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台联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全国台联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致辞。

 

全国台联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崔世平致辞。

 

全国台联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致辞。

 

全国台联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澳门举行

研讨会现场。

 

9月24日,以“青年责任 两岸未来”为主题的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澳门渔人码头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和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共同举办,近50位来自两岸和澳门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两岸同胞共同抗战的历史启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责任”、“建设两岸共同家园与青年发展道路”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崔世平、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全国青联副主席、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马志毅,中联办台务部部长徐莽、海协会驻澳门办事处主任贺之军等出席开幕式。

 

两岸四地青年使命在肩

 

纪斌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和可贵的民族气节。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同胞的悲壮抗争从未停息,先有风起云涌的武装斗争,后有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非武装抗争,体现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与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斗争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邱逢甲、刘永福、徐骧、简大狮、罗福星、莫那·鲁道、林献堂、蒋渭水、杨逵、张我军、连横、李友邦等抗日先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台湾同胞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复归中华的意志和决心在经历了50年殖民统治后未有丝毫动摇与改变,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浓烈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

 

纪斌强调,两岸四地同胞与海外侨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振兴。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饱受外侮,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一盘散沙、积贫积弱。唯有祖国的统一和强大,才能给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儿女带来安全、幸福和尊严。两岸同胞应当铭记历史教训,弘扬抗战精神,珍爱和平,共谋发展,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有利于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实现互利双赢的正确道路。我们应当共同珍惜和维护当前两岸关系得来不易的良好局面,沿着和平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纪斌说,两岸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回望历史,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总是有无数热血青年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时至今日,两岸四地青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两岸四地青年使命在肩,理应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两岸有着休戚与共的命运

 

崔世平在致辞中表示,两岸年轻一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今天的中华民族需要认识到团结一心才能国泰民安,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才是正确的道路。澳门和台湾的关系近年来也快速发展。澳门在回归前后一直在两岸关系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崔世平强调,未来,共识远比分歧多。如果两岸关系能和平发展,国家实力可以更强,民族才有美好未来。

 

吴荣元在开幕式上指出,两岸有着休戚与共的命运,如果自绝大陆,台湾将没有出路。他说,台湾历经百年沧桑,唯一不变的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和祖国的命运密切关联。‘双70’的光复纪念,预示了两岸休戚与共的命运联结。”吴荣元说,大陆的快速发展也给台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两岸和平发展带给台湾的红利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共识。

 

全国台联研究室主任陈立谦认为,两岸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历史共同体。不能因为台湾青年不了解历史,我们就不说历史,只说现在或是未来。恰恰相反,我们要把历史问题梳理清楚。当然,这也是未来共同体。我们在正视历史的同时,一定要面向未来。

 

马志毅认为,两岸青年要有使命感,要加深认识历史。习近平主席曾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台湾和澳门的青年可以通过亲身来到内地实地考察的方式认识历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马志毅认为,青年不仅要批判、监督政府,还有责任以理性的方式给两岸发展一些建议。

 

与会学者批驳“台独”史观

 

在研讨中,与会学者回顾历史事实,批驳“台独”史观,认为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来之不易,两岸应该倍加珍惜,对抗战历史的评价的分歧不应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大局,提出了塑造两岸共同历史记忆、增强两岸共同历史链接的思路与办法。与会学者强调,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成果巨大,但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面临两条道路选择,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是两岸各界的共同责任。与会学者还就团结两岸和港澳青年、扩大深化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柯玉枝就当前如何维系两岸和平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发言,她从分析两岸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入手,以历史观认同及客观性为一体来进行分析。她认为2016年选举之后,两岸要维系和平发展局面,要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增加交流,态度上要有同理心、耐心,两岸应该共同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台北市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在两岸交流的时间比较多。他为台湾青年的问题做了个民调,他分析的结论是,台湾存在南北问题、差异比较严重,他认为民进党对台湾媒体的诱导,对校园的欺骗,这是使得目前媒体一边倒、校园“绿化”多的重要原因。在大陆求学有很多台生,而大陆给台生的一些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帮助空间。

 

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郑伟聪针对当前台湾媒体的做法,他认为澳门媒体在掌控方面表现的比较好,澳门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他认为澳门传统的中华文化保存的比较好,比较低调。他同时谈到经济发展对认同和情绪的变化有影响。

 

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主席刘新孟认为,两岸的历史观有些差异,要加强青年的历史教育。他说,澳门在青年教育和经济发展、民生、青年学生就业等问题上,就解决得比较好。期待澳门在未来两岸交流、互动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面向未来加强两岸青年交流

 

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陈韵竹老师认为,两岸青年不仅要把眼光放在过去,更要把焦点放在未来。他认为,让两岸青年共圆中国梦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特别是两岸创业的创客,是两岸青年共同面向未来的模式。这里有三个要突破的关卡,一是市场的性质,大陆的市场对于台湾的创客青年来说仍然不是很熟悉的。二是创客的体制,大陆的创客更有创业的精神,台湾的市场小,台湾的创客没有太多创业的动力。三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这是台湾文创产业到大陆发展、台湾的创客比较担忧的。他还认为,台湾青年大部分生活在网络中,这与大陆大不相同。所以,两岸网络平台的对接和一致化是非常关键的。

 

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副秘书长林翠倩认为,当两岸缺乏交流的时候,如果看到对面一些负面的印象,就会把整个对方当做不良的、邪恶的。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交流,跟他们讲清道理。如果跟台湾青年单单说教,他们会有抗拒心理,不如把历史事实全部都告诉他,让他们自己来个正确判断,这样收效可能会更好。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理事长周永豪认为,当下,不仅是台湾有去中国化的问题,香港也有“本土思想”。出现这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沟通不良,双方不愿讨论这个问题,他觉得未来要直接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坦诚地沟通,要让所有的台湾人都到大陆看一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两岸四地都是有关系的。这个目标是比较宏远的,因为目前到过大陆的台湾同胞基本没有超过30%,而且有些人还是反复的来。(中国台湾网9月28日澳门讯 台声杂志联合报道 易靖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