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新媒体是政府天敌 缺乏新闻伦理

台湾《中国时报》2015年3月2日发表徐宗懋的专栏评论说,“九合一”大选后,新媒体成了社会宠儿,台当局“行政院长”毛治国邀请网络高手演讲,希望也能争取网军对台当局政策认同,强化宣传力道。然而,不幸的是,目前全世界政府对新媒体均扮演管控角色,原因是网军实际上是“叛军”。

 

要了解这项事实,首先必须洞悉新媒体的特性。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新闻发布者与新闻消费者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新闻发布需要经过层层的新闻伦理审查,发布者也要处理工作机制中的人际关系。举个例说,一名电视记者如果要报导一则独家故事,需要先跟采访主任报告,如果内容敏感,也可能需要提呈采访会议,再由新闻部经理拍板。如果更敏感的话,恐怕还要再提报总经理。

 

传统媒体 层层把关

 

即使如此,故事做完了,还得由上面层层观看确认,才能播放。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新闻错误或者伤害无辜,新闻伦理课程其实就在学习这个程序。最后,若有不当,NCC也会提出纠正。如果有人主动提供新闻给传统媒体,同样也要经过层层关卡,才能够散布给大众。

 

这正是传统媒体的角色,是社会体系的一环,运作的道德原点是提供正确负责的消息,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但另外一方面,传统媒体庞大的机制和人事会逐渐官僚化,体态笨重、行动迟缓,经常扼杀一些有创意的报导,或者因为媒体经营者的私心,显得偏颇和误导。

 

新媒体正是对社会体系的反叛,新媒体始于新的传播科技,透过脸书或微信,得以高倍率的传输,没有任何检查机制,不需支付传输的成本,也无需人际关系,只要新闻性强、够耸动,瞬间可以传遍全世界。个人不仅是新闻的受众,也是新闻的发布者。新媒体可以让个人发挥最大的表达自由,只要提供的讯息具有高度价值,甚至可以带领传统媒体的走向,许多传统媒体都在Youtube上找现成的材料。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体正是扮演造反者的角色。

 

然而,所有事情都具有双重性,新媒体亦然!由于不受新闻伦理的管制,新媒体也成了散布谣言和仇恨言论之地,NCC所有条例在这里完全不管用,不少谩骂、侮辱、揭人隐私的图文快速传播,著作权彷佛也不存在,大量影视、歌曲、文学作品在线上四处被复制,无法无天。一旦爆发重大社会事件,引发民怨,新媒体立刻成了火上加油工具,网军可以快速动员,形成庞大的群众聚集,让情绪High到最高点。

 

新媒体是政府天敌

 

在洪仲丘事件和太阳花学运中,新媒体就起了如此作用。甚至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年轻一代利用新媒体串连,成了柯文哲当选的利器。在此,网军就是“叛军”,代表对现有权力秩序的不满。因此,网军可以是所有政府体系的天敌,政府不可能去运用新媒体,只可能去掌控新媒体,以维护政府所提供的秩序和安全。

 

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例,2008年竞选时,奥巴马得力于新媒体力量的发挥,年轻一代悉数倒向他。不过等到他担任总统后,情况就倒过来了,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要运用新媒体公布美国政府的机密档案,揭露美国政府的种种丑行,立刻成为美国政府捉拿的要犯。至于ISIS利用新媒体散布恐怖讯息,弄得人心惶惶,美国政府更想尽办法阻绝,但一时却没办法。

 

奥巴马总统之前刻意接受线上名人的专访,但阅读率很低,因为新媒体的价值正在于提供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东西,总统的专访属于体制的事物,在新媒体中根本没有看头。这里又反映了政府无法运用新媒体的基本事实,因为就权力体系来讲,传播管道非常多,只要有传播的价值,并不需要新媒体。

 

因此,“行政院”要研究的不是如何运用新媒体吸引年轻人,而是学习掌握新媒体被滥用。至于受益于新媒体上台的政治人物,也没什么好学习的,因为他们代表了新的权力秩序,很快的也会成为网络叛军攻击的对象了。(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