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Siraya)为台湾原住民,台湾清治时期称之为“平埔熟番”,现代称之为平埔族。西拉雅族是台湾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势力最强的一族,分布于台南至屏东一带平原,以及花莲县富里乡,台东县关山、池上等地。

 

一般学者将西拉雅族分成三大系统:西拉雅本族、马卡道族(Makatao或Makabau)、大满族等三支。

 

西拉雅本族西拉雅族之主要部落有:即赤嵌社(初在台南附近后移至新社附近改称新港社。其一部分先移往新化镇那拔里、再移至新化、关庙及旗山、台东)、大目降社(今新化镇附近)、卓猴社(今新化镇、礁坑里、其族众有分出至旗山台东者)、目加溜湾社(今台南县安定乡、善化镇、大内乡)、芋匏社(今台南县山上乡)、麻豆社(今台南县麻豆镇)、萧垄社(亦名欧汪社,今台南县佳里镇镇山里、海澄里与漳州里)。

 

马卡道族主要分布于屏东地区,所建立的上淡水社、下淡水社、阿猴社、放索社、搭楼社、茄滕社、武洛社、力力社等八社被清朝文献成为“凤山八社”。

 

大满族清代文献称之为“四社熟番”主要分布在台南、高雄两地区的丘陵和河谷地带。所谓四社是指大满族建立的大武垄社、霄里社、芒仔芒社以及茄拔社这四社。

 

西拉雅语是台湾西拉雅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今已灭绝。为台湾原住民语言之一种,属于南岛语系的次语群,亦归类为台湾南岛语第6群。

 

在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期间(1624年-1662年),荷兰驻台传教士为了传教及协助推行殖民政务,利用拉丁字母编订西拉雅语文字,称为新港语,以之做为学校的教学语言。

 

西拉雅语列为消失的语言,人种亦大部分与汉民族通婚同化,在外观上难以分辨。仅有少部分人还知道自己的血缘或是特征较明显(例如粗眉、较黑)。

 

今日西拉雅后裔多以台湾话为族语。依民族语学院的记录在1908年仍有人在使用西拉雅语。在2002年开始,西拉雅语由台南县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协会邀请荷兰籍语言学家卡尔·亚历山大,协助西拉雅族寻根。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西拉雅语近似菲律宾还存在的比萨亚族(Bisaya)之语言米沙鄢语,在句型结构方面较一致,而字汇方面也大多类似。

 

西拉雅族的祖灵崇拜留有祀壶的风俗,称阿立祖祭祀,所谓阿立祖是指西拉雅族的祖灵,无形无体,仅以一壶代表神体,通常供奉在社中公廨,又称阿日祖、阿立母、太祖、老君、太上老君、李老君、番仔佛、番太祖、番祖等,各社所供祀的壶各有不同,大部分是粗制的陶器,其中北头洋社(佳里镇西北方),除了祀陶制的壶外,还附祀宋硐及洋酒瓶,其它地方尚有以一般大肚花瓶代替陶壶的。

 

西拉雅族还保留一些供祀祖灵的公廨,每年在不同的社群居住地也会举行祭典,有名的如东河嚎海祭;每年农历九月初五日,是其萧垄祖神渡海来台的纪念日,住在台南县东山乡东河村的后裔,就会到大公界的公廨举行嚎海祭,什么是嚎海呢?指的是在祭典最后,尪姨(或称向婆,就是灵媒的意思)会在牵曲的声韵中向海号淘大哭,甚至在地上翻滚,并叙说着祖先来台的辛酸,告诫后人要体会先人的精神等等,典礼极为庄严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