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昇:唐太宗治下无“老虎”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8-27 10:59:55 | 来源: 羊城晚报 |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在8月2日召开的新书《唐太宗治国风云录》的发布会上谈到了唐太宗治下的官场生态——
用官该用怎样的人?
“为什么唐太宗治国时期,23年都没有‘打老虎’?因为他对官员的管理严格,根本就没有‘老虎’产生。”
“唐太宗立国,吸取了这400年惨痛的教训,把整个组织路线重新拨乱反正回来了,从此不再提唯才士,而提唯贤士,首先是一个好人才能当官,你人都做不好怎么当官呢?”韩昇表示唐太宗首先破除了曹操提出的“才信论”,即唯才是举,因为用功利的人为官,只会导致投机分子的产生,治国不能用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只有利益的人治国。
而在具体的用人上,韩昇以房玄龄、马周为例,“当朝八个最典型的治国人才中,只有两个人勉强算是唐太宗的人”,但正是有了这些敢于反对唐太宗的人,才使得“制度忠诚”战胜了“个人忠诚”,让每个人都能够各司其职,在治国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如何杜绝“老虎”产生?
“为什么用了好人当官,效果却并不好呢?除了那么多老虎、苍蝇,就是官员的管理问题。”韩昇认为在这一方面,唐朝的史实有很多启示。唐朝首先对官员严格依法管制,“唐朝是一个非常注重法律的时代,无法不行政。”封建时代的官员既想当官又想捞财,但是唐朝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其次,强调岗位职责忠诚,官员对国家、民族要有崇高的信仰。最后,防微杜渐,管理严格。“严管是对官员最大的宽。”韩昇称,任由官员放纵,在贪腐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最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提倡制度忠诚,加强对官员的管理,使得唐朝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吏治,也是确保唐朝走向盛世的关键。”但韩昇指出,唐朝的帝制决定了它只能做到体制内的民主,我们今天发挥共和制的优点,能够做得比古代还要好。
(余姝 王一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