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八尺门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6-18 10:56:01 | 来源: 海峡之声网 |
八尺门渔排
八尺门向东渠
八尺门
八尺门
如果有搭乘大巴从东山到云霄的朋友可能有这样的印象:从县城西埔镇驱车十公里到云霄与东山交界处可以看到一小段青石条磊成的引水渠,随车窗一路掠过,十分壮观。这就是被誉为“南方红旗渠”的向东渠,而向东渠所在的海堤就是东山八尺门海堤。
八尺门位于杏陈镇后林村北端,与云霄县隔海相望,是东山岛通往大陆的海峡渡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要隘。
据杏陈镇宣传人员林来才介绍,原来的八尺门是一个宽600米,深20米,波涛汹涌水流湍急,险滩暗礁密布的海峡,唐代之前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惨剧。唐朝总章二年(669年),陈元光率部开拓闽南,面对船只难以靠岸的东山岛,陈元光的军队和东山先人,以极大的智慧和勇气,在东山岛海滩,修建了一个可供船只平安靠岸的渡口。后人为了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开拓闽南之功德,将渡口称为“陈平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戚继光到东山抗倭,曾派兵把守渡口,因此,这里又名“戚伯渡”。康熙三年(1664)清政府实行迁界政策,在渡口陈岱界筑8尺高的界墙炮台,驻兵把守,“陈平渡”遂改名为“八尺门”。
“没有八尺门海堤以及海堤上的向东渠,就没有东山今天的繁荣发展。”林来才说,许多老一辈的东山人对八尺门海堤和向东渠有着很深的感情,“八尺门海堤和向东渠的建成不仅让东山人民出行更方便,更重要的解决了东山的饮水问题。”
1954年前,东山岛与大陆交通就靠八尺门老渡口,人力摆渡。但由于渡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尤其是用水的需求。因此在八尺门建造海堤或大桥,成了东山人民的愿望。时任中共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看到居民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渡船接送,甚至通过摆渡运输淡水的情景后决定要修筑一条直通大陆的长堤。
1960年,福建省政府决定建造八尺门海堤,连接东山和云霄。1961年6月八尺门海堤建成。海堤全长620米,宽13.6米,东山由全岛变半岛。海堤上修建一条两车道的公路,至此汽车可以直接开上东山岛。八尺门海堤成为继厦门高集海堤后福建省第二条连接大陆与海岛的海堤。1973年,八尺门海堤上又筑57座向东渠渡槽墩,云霄淡水通过渡槽墩,引入东山。就这样,一条长堤跨海而过,拦腰截断八尺门海峡,“天堑变通途”。海堤面宽达十几米,车辆往来穿梭。堤上是著名的“向东渠”引水桥,可谓“桥上架桥”。二十几米高的引水桥,如长龙横卧,在湛蓝长空的映衬下,峻秀雄伟。至此,东山农业、工业开始大发展。
出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需要,2014年,东山县启动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将八尺门海堤及向东渠拆除,使东山岛从半岛变回全岛。据了解,向东渠跨海部分拆除后,相关遗迹、文物将存进博物馆。而东山、云霄剩下的向东渠则保留,部分将改造为景观。
曾经为东山岛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两大“功臣”,如今都已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但它们没有消失,而是永远留在了东山人民的心中。
新闻推荐
- 打通供应链 打造“共赢链”——中国汽车产业“链”起全球2024-11-28
- 东航第9架C919入列 国产大飞机首度实现客舱局域网服务2024-11-28
- 一场两岸青年的“双向奔赴”却让民进党当局风声鹤唳,他们究竟在怕什么?2024-11-28
- 2024年“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启动2024-11-28
- 第八届台湾创艺生活节在深圳成功举办2024-11-28
- “最炫民族风”两岸交流活动开启清台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