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分民俗:举行求子嗣仪式 校对度量衡器具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3-21 16:59:05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3月20日,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到、蛋儿俏”民俗中有春分竖蛋的传统。当日,江苏扬州市九龙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心的玩“立蛋”游戏,把鸡蛋立起来,意味着今年就会有好运。孟德龙 摄
中新网3月21日电(上官云) 今天是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一些关于春分曾有的习俗也在网上悄然流传,如吃春菜,送春牛图等。为此,记者电话采访知名民俗学者萧放。萧放告诉记者,春分多作为农耕节气看待,在民俗上体现不多,饮食亦无太多特殊习俗;至于“送春牛图”则是立春时节所有的活动。萧放表示,春分习俗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当天昼夜平分,古人会在这天校对度量衡器具,以取公平之意;古时则有民间的祭祀生育之神求子嗣的仪式以及皇家的“祭日”活动。
网上流传“送春牛图”非春分习俗 北京多吃“太阳糕”
春分在古时又称为“日中”、“仲春之月”,当天一天的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同时古代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取平分春季之意。
此前网上曾流传,春分前后民间有一些关于春分习俗的说法,比如吃春菜、送春牛图、扫墓等。但萧放告诉记者,春分多多作为农耕节气看待,讲求丰收与作物生长,在北京地区会有吃“太阳糕”、“太阳饼”的习惯,此外饮食无特别民俗。
而“送春牛图”为春分习俗的说法也并不准确。所谓“送春牛图”是指在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与农夫耕田图样,由民间善唱者送到各家各户,同时说一些有关春耕和不违农时的吉祥话,说到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萧放表示,送春牛图的民俗唐宋时期便有,但并非春分习俗,“在立春那天会有‘送春牛’的说法,举行仪式祈求丰收,当时的统治者还会带领群臣去郊外象征性的耕种一下。”
至于春分民间扫墓的说法,在萧放看来亦不是大范围存在的民俗活动。
“春分扫墓的习俗大致出现在西北甘肃青海一代,至清明前结束。古代的‘社日’就在春分前后,有上坟祭祀的习惯,同时要祭祀土地之神。这一习俗唐宋时期很盛行,州有州社,国有国社。”萧放介绍,曾有很多诗词来描述此盛景,随后逐渐消失,将土神与谷物神合并,成为“社稷”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春分民俗:举行求子嗣仪式 古代曾有“祭日”活动
虽有关春分的习俗并不多见,但萧放透露,春分这个节气仍有几个重要民俗活动。首先是因春分当天昼夜平分取“公平”之意;其次是举行求子嗣仪式;最后还有古代官方的“祭日”活动。
“在古人的观念里,春分当天昼夜平分象征公平,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取‘不偏不倚’的意思。”同时,萧放称,“自春分以后,万物生长,春天阳气勃发,因此在这一天民间会举行仪式祈求子嗣。”
萧放告诉记者,古时春分当天会祭祀生育之神,并将燕子视为此神的化身,当燕子飞来的时候丢出一把筷子,希望燕子能将筷子叼来,取谐音“早生贵子”之意。
春分的另一重要仪式为“祭日”,始于周代。《礼记》有云:“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其中太阳升起时刻要举行“朝日”仪式,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萧放说,祭日仪式主要是官方行为,后来逐步演化出固定的祭祀地点。
“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现在北京日坛便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太阳的地方。”萧放告诉记者,在节气与习俗的漫长演进过程中,二者会逐渐调整,因此原来属于春分的一些民俗和祭祀活动也逐渐归并到春天相关的其他重要活动中。
“如过去有上巳节,寒食节,后来部分仪式习俗等便并入现在的清明节。”萧放表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打通供应链 打造“共赢链”——中国汽车产业“链”起全球2024-11-28
- 东航第9架C919入列 国产大飞机首度实现客舱局域网服务2024-11-28
- 一场两岸青年的“双向奔赴”却让民进党当局风声鹤唳,他们究竟在怕什么?2024-11-28
- 2024年“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启动2024-11-28
- 第八届台湾创艺生活节在深圳成功举办2024-11-28
- “最炫民族风”两岸交流活动开启清台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