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表趣味发展史
编辑: 刘燕枫 | 时间: 2014-04-04 16:42:37 | 来源: 人民网 |
一、报时机构时期:
1676年,英国钟表匠Edward Barlow发明了齿条式的报时机构,为问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7世纪80年代,英国的另一位钟表匠Daniel Quare进一步完善了两问打簧结构并且获得专利权,他所发明的安全装置只有在完全启动打簧机构时,才会发出报时的声音。之后他又制作了半刻问表,从此打簧怀表的种类逐渐增多。
二、两问表时期:
1783年,Abraham-Louis Breguet制造了报时表的簧条机构,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带有清脆的声响,也为两问报时表带来了新的发展。
整个18世纪中,两问表成为最主要的问表种类,两问表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音调,分别报“时”和“刻(15分钟)”,当处于黑暗中无法识别时间的时候,这种表的功能就派上用场了。
另有一种是五分钟报时也算是二问。第一次声响代表钟点,第二次声响代表五分钟,例如: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响十声),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响十一声),就是十点五十五分,也就是说它所报出的时间最大误差是五分钟。
三、三问表时期:
1891年,爱彼发明了直径为18毫米并具备三问报时功能的超小型机芯。在那个灯泡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种腕表为黑暗中的人们提供了聆听时间的条件。
20世纪初期,问表的启动方式基本定型,就是在表壳侧面带有一个长长的拨柄,当用手把它拨到底的时候,它才能够发出声响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启动,这也是Daniel Quare所发明的安全装置的功劳。除了两问表,还陆续出现了十分问(Ten-minute repeater)、半刻问(Half-quarter repeater)、五分问(Five-minute repeater)等,报告时间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如今,更复杂的、可以报“时”、“刻”、“分”的三问表已经成为主流。
四、中国的问表:
国产三问表是一个新兴事物。起步晚,发展快,尚有差距。
2006年天津海鸥表厂率先推出国产两问表(报时、报刻),这无论在国内还是于瑞士展出时都引起了极大关注。
2007年海鸥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只三问手表。
2008年北京手表厂在庆祝建厂50周年之际推出“中华陀飞轮三问表”,一跃成为目前我国国产功能最为复杂的手表。全球限量20只,玫瑰金材质,定价35万元人民币(详细介绍可参阅本刊本期“中国创造”栏目)。虽然只是瑞士顶级同类产品十几分之一的价格,但已经算是国产表中价格相当高的一款表,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闻推荐
-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79.7% 这些“高科技”正走进生活2025-07-24
- 在轨90天!神二十乘组的工作清单→2025-07-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过台湾”的谬论当休矣2025-07-24
- 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暨两岸青年环太湖交流活动晚会在常州举行2025-07-24
- 肇庆市举办第十二届台湾青年岭南行——“粤美乡村体验营”活动2025-07-24
- 2025单车天使圆梦之旅 让我们骑着脚踏车御风飞行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