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科学家因中微子振荡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0-08 17:49:35 | 来源: 城市晚报 |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中微子振荡方面所作的贡献。两人将平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
“隐身人”也有质量
据该奖评审委员会介绍,田隆章在15年前介绍了某种中微子从宇宙到达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的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途中,其特征会出现两种转变。而麦克唐纳同时证明了不同种类的太阳中微子在抵达地球途中会相互转变种类。
中微子是宇宙中的最基本粒子之一,以接近光速运动。它不带电,可自由穿过地球,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微子都被认为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
“杨氏理论”受挑战 按照评审委员会的说法,两人的发现对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所开创的标准模型理论而言是一个挑战。
标准模型理论是一套描述基本粒子的物理理论,隶属量子场论的范畴,并与量子力学及狭义相对论兼容,是自牛顿经典物理学之后最接近“大一统”的一套自然哲学观。
“(田隆章和麦克唐纳的)实验揭示出经典模型理论第一个明显的裂缝,”评审委员会说,“显而易见的是,标准模型理论不可能成为描述宇宙基本构成物如何运作的一套完全理论。”
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不断探索中微子的奥秘。“发现它们最深处的秘密有望改变我们现阶段对宇宙历史、结构及其未来命运的认知。”评审委员会说。
田隆章 日本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959年出生,现任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所长。田隆章受业于日本著名物理学家小柴昌俊、户塚洋二,2002年三人共同获得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 田隆章是第11位日本(包括日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奖也成为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领域。
田隆章:“难以置信的惊喜”
作为量子物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田隆章和麦克唐纳的获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两人在接受采访时,却都直言拿诺奖是一个“惊喜”。
“直到现在,我都还觉得有点难以置信。”10月6日,在接受诺贝尔奖官方的采访时,田隆章表示。他说接到获奖电话时,自己正一个人呆在办公室内,在查看电子邮箱,得知获奖后的第一反应是“惊喜”,然后是“难以置信”。
麦克唐纳:得知获奖后他给妻子一个拥抱 而在加拿大,因为时差的缘故,麦克唐纳接到电话时是凌晨4点。“我给了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他笑着说,当时她也被电话吵醒了。
“说来有点奇怪,为了观察太阳,我们不得不钻到几千米深的地底下(观测中微子的实验室都设在地底下)。这是你们无法想象的。”说到自己研究的中微子,他说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至于奖金,他说现在还没考虑到如何使用,但他强调这个成就是整个研究团队长期努力的结果。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好奇,地球和宇宙是如何运转的?这种好奇最终让我选择投身物理学领域。”说到进入所热爱的物理学领域的初衷,麦克唐纳曾表示。阿瑟·麦克唐纳 加拿大物理学家、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研究所主任,1943年出生。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1982年至198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物理学教授。现任加拿大女王大学戈登和帕特里夏灰色粒子天体物理主席。
多年“陪跑”终拿奖
早在这次获奖前,两人都曾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2008年,美国《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杂志预测,麦克唐纳将与铃木厚人分享当年的诺贝尔奖,后者与田隆章都是日本著名物理学家小柴昌俊的学生。2014年,该杂志再次预测,田隆章有望与麦克唐纳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预言在今年实现。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田隆章的博士生导师小柴昌俊,曾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小柴昌俊的博士导师朝永振一郎,是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在得诺奖后曾表示,在他的学生里面,有两个人足以获得诺贝尔奖。小柴昌俊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两人,但一般认为其中必定包括田隆章。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