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超:林飞帆批评民进党所为何来
编辑: 李思媛 | 时间: 2014-08-07 16:17:10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上月,台“学运”领袖林飞帆接受台湾《财讯》杂志专访,对民进党所谓鼓励青年参政、世代轮替等说法提出质疑。华广网6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超的文章指出,林飞帆的阐述既表达了对民进党僵化体制的失望,又透露出对自己所属“公民团体”的期待。“学运”背后虽有民进党推动,但“学运领袖”与民进党亦有隔阂。这样的组合不是“同志”,只能算作“朋党”,其貌合神离、分道扬镳的结果是不难想见的。
全文内容如下:
7月31日,“太阳花学运”领袖林飞帆接受台湾《财讯》杂志专访,就民进党的价值、游锡堃参选新北市长以及“公民团体”的未来等问题进行阐述,对民进党所谓鼓励青年参政、世代轮替等说法提出质疑。岛内各界对此十分关注,绿营人士则就林的言论进行了呼应。
林飞帆受访时主要阐述了三层意思,既表达了对民进党僵化体制的失望,又透露出对自己所属“公民团体”的期待:
其一,游锡堃参选新北市长是民进党体制僵化的表现。林措辞严厉地指出,民进党在新北市长提名人选上欠斟酌,仍然让民进党旧世代的代表游锡堃担此重任,毫无提携新进的意思。“世代正义”真正含义应该是给青年人机会,让有能力的人站出来,不是各派系为巩固人马而钻营。民进党一方面大谈鼓励青年参政并制订“民主小草”计划,一方面又让胜选机率极低的人继续参选,极大地削弱了民众对民进党的期待。
其二,民进党尚没有让“公民团体”与之合作的意愿。林表示,民进党应当与“公民团体”进行合作、接受监督,而不是“公民”将权力交付给政党,政党就可以不受批评。民进党既然宣称“进步”,就应站在进步的立场支持“公民团体”法案,为民众着想。但遗憾的是民进党尚未打算与“公民团体”合作,其政策及未来规划均未包含“公民团体”愿意支持的元素,其所选择的产业政策及两岸事务立场都与“公民团体”的意愿相悖。此外,民进党某些执政县市“躺着也会选上”,只要避免犯大错即可,故民进党不会考虑与“公民团体”合作。
其三,“公民社团”将成为台湾社会新兴政治力量。林表示,选举是进入体制的重要方式,如果现在绿营与“公民团体”组合便可能在2014、2016年提出相应候选人。而“公民团体”最终也会“从政团迈向政党”,成为台湾社会的新兴政治力量,将来与国、民两党构成竞争关系。最近有年轻人投入里长选举正反映了这一趋势。林称自己目前是学生,未来也会考虑参加选举。
民进党发言人黄帝颖就林飞帆对民进党的批评回应称,尊重林个人的政治选择与意见,民进党会与“公民团体”开展互动与对话。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称,学生在“学运”中的表现值得肯定,希望他们一本初心、关心台湾。民进党会虚心接受来自任何人的批评,期待“大家分进合击”,共同对付国民党。
从林飞帆的言论和民进党的回应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是“公民团体”在当下的台湾社会成为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今年三月下旬爆发的“太阳花学运”,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公民团体”在台湾社会的影响力。“学运领袖”陈为廷、林飞帆等人借此提升了知名度,还应势组建了所谓“岛国前进”团体。尽管陈、林等人一再标榜其所处的“公民团体”与政党无涉,但学运背后有民进党的操弄却不容质疑。按照常理,市民社会、“公民社团”的兴起应成为现代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台湾,学运之类的社会运动却往往成为绿营谋求政治利益的工具,“公民团体”也逐渐演变为台湾社会上一种畸形的政治力量。虽然这种政治力量有一定影响力,但它对良善社会秩序的戕害却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占领“行政院”的非理性行为即昭示了这一点。
二是“太阳花学运”背后虽有民进党推动,但陈为廷、林飞帆等“学运领袖”与民进党亦有隔阂。就学运分子与民进党的关系而言,民进党在学运中有杯葛服贸协议、抹黑国民党的政治算计,陈、林等人亦有与民进党戮力组织社会运动、积累政治资本的“小算盘”。当二者利益可以并行时,彼此呼应、相互造势;而当二者利益出现悖逆时,则不惜攻击对方、从中获利。这样的组合不是“同志”,只能算作“朋党”,其貌合神离、分道扬镳的结果是不难想见的。
三是民进党“派系共治”的僵化体制逐渐为社会团体关注、批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7月下旬举行的民进党第十六届第一次“全代会”上致词称,为鼓励广大青年参政议政,民进党推出“民主小草计划”支持年轻人参与里长选举;还会加强公共讨论,全面培养台湾下一代政治、社会接班团队。如仅仅关注蔡英文对“世代轮替”、“青年议政”等议题的华丽论述,台湾民众、社会团体不免对民进党所描述的政治蓝图充满憧憬,但详究其实,可以发现该党依然延续了“派系共治”的政治格局,只不过各派大佬再次进行了利益交换而已,这在民进党中常委、中执委选举结果上可一览无余。并且,县市长选举方面,民进党也无所谓“世代轮替”,游锡堃等老旧实力派仍把持着选举机会,个人政治利益得失还是行事之首选。林飞帆对民进党僵化体制的批评反映出社会团体对民进党虚伪言行的觉察,在此意义上,民进党派系政治、权力至上的弊病会更加昭然,所受的诟病会更加广泛。(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