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孩子进京免费上大学 打开新世界的一扇窗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03 16:46:56 | 来源: 北京晚报 |
今年9月份的一天,来自西藏类乌齐县的吉美曲珍和曲丁在烈日炎炎中走出北京西站。在火车上经过了近三天的颠簸之后,两个藏族年轻人夹杂在熙熙攘攘、行色匆匆的人群当中,显得有点儿不知所措。这是在他们过去近20年的生命里,第一次需要面对这么多的陌生人群。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西藏,出门远行。此前,他们连走出类乌齐县所属昌都市的机会都不多。两个人分别只提了一个小小的皮箱,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前天刚学会了淘宝”
三个月后,吉美曲珍喜气洋洋地坐在记者面前,眼神儿里已经没有了一丝的局促,“我前天刚学会了淘宝!”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口藏族味儿的普通话。不过,这磕磕绊绊的口音却丝毫挡不住急于表达的语速,“我性格本来就活泼,在家的时候,我妈妈就总说我像个男孩子。来到这里之后,碰到的同学都很好,很快就适应北京的生活了。”吉美曲珍告诉记者,来北京后,她参加了学校的国旗班,打篮球的时候认识了一堆的好朋友;学了书法课,背了三字经;去了天安门广场,看了鸟巢。虽然刚刚过了三个月,但是吉美曲珍说,她自己的世界像是已经被扩充了好几倍。当挖空心思想要表达出近距离接触那些只在电视和课本上看到过的地标建筑物时,吉美曲珍却一时语塞,除了一句“好壮观”再也说不出别的什么话来,“你知道吗?我们县里最高的楼大概也只是四五层高而已。”
新学校的教育,让吉美曲珍睁大着双眼,尽情地看着这个与之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心灵和大脑迅速地被滋养着。在一次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放了一部与环保相关的纪录片,吉美曲珍立马被这个更大的世界迷住了。“只要到了有网的地方,我就把纪录片下载到手机里,一有空就看。”生活在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吉美曲珍此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世界上居然有的地方连水都喝不到。在纪录片的世界里,吉美曲珍的视线触及到了更远的地方;她不再是那个父母离异阴影下的自卑女孩,而是成了这个新奇世界的眺望者。
对于曲丁来说,来到北京后,最让他开心的是,他终于可以随时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香蕉了。“在西藏,水果是很贵的。”曲丁说,在来北京之前,一个礼拜能吃上一次水果就不错了,有的时候,一个月都很难吃回水果。
电话“播报”北京的新鲜事
要说起来,吉美曲珍和曲丁来京求学后,收获的第一个惊喜还不是来自这个让他们大开眼界的新世界,而是来自校长杨波。因为,两个人除了是来自同一个县的老乡,吉美曲珍和曲丁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首届“播种班”的学生。“播种班”是校长杨波为来自西藏和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特设的班级,班上像他们这样的学生还有39位。学校不仅为“播种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减免了三年的学费,还为他们每月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此外,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学校就为学生们准备好了被褥和生活用品,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仅提着一个箱子就敢来“闯荡”北京了。
如果不是享受到“播种班”的优惠政策,曲丁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藏区。在他还小的时候,父母因病去世,曲丁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没有享受过来自父母亲太多的庇护,曲丁小小的年纪就开始挑起养家的担子,8岁起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干活,一家人靠农田和低保维持着生活的基本花销。“家里没钱,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藏区,爷爷奶奶都七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好,我不想给家里添那么大的负担。”曲丁说,虽然考上大学是爷爷奶奶以及自己最大的梦想,可真到梦想要成真的时刻,他又不得不考虑到家里的情况,“我是打算外出打工,贴补家用的。”在爷爷奶奶的“逼迫”下,曲丁心情复杂地接下了来自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的通知书。作为村里第一个来北京念书的学生,在曲丁动身那天,全村几十户人几乎是全体出动,通过哈达献上对他最真诚的祝福。看到父老乡亲对他寄予厚望,他也很高兴,但心中还是感到一些伤感,因为父母没能看到他的成长和为他上大学迈出人生的第一步送上一程……
然而,没想到一到学校,曲丁就被惊喜给砸到了,“校长说要给我们免除学费,我一下子就松了口气。”由于家里没有电话,曲丁和老人做了约定:远在西藏的爷爷奶奶,每周五下午5点就会守候在亲戚家的电话旁边,等待着北京求学的孙子跟他们聊聊北京的新鲜事儿。
校长“当房卖画”公益办学
这个“播种班”可不是校长杨波一时兴起来做点儿好人好事儿。要知道,他已经在公益助学这条路上历尽艰辛,坚持了27年。据统计,从1988年为教育捐款开始到2015年,杨波所带领的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及前身共资助贫困生1300余人,减免本校学生学费万人次。横跨全国17个省份、700多个县、1200多个村庄及街道。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会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这并不是杨波的最终目标。早在1995年,杨波就曾立下了“十万工程”的志愿:在有生之年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和资助老少边穷地区的10万名贫困学生。
公益助学的背后需要的巨大资金支持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在发到学生的每笔补助金里,有一部分钱就是来自杨波的房产典当。那是杨波在北京唯一的房子,现在的他住在学校办公室里,名副其实地过上了“以校为家”的生活。
走进杨波的办公室,更像是走进了一个装满了宝贝的仓库:《地道战》作者罗工柳的大幅作品《大树》、张大千弟子田世光作品《秋艳图》、季羡林题写的“播种者”、沈鹏题写的“教育人才为根本计”……各式各样的书法、画作满满地挂了一墙。很多文化大家受到杨波公益助学精神的感染,纷纷为其献出笔墨。此外,杨波经营文化公司多年,藏有范曾、刘大为、张海、苏士澍、陈昔未、王乃壮等名家的作品,大大小小有近3000件。如今,杨波要用这些积攒多年的“宝贝”,解眼下资金运转困难的燃眉之急。“很庆幸,‘十万贫困子弟’得到了这些书画名家的支持。这些价值不菲的作品,为改变贫困子弟的命运而捐献出来义卖,我十分快乐。”杨波说,义卖后所得的资金,将用来公益办学,继续资助贫困生上学,同时未来还将创立一个艺术发展基金,计划明年在今年的基础上招收更多的贫困子弟免费入学。
对杨波的付出,孩子们心怀感激。来自藏区的吉美曲珍说,如今生活的校园虽然并不是尽善尽美,但“杨校长把他能给的都给了”,“我们觉得很满足。”
牛伟坤 文并图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