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发短信”反照民风走向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2-13 15:11:07 | 来源: 北京晨报 |
对于“群发短信”,目前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不屑,渐渐地使这种不屑成为时尚,潮流,使之自生自灭。
明天是元宵节,又是短信的“高发期”。
逢年过节,真的不群发短信,或者不回群发短信的人,可能还是少数,就像我们一直反对的商品过度包装一样,虽然谁都反感那种形式远大于内容的华丽礼盒,但至今仍旧有市场,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交环境、生存状态,还没纯粹到可以坦诚相待的程度,人们的功利心、目的性还很强,总觉得未来生活需要维持很多人脉、渠道,但没有过多的交情,又不忍放弃一种机会,虽然大家都知道那种千篇一律的群发拜年短信,是种敷衍,是种客套,但还是在聊胜于无的心态中诞生了。
有个著名作家曾经说,他不会长时间泡在网上,更不要接受过多的信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大脑,成为无效信息的“跑马场”。信息时代带来的好处是信息传播的迅速,人际交流的广泛,但与此同时,无效信息,甚至没有情感基础的功利性朋友,准确说仅仅是熟人的广泛存在,也左右着民风向浮躁转变。之所以我们总是感叹,现世中再难出现震撼灵魂的作家和作品,就是因为人们少有机会深入到灵魂和情感深处,包括交友,原本也是出自灵魂、情感深处的需求,现在也已经物化了,“群发短信”应该就是这种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风所迫,甚至是生存所需。
因此,对于“群发短信”,目前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不屑,渐渐地使这种不屑成为时尚、潮流,使之自生自灭。想在短期内根除它基本上不可能,也没必要,因为即便从今年开始,有了鄙视甚至抵制“群发短信”的风潮,但你能保证今年过年,不会有人想出短信的“私人定制”?而谁又能说,这种“量身定制”的短信就一定出于真情实意?因此,想改变这种“群发短信”的尴尬,还是要去除深部原因,具体说,就是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无效环节,人为提高的沟通成本,使每个环节都无需人情的润滑,都能按规矩办事,人情的效应逐渐降低,人们才可能将人情的交往纯粹化,使感情的培养不再基于目的和功利,那个时候,“群发短信”或者是过度包装的礼品,才可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只是这需要时间,甚至是与世风向朴实的变化是同步的。
佟彤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