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孔子画像(资料图)

 

陈来,195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

 

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合,而不倾向于分。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多民族融合统一,也是一样。中国从政治、从治国理政再往上提高一层,我们叫天人之学、天人之际,这涉及到哲学的宇宙观,就是注重合,不注重分。

 

传统价值观的特色 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近代的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的对象,我们怎么来把握在社会层面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它的特点是什么?因为习总书记最近一直在讲我们有中国的国情。国情是从价值体系来的,这个中国特色价值观的特色、特点就是我们的中国国情。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个特点是“责任先于自由”。就是很强调个人对于他人、对社群,甚至对自然所附有的责任。责任意识非常强。我们讲以天下为己任,孟子就讲过了。古人在汉代就明确要以天下为己任,己任就是责任。从古代先秦的“君子”到汉代的士大夫,有一个很突出的责任意识,就是对天下的责任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汉代思想到宋代的士大夫,代表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忧乐以天下为先,就是我们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个特点,是“义务先于权利”。西方近代社会非常强调个人的权利,但我们儒家思想里,强调的是义务。梁漱溟,他在山东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践,在这个实践里边,给他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人和人的关系,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这是中国人伦理的一个特色。我们今天讲中国人的伦理,就特别强调义务感。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义务感,决不仅仅指一个人的家庭义务。家庭义务是必需的,义务还要从家庭放大,从家庭可以放大到社区,从宗族(就是古代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中国人的伦理观念,特别强调义务感,而不是伸张个人的权利。

 

第三,“群体高于个人”。西方的人本主义更多的是以个人为本,但是我们中国的以人为本,不是讲的以个人为本,还是以群体为本,所以群体是高于个人的。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先于个人,这是中国人古代价值观的特色。中国人的群体意识非常开拓,不是一个小团体主义,一个地区主义。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地方局限性,是大天下情怀。《论语》里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礼记》说“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是中国人的基本观念,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中国人早就把这个“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第四,“和谐高于冲突”。看看文化史会发现人类的文化里充满冲突,充满斗争、流血。但中国文化更强调和谐。西方的文化强调个人,总以自我为中心,克服别人、占有别人,排斥异教。所以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但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它的根源都是在西方和西方文化。近代日本也是接受了西方的帝国主义文化,在东方侵略。所以我们从价值观来讲,因为中国传统“和”的理念,也体现在处理和周边国家关系上。历史上,当然我们也有个别帝王发动侵略战争,但总体讲,这些皇帝的作为是违反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的,在主流价值观中是受到批判的。中国是以安土睦邻为先,总体来讲,我们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传统价值观的转型发展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这个“先于”今天还要坚持,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特色,我们没必要跟西方人一样,什么都是个人权利为先,伸张个人的要求为先。但对这一点不能极端地理解:比如责任先于自由,但完全否认自由是不对的;义务先于权利,但完全忽视权利,也是不对的;群体先于个人,但不尊重个人、不关心个人,这也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想把传统价值观的传统转化,加以发展,我们要坚持这些“本”“先”,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那些“被先于”的内容。

 

儒家的以民为本,今天我们还须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从中国发展现实来看,要坚持以民生为先。古代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它也有它的一些偏向,就是民生比民主重要。今天要将此加以现代性的转化,法制建设要加强,民主建设也要加强,要扩充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大家的权利,包括政府。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今天如果把传统价值观加以发展,我们在坚持民本、强调民生的同时,也要注重民主。

 

最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是比较重视公平和平等的。我们社会的价值观认为平等比富有更重要,就是平等比财富更重要,所以不患贫、不患寡,患不均、患不安。

 

经历了“文革”,经过了人民公社时代,我们知道,对均平的追求,不能变成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完全忽视社会发展。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允许财富和财富增长的追求,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然我们最终是要推向共同富裕。要正确、辩证地理解平等和财富在发展中的差距。这既是个价值理念的问题,也是个辩证把握的哲学观念问题。

 

儒家的以民为本,今天我们还须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从中国发展现实来看,要坚持以民生为先。

 

传统美德的传承转化

 

