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制造空调房?先秦建设"窟室"存放冰块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8-08 16:53:27 | 来源: 长沙晚报 |
三伏天,连日来持续高温,很多同事连午餐都草草对付了事,还有人换了签名———“宁可在空调房饿死,也不做外出觅食的勇士”。习惯了与空调、电风扇为伴的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电也没有电器的古代,人们如何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其实,古人度夏不但充分体现了智慧,还十分低碳环保且有情趣。
评论:用冰块降温的方法其实早在先秦就已经有了。那时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窟室是一间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和今天人们下班后到冷气十足的夜店喝上两杯十分类似。
到了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清凉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
唐代,长安城地位较高的大臣家里也都纷纷建起“空调房”———“含凉殿”。含凉殿内有“扇车”,相当于今天的空调扇,只不过依靠的不是电能而是水能,用水转动扇叶,风扇再对着凉水吹就能形成冷气。这种装置据说是中国最早的“进口空调”了。
宋朝的“空调房”已经开始考虑对空气的净化手段,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不但凉快,还能起到“清芬满殿”的效果。
再到明清时期,皇家宫殿房间内出现了可移动的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如西瓜、冷饮等。
新闻推荐
- 商务部回应美方宣布对等关税: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运码头首设族谱对接寻根咨询服务2025-04-03
- 进逼!慑封!毁瘫!锁控!“台独”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从“广西三月三”看传统节庆激发新活力2025-04-03
- 厦门湖里:台湾人才工作者“斗阵”来培训,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东部战区发布军事行动主题海报《毁瘫》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