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大选难破对立僵局

海峡飞虹消息:泰国选举委员会秘书长布宗3日公布国会选举非正式投票率为45.8%,但未就无法投票选民补投问题做出决定。反政府示威者包围了看守总理英拉的临时办公地,并称示威将会继续。分析人士认为,虽然选举已结束,但能否平息动荡的政局,这些疑问仍然没有答案。

 

为化解国内政治危机,时任政府总理英拉于去年12月9日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国王普密蓬随后颁布谕令宣布于今年2月2日举行国会下议院选举。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党首阿披实宣布抵制大选,与此同时,泰国反政府示威者持续在首都曼谷街头举行游行示威。

 

反对派要求“先改革后大选”,并呼吁选民抵制大选,称参加选举就是在支持“他信政权”。鉴于反对派的抵制,选民面临的不是选谁和不选谁的问题,而是需要在“选”与“不选”之间做出抉择。

 

2日当天,泰国全国9万多个投票站中有1万多个投票站因示威者干扰等原因无法进行投票,受影响投票站涉及18个府,69个选区。根据泰国法律规定,选举结果应在大选结束当天公布。但泰国选举委员会在投票结束后发表声明说,因收集到的选票不完全,所以暂时无法公布选举结果。

 

虽然选举委员会尚未公布大选结果,但执政的为泰党凭借基层民众支持获得大多数选票几无悬念。即便如此,为泰党也难以组成新政府。泰国宪法规定,只有在下议院500个议席中95%的议员参加的情况下才能举行首次下议院会议,组成新政府。但按照2日的投票情况,有69个选区的1万多个投票站未能进行投票,所以选出的议员人数肯定达不到组成政府的法定要求。

 

虽然选举委员会称将与看守政府商议让未能投票的选民进行补充投票的问题,但泰国法律规定,大选的国内投票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如何才能跨越法律上的障碍,将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再者,此次未能投票的选区主要位于反对派支持者集中的南部地区,如何说服他们参与投票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此次大选可能将面临被宣布无效的风险。

 

泰国政治学者普遍认为,泰国经济近20年来实现了高速发展,中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然而泰国的政治、教育、财政、税收等体制未能随之进行大的调整,导致了底层民众与精英阶层的对立。

 

分析人士注意到,包括为泰党在内的泰国各政治派别都意识到了这一尖锐的社会矛盾,虽然双方主张相去甚远,权力之争显而易见,但至少他们在要求改革的问题上是一致的,其主要分歧在于:政府要求“先大选,后改革”,反对派则主张“先改革,后大选”。

 

由泰国10个主要社会组织和70名著名学者组成的学者联盟最近呼吁对立双方承认分歧,同时承认谈判的必要性,不应直接讨论改革需要实现的目标,而应先就如何才能改革以及改革的路径问题展开谈判和协商。因为一个合法、民主的改革程序比改革的目标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