帝制推翻后,近代以后的政府需要在不同时期提出新的道德规范。1912年,民国政府提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立国之本,前四字见于孟子,后四字见于管子。孙中山是个革命家,可他非常重视传统美德的传承转化。如忠孝,孙中山很讲究忠孝,他认为这个时代不能提倡忠君,但可以忠于民、忠于事,为了事业的成功,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便是忠。我看孙中山就是把孔孟之道的“忠”做了现代的传承转化。他认为古时候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民国成立以后,没有皇帝,但还是要忠,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效忠。这就是孙中山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化。后来孙中山也提出八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不能忘记存在的共有道德,新的道德规范必须传承转化古代道德,不能完全另一套。孙中山曾经讲过:“因为我们民族道德高尚,所以国家虽亡,民族还能存在,并且还有力量同化外来的民族。所以宗本及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群体以外,就是要把固有的道德恢复起来。有了固有的旧道德,才有固有的民族地位,这个固有的民族地位才能恢复。”他十分重视固有道德在今天民族复兴中的地位。

 

孙中山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础上又加上“礼义廉耻”加以提倡。比较之下,礼义廉耻更侧重个人道德。孙中山提倡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结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忠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都不是个人的。这12个字成为国民政府提倡的主流道德,也是传承中华固有道德的一种方式。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新民说》。《新民说》强调提倡公德,说我们中国人以前讲的都是私德,所以近代人要特别提倡公德。梁启超讲的公德的核心就是爱国、利群。梁启超的《新民说》认为公德和私德是同等重要的,但是认为公德的基础是私德。私德就是个人基本道德。今天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倡爱国,爱国是公德,提倡友善诚信,这就是私德。梁启超的《新民说》,这个关系不是并列的,这两方面虽然都重要,但是就个人来讲,基础是个人品行、个人道德,这个是基础。所以私德一定是公德的基础。我们中华美德在这方面有深厚的资源。

 

个人道德的重要性

 

梁启超所讲的私德和公德,都是以个人为主体的道德问题。私德也好、公德也好,都是以个人为主体的道德要求,但是自由也好、民主也好,都不是落实在个人主体上的道德问题,这就是价值概念与道德概念的不同。

 

习总书记所强调的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都是强调要落实在个人身心实践上的道德。这是我们在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时,在理论上必须明确的。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继承弘扬传统美德,中华美德的继承转化,这些主要是就个人道德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容来讲的,用梁启超的话来讲,“重点还是私德”。所以总书记最近讲的加强道德建设、形成道德规范、树立道德理想,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我们说主要都是就个人道德讲的,要落脚在个人的基本道德上。最终是要指向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做人,这很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今天应该主要是讲公民道德,而公民道德大部分的主要内容都是公德。其实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就讲过,“公民的道德要求是比较低的,善人的道德要求品德是比较高的”,做一个公民和做一个善人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公民,他的要求应该说属于爱国守法这样一些基本要求,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可是作为一个善人,他的道德要求是比较全面的。如果从政治、从法律上来讲,对公民的要求还是一般性的要求。但是就社会、就文化,特别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我们不仅要求一个公民的道德,还要求一个善人的品德。这就是我们讲道德、守道德、遵道德时,需要了解的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践行是更重要的话题,它与中华文化的价值观、美德体系有怎样的联系?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以中华文化的主流基本价值观作为基础,作为源泉,作为立足点,作为根基,作为根本,作为命脉。今天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炼和提出,首先要有一个文化的基础,要以中华传统的价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他讲了六条,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炼把握,怎么把它跟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结合起来?中国文化基本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系就是,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是今天的主流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是立足点,是根基,是根本,是命脉。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具体的操作,一定要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为条件、为落脚点。今天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培育、要践行,怎么践行?怎么培育?我认为就是要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作为它的根本条件,作为它的根本落脚点。一定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跟传统美德的关系。而其中加强个人基本道德的培养,是特别重要的。

 

关于个人基本道德,我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提出分三组:第一组,就是个人基本道德,就是仁、义、诚、信、孝、和。我们如果用双字词,就是仁爱、道义、诚实、守信、孝悌、和睦。第二组是次一级的,忠、廉、强、毅、勇、直,就是忠实、廉耻、自强、坚毅、勇敢、正直。第三组是关于公民基本公德,这是从儒家的角度提的,不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作为个人基本公德,就是爱国、利群、尊礼、守法、奉公、敬业。不管私德公德,都是要最后落实在个人上实现,今天我们要把它细化,从儒家的立场上提出这样一个体系,它是强调个人道德的体系,也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讲的。

 

所以我的基础观点是这样的:一方面我们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实践,另一方面一定要注重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从个人基本道德做起,这个道德和社会风俗的改善,才能有一个扎实的社会基础。遵道德、守道德才能落到实处。

 

(本文系“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甘肃”活动,是兰州首场专题文化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