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核”世纪的“和”历史——记习近平主席出席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3-26 14:34:16 | 来源: 新华网 |
原标题:书写“核”世纪的“和”历史——记习近平主席出席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
新华网海牙3月25日电(记者陈贽李斌徐剑梅)仲春时节,荷兰海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2014年首次峰会之旅,同与会领导人直面核安全这一世纪课题。
核能如火,可以造福,亦能为祸。习近平主席在海牙峰会上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的核安全观,为凝聚国际共识、加强核安全贡献富于建设性的“中国方案”
核能问世,常被形容为“人类第二次发现了火”,为人类未来拓展新的美好前景,也伴生种种安全风险和挑战。
大西洋东岸、欧罗巴西陆,24日至25日,近60位国家领导人或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5000多位与会者聚首海牙世界论坛会议中心——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会场。
“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24日下午,峰会第一次全会上,习近平主席应东道主之邀首先发言。
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核安全观,为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
——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
——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
——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
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抵达峰会会场。 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话语的分量,离不开历史的情境;思想的力量,来自于对现实的思考。
今日世界,核材料流失和扩散风险增大,核恐怖主义威胁不断抬头,近年发生的重大核事故更为各国敲响了警钟。
挑战复杂严峻。加强人类核安全和共同安全,迫切需要更广泛的国际参与,呼唤新思维、新共识、新机制。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体现了一个核大国的负责任态度,提供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中国思路”。
——这是清醒的认知:要使核能事业发展的希望之火永不熄灭,就必须牢牢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这是务实的对策: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国际核安全进程,深化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
——这是坚定的担当: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成果。
——这是战略的眼光:治标还要治本。国际和平、国家友善、文明交流、和睦开放,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实现核能的持久安全和发展。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我们在核安全领域多作一份努力,恐怖主义就少一次可乘之机。”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从会场迅速传向世界。
近两百年前,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满心期待普罗米修斯带来的火种,象征科学和理性的到来,使世界进入一片崭新天地。
在国际安全领域,中国话语的分量更重,为人类第二次发现的火种——核能继续造福于世,奉献更多智慧。
居安思危。加强核安全,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的承诺、共同的责任。习近平主席全面参与峰会议程,推动取得扎实成果,积极塑造国际核安全机制。中国主张,墨痕深深
恐怖分子计划24小时内盗取核材料,危机升级,事态呈国际化发展,怎么办?
24日下午,峰会会场里,一段紧张逼真的核危机视频刚播完,荷兰首相吕特立即抛出了问题。
这是海牙核安全峰会的一个新创意——“核危机应对”讨论会。
“我会立即下令启动我国的应急机制,动员各个层级的机构立即响应。”静听片刻,习近平即席发言。
随着更多国家投入核电发展,核技术在农业、医疗等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核材料扩散流失风险客观上增加。恐怖分子或国际犯罪组织获取核及放射性材料、制造核爆炸装置或“脏弹”、破坏核设施导致核泄漏的多重风险,令人忧虑。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第二天会议,期间同与会领导人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习近平主席的发言:
——有原则:“特别要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对生命的尊重,是中国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是中国政府应对核危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措施:“要防止恐怖组织得逞,我们应该筑好三道防线:做好预防是最为有效的打击;果断处置是掌控局势的关键;加强合作是应对挑战的保障。”
——有期许:“不让木桶出现任何一块短板,也不让全球核安全网络出现任何一个漏洞。”
坦诚参与,重诺负责。言谈举止间、交流沟通里,习近平主席展现出一个有担当大国领导人的风范。
为期两天的峰会,内容紧凑丰富,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峰会开闭幕式和4次全体会议,还参加了多场互动式专题讨论,宣示中国核安全政策,汲取他国核安全先进经验,引导塑造各级核安全秩序,努力推动峰会形成扎实成果。
荷兰峰会通过的《海牙公报》,就加强核安全、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进一步达成共识和意愿。中国智慧,功不可没。
不轻承诺,出言必践,中国政府推进核安全步履坚实。
——几年来,从加强高浓铀安全到强化放射源管理,从打击核材料走私到推进核安全示范中心建设,从大力建设国家核安全体系到积极参与完善核安全国际法体系,从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到不断增加核安全透明度……中国全面采取核安全保障举措,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首要位置。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为核安全进程注入持久动力,确保其进入机制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并逐步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25日上午,在“峰会后时代核安全进程”讨论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新的呼吁。
海牙峰会,肩负着规划未来核安全进程蓝图的历史使命。
以公平促合作,以合作求共赢,以共赢前景吸引更多国家加入核安全进程,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国际核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获得与会者广泛认可。
放眼未来,和平利用核能事业,为人类发展点燃新的希望之火。
统筹全局。习近平主席积极开展峰会外交,运筹双多边关系,从政治、经济到安全等领域,广泛参与国际治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复杂的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增进共同安全,改善国际治理,大国肩负着重要责任。
习近平主席的峰会之旅,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着眼外交全局、参与国际治理的战略行动。
德班,金砖国家峰会,他倡导新兴大国携手合作,朝着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标迈进。
圣彼得堡,二十国集团峰会,他倡议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比什凯克,上合组织峰会,面对威胁地区安全稳定的共同挑战,他倡导“加强合作,联合自强”。
巴厘岛,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他提出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
海牙,核安全峰会,习近平主席首次系统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
一个个新构想、新思路,传递着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坚定理念,推动着国际治理体系向着更公正、均衡、合理的方向改变。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跃然于世人面前。
济济一堂的峰会,不仅是国际治理的对话平台,也是双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每一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广泛与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沟通交流。频密的双边会见,成为峰会外交的又一个亮点。
核安全峰会开幕前,在美国驻荷兰大使官邸,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一个半小时,就中美关系和一系列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中美元首2014年首次会晤,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全球意义日益显现。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分别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芬兰总统尼尼斯特、韩国总统朴槿惠和英国首相卡梅伦。
中国领导人的自信、从容、理性、谦和,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上个世纪,人类经历浩劫,得以在战争中幸存。
这个世纪,我们与“核”共生,必须赢得和平。
“让我们携手合作,使各国人民对实现持久核安全更有信心、对核能事业造福人类更有信心!”习近平主席的发言,振奋人心。
在对历史的感悟中,在对未来的向往里,中国新一年峰会外交扬帆启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林博会在三明启幕 逾500名台胞参展参会2024-11-08
- 台企深掘进博机遇:“回头客”续前缘 “头回客”觅新机2024-11-08
- 第六届“海峡两岸校园(网络)歌手大赛”正式启动2024-11-08
- “亲,来品茶”两岸青年武夷山打卡系列活动(茶博会季)即将启动2024-11-08
- 台青追梦贵州行:探寻中医文化 感悟康养魅力2024-11-08
- 了却三代人夙愿 台胞姐妹回湖南道县寻亲祭祖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