉不自觉“被拉入”大陆创业圈后,林柏年努力实现“做得好、进得去、卖得掉”。他举了一个台湾洗发精在大陆“遇冷”的失败案例:产品的小清新风格在台湾很受欢迎,但在大陆消费者眼里,绿色包装就好像农药罐一样难以接受。“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无论包装还是配方,都应该努力迎合大陆需求。”

 

家在台湾南投的曾翊展,拉了30个台湾观光工厂和50个宝岛文创品牌“入伙”,在厦门努力打造“宝岛梦工厂”,第一期就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我们主要做文创和旅游,游客们可以在我们这里一站式学习凤梨酥如何DIY、袜子怎么变娃娃。去年厦门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这让我们对创业前景充满期待。”他说。

 

变被动“拉入”为主动“融入”,是很多“过来人”对台湾青年“登陆”创业的期许。中小融辅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培训业务部经理游智彬说,作为一名台湾人,自己是两岸交流的受益者。

 

“台湾市场小,但台湾年轻人的心可以大一点。只要肯拼搏,勇往直前,不怕失败,台湾年轻人一定能在大陆寻找和建构自己的优势。”他说。

 

在大陆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很多台湾青年渐渐“融入”大陆生活。曾信轩说:“现在我儿子、太太、爸爸、妈妈、弟弟、伯父、姑姑都用微信。”

 

“父亲鼓励我走出台湾,在大陆发挥作用。用爸爸的话说,一代人有一代人走的路,这叫‘一代一路’。不管怎么走,这条路始终和大陆息息相关。”他说。(执笔记者:许雪毅、郭鑫;参与采写记者:付敏、刘欢、田颖、刘娟、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