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走向世界:要学会讲故事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0-28 16:22:41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有无必要传播,传播什么,传播给谁,以何种方式和途径传播?刚刚结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理论处处长李双伍表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要“走出去”,就要学会讲故事,要言简意赅,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等。
李双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应该走出去、能否走出去,以及如何走出去三大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国际社会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李双伍说,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面临着国际意识形态的偏见、能否形成明确或统一的成果、怎样树立国际视野,以及如何提高传播技巧等挑战;并表示,成果要走出去,要学会讲故事,要言简意赅,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建立一支善于传播的队伍,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讨会上,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与交流。该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聚共同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超主持。
传播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成果要讲好故事的观点也得到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聚的呼应。季正聚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既是中国国情所趋,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一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大历史可以通过小片段、大人物可以通过小细节反映出来;二要让外国理解和认同中国的声音,提高国际话语权,在“走出去,请进来”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他建议,对外传播要搭建好平台,传播对象要分众化,传播内容不应该回避热点问题,要做到及时准确地予以解读,同时还要注意传播技巧和规律。
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研究员则表示,相比西方马克思学派的方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实践性。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新道统。他说,中国价值与中国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非只是为了彰显中国文化,最终指向应该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建构,即回答如何建设现代文明国家这一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国际传播渠道,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袁峰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国际传播需要整个中国一起行动和努力。国际传播渠道包括:政治渠道,目前主要依赖于中央编译局和中联部,但影响面仍待进一步提升;学术渠道,调查显示外国学者在研究中国问题时也开始参考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所以我们更要理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的关系;此外还有民间渠道。这位学者认为,国内媒体也应该走出去,全方位展示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认为,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的重要前提是要正本清源,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关键问题的本质研究;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在如何面对、解释一些尖锐问题方面还可以做大量工作;再次,成果的传播要注意国际背景。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和道路的理解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需要传播的内容。
该校哲学系教授陈卫平从中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启示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国际传播相关问题。他指出,从观念冲突到反思自身,观念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味地迎合西方口味,不讲中西方观念的差异,就不利于西方对自身的观念进行反思,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国际传播。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超教授对记者表示,当今时代,我们应该主动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的相关问题,这是我们成立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讨会的初衷。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心将着重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传播的相关问题研究,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的理论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