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坚持做《汉声》45年的文化“傻子”黄永松

台湾写真:坚持做《汉声》45年的文化“傻子”黄永松

图为4月17日拍摄的黄永松。中新社记者 张一凡 摄

 

台湾写真:坚持做《汉声》45年的文化“傻子”黄永松

图为4月17日拍摄的黄永松。中新社记者 张一凡 摄

 

73岁,对于黄永松是岁月正好:有阅历、有修行、有积淀还有感悟。

 

见到黄永松的那天,正好是他岳母95岁寿辰。他在台北汉声巷的店里跑来跑去,有着看不出年纪的轻盈。他说,比起岳母,自己还是年轻人。

 

黄永松常年奔走在大陆广袤的土地上,贵州、云南、广西等省份,他已经记不得先后去过多少次。

 

黄永松一直自嘲为文化的“傻子”。从1971年和总编辑吴美云一同创办《汉声》至今,他们认定一件事:坚持做《汉声》。

 

黄永松眼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对人类发展的溯源、对文化的寻根。“寻找来时路,才能懂得未来的方向,才是社会发展应该恪守的准则”,这是他坚守《汉声》45年、执着民间传统文化发掘的根源,许多学者也赞同——从局部梳理文化发展脉搏,是对人类历史的重新认知。

 

“见微知著!每一次梳理,都是一次走进去,都是一趟精美的旅程。”回答《汉声》出版周期这一问题,黄永松兴致盎然:“只有走进去,才能回答民间蕴育的厚重文化。”

 

几乎每一次出版,都是对“老物件”或“旧时人”的追根溯源;每一次整理、探寻中,黄永松都“走进去”且专注得义无反顾。“有谁会亲自参加种植、采收,可是我们做苏州《水八仙》时,就这样花了接近三年的时间。”

 

《汉声》的发展历程是黄永松内心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播构建的一张网,纵的“经”是起步时的英文版,横的“纬”是中文版的出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文化还不为世界知道时,我们需要大声呼喊。随着社会前行,我们就需要让自己和一代又一代人深刻地了解我们来时路,恪守文化的脉搏。”第100期《汉声》出版序言里解读了黄永松的心愿:“撰中华文化加入‘地球村’”。

 

在汉声书店里,与记者同行前来的台湾摄影家庄灵先生拿出1999年黄永松与庄灵同去贵州拍摄的影集,黄自然地从腰间小包掏出伴随他多年的徕卡相机拍下来,“这本简洁的影集,从封面题字到文内布图,都是永松亲自动手做的。”庄灵说。薄薄的图文集透着黄永松对视觉与文字的掌控能力和殷实的文化功底。

 

“许多版本,我们都得从网络回购、保存。”在《汉声》工作三十年的郑美玲女士说。

 

“‘汉声’这个店面的设计、汉声的标志,都是老师整体把握的。”郑美玲说。位于八德路汉声巷的汉声书店,大门口竖的一支高三米的铜雕毛笔,是著名雕塑大师朱铭的作品,大门放大“汉声”的标识放大成葫芦形,“让人们都关注‘汉声’,走进来看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美玲专门解释了“汉声”标识的寓意和书店的设计。“这‘药’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黄永松补充道。

 

《汉声》不仅关注着文化保存,更注意与当下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让传统文化在新生代中生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汉声》就开始着手出版优质儿童读物。软件设计师林永捷就是这样一位看着《汉声》读物成长的“80后”,收藏了《汉声》大部份期刊。他说,对《汉声》的关注从小时候买的一本绘本开始。

 

书店里一壁的《汉声》出版物,写满岁月的记忆,也充满时尚的视觉冲击,这或许是《汉声》45年来一直被钟爱者追逐的缘由。(完)

中新社记者 张一凡 郑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