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过年回家传统在变化 不回家人口增多

中新网1月31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30日刊文称,中国春运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场年度大迁徙,居住在外地的中国人通过火车、飞机和汽车都要在30日晚的除夕夜前赶回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过年回家的传统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不回家过年的人群逐渐扩大。

 

文章称,春节是中国人日历上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中国2.45亿外来务工人员就会离开工厂和他们所工作的城市,回到家乡以及年迈的父母身边。在许多大城市里,商店上锁,门板拉起,街道空空荡荡。报道指出,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经济里扮演的重要角色。

 

同时,少部分人不打算回家过年,并且这一群体还在不断扩大。他们留在城市过春节的决定反映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农民工与乡村的联系已然被切断,中国的城市面貌也正在发生改变。根据官方数据,中国有过半人口生活在城市,而且每年还有1%的人口在向城市迁移。

 

现年23岁的男子安丁棋(音译)就是这1%中的一员,他对自己在北京的第一个春节充满期待。他老家在临汾,一度被怀疑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山西老家的煤灰污染严重、小区老旧,对安丁棋没多大吸引力。他说:“老家实在太无聊了,年年都一个样儿。”

 

报道称,安丁棋是一家咖啡店的服务生,他这样的进城打工者折射出了另一个变化:中国服务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2013年服务业占经济比重首次超过工业,达到了46%。仅15年前,所有商店、餐馆、食品市场在春节期间都会关门至少一周。而现如今,春节已经成了许多餐馆和景点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它们最多歇业一两天,甚至一天也不歇。厨师、服务生、保安别无选择,只能留在城市里过年。

 

街道清洁工苗卫东(音译)将和50名工友在北京的食堂里迎来马年,而他的妻子和20岁的儿子则待在河南农村老家过年。他说:“除夕夜我们有鱼有肉,一点儿也不会感觉孤单的。”

 

网络零售商京东2014年春节期间“不打烊”,作为激励,该公司将向有孩子的外地员工发放每个孩子3000元人民币的补贴,让他们把孩子接到身边一起过年,而不是自己返回孩子身边过年。

 

文章指出,中国有严格的户口政策,造成大多数外来人员仍无法完全享受城市居民的权利,尤其是购买住房的权利,以及让子女在城市学校受教育的权利。许多人都面临着两难选择,不知是该让孩子留在老家、由农村的老人抚养,还是该把他们带到自己身边,在学费更高的城市里接受教育。

 

小店主张建东(音译)在北京一个外来人员租住区贩卖蔬菜和糖果,他已经将9岁的儿子从安徽老家接到身边,并打算让孩子在北京常住。由于他的妻子在另一个城市打工,全家人认为今年一起回老家过年的费用太贵。

 

文章称,对于那些返乡者,春节当然是欢乐的,但正如一切家庭聚会一样,它也可能带来烦恼。旅途很不舒服,有些返乡者为了避免在人满为患的火车上使用厕所,乘车途中一直垫着成人纸尿裤。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长期的积怨让团聚变得毫不和睦。

 

此外,家庭摩擦也让一些人根本不愿回家。“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今年回家过年吧!”这封手写便条最近登上了澳大利亚一份华文报纸的头版。 落款是“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