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美食:张爱玲是鸭舌爱好者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8-07 15:10:09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
张爱玲 网络图
张爱玲是民国时的著名才女,她的一句“出名要趁早”成为指点此后历代才女的金玉良言。
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有几个标准是共通的——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以此衡量,张爱玲绝对算是优秀女人,除了这两条,她还多一条“写得好文章”。
张爱玲文章写得好早有定论,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一波波“张热”是明证,我不想再凑热闹。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关心的是张爱玲文字间散发的阵阵饭香和一道道可口的小菜。
与其他作家相比,张爱玲的作品中写吃的篇幅更多,也更细致,有时候甚至会详细地记叙菜的做法。单从这个细节看,我就愿意引张才女为吃货同类,再读起她的文章,也多了几分亲切。
张爱玲关于吃的系统论述主要是一篇名为《谈吃与画饼充饥》的长文,提到童年在天津时吃到的各种美味。
其中一道是鸭舌小萝卜汤,对于这道童年美味,张爱玲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这段短短的文字可谓精彩,色香味俱全,细致入微,只有真正的吃家才能体会得到其中的味道。
鸭舌的味道往往柔糯带弹,很多吃货都非常喜欢,而且正如张爱玲所说“清腴嫩滑”的鸭舌,吃起来很有些像男女之间接吻的感觉,颇有销魂味道。
我本人也是鸭舌爱好者,吃的方式也与张爱玲描写的很像。每次品尝的时候,也未免有些旖旎的想象:张爱玲后来再吃鸭舌时,会不会想到她与胡兰成的拥吻呢?
鸭舌算是下水,虽然美味,但始终难登大雅之堂。我遍查了很多民国时期的菜单和宴会资料,像北京的八大楼、八大居菜谱中,几乎没有鸭舌的踪影,倒是常见鸭肝做的菜式。在这一点上,同属下水,鸭舌的地位就远不如鸭肝了。
而鸭肝之所以能登上台面,位列宴席正菜,我想还主要是沾了她的大姨妈“鹅肝”的光。鹅肝是西方菜式中的顶级食材,名贵得紧。在民国西风劲吹的时代,靠着这位风光的洋亲戚,鸭肝自然也就被抬高了身价。
鸭舌有浓重的江湖气质,被国人广泛接受,还是这20多年来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国内兴起“三国热”,也吹到了美食界,大厨们创制了很多“三国菜”,其中有一道“舌战群儒”就是用鸭舌为主料。
这道菜用鸭舌可谓得当,因为张爱玲就说过:“鸭子真是长舌妇,怪不得它们人矮声高,‘咖咖咖咖’叫得那么响。”
说到鸭舌,绕不过北京著名的全聚德。全聚德以烤鸭驰名世界,但他们对鸭的利用不止于鸭肉,也包括鸭掌、鸭肝、鸭舌等。
我有收藏菜谱的爱好,手上有本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全聚德名菜谱》,其中有几道鸭舌的名菜:水晶鸭舌、云片鸭舌、葵花鸭舌、牡蛎竹荪鸭舌汤。
光看这几道菜的名字,就觉得已经足够精彩,与全聚德这几道菜相比,张爱玲的鸭舌小萝卜汤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了。
但遗憾的是,去吃过不下三家的全聚德,始终没能吃上这菜谱上的“鸭舌菜”,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借着这个小小的遗憾,这里多说两句,说给全聚德,也说给中国当下的美食界——现在的餐饮两极分化,要么拼命搞江湖菜系,跟风追潮;要么拼命学西方赶时髦。而在传统美食的复原和继承方面,搞得很差,丢掉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及经典菜式。
我一向的观点是“真正的美食美味是小众的。”这种小众还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沿用了当地自然的食材及古法制作。
我把这个观点总结成一句话:美食在当地,当地在民间,民间在家庭。
鸭舌虽不登大雅之堂,但引得众多吃家钟情,清人童岳荐的《调鼎集》中也记录了不少鸭舌菜:糟鸭舌、白煮鸭舌,风鸭舌、煨鸭舌等共八款。其中煨鸭舌的做法是——以鸭舌配鸭皮、火腿片,加葱、盐、酒酿(醪糟)文火煨制。光从食材搭配上,就可以想象这道菜的美味,酒酿可去腥增香,而火腿片则可以让鸭舌的味道更加醇厚爽滑,很值得我们借鉴复制。
鸭舌一般的做法是煮、卤,还有就是烧、烩,我曾经尝试做过比较特别的处理方式,即用做腊肉的方式处理鸭舌做成腊鸭舌,还用甜面酱酱鸭舌。把肉用腊的方式处理往往能让味道更加厚重,口感也更韧弹,腊鸭舌是用柏枝、花生壳、核桃壳等烧火烟熏的,干了之后很像一个小虫子,吃的时候要先用温水发涨,然后煮熟。上桌之后是少有的民间美味,不少朋友吃了连声叫好,但同时纷纷问,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已经认不出来那是鸭舌了。
其实不止是鸭舌,很多动物的舌头——鸡鸭猪牛羊,都是超级美味,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收录有牛舌。舌这种食材,肉质细腻富有弹性,口感介乎于肥瘦之间,很容易就俘获很多人的味蕾。吃的时候口感嫩滑,让人联想起销魂的爱情之舌,才气横溢的“三寸不烂之舌”,更有别样体味。
因为特别钟爱“舌”的销魂味道,我每年都会做不少腊猪舌、腊牛舌等煮香入味上桌,再与几位好友一起分享,配上私家酿制的“二毛红”酒,非常快意。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打通供应链 打造“共赢链”——中国汽车产业“链”起全球2024-11-28
- 东航第9架C919入列 国产大飞机首度实现客舱局域网服务2024-11-28
- 一场两岸青年的“双向奔赴”却让民进党当局风声鹤唳,他们究竟在怕什么?2024-11-28
- 2024年“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启动2024-11-28
- 第八届台湾创艺生活节在深圳成功举办2024-11-28
- “最炫民族风”两岸交流活动开启清台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