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台湾学者:复原环境让两岸渔业永续经营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渔业是两岸数千年来的传统产业,两地渔民在同一海域撒网捕鱼,互传技艺,危难相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近年来,随着闽台渔业交流的不断深入,台湾水产学会秘书长、台湾海洋大学教授郑学渊成了厦门、福州等沿海城市高校的常客。

 

23日,前来参加今年海峡两岸渔业交流合作研讨会的郑学渊,带着“台湾水产养殖的现况与发展”报告,欲与大陆同行分享台湾水产品的“产销履历”。

 

所谓产销履历,就是水产品的档案信息,包括其产地、生产时间、养殖厂商、加工方法、包装厂家等内容。“履历中,甚至连水产品用过什么药物,什么时候用药、停药都标识得清清楚楚,消费者只要扫一下包装上的二维码,就一目了然了。”郑学渊说。

 

据了解,近年来台湾大力推广食品的产销履历。其中,水产品产销履历最为成功,不仅让产品管理有据可依,出了问题还可“按图索骥”。

 

然而,水产品质量貌似安全了,生态环境却陷入了危机。“养殖所需的水量超过了工业用水。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攫取经济利益,而大肆污染环境,那我们的后辈子孙还有什么土地河川可以利用?”郑学渊告诉记者,目前台湾在水产养殖方面,关注的重点不是如何将养殖与管理的效益放大,而在于对环境的复原。

 

为了回应这一忧虑,10多年来,郑学渊等一大批台湾水产专家一直致力于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其中,鱼菜共生与多层次养殖模式备受外界关注。

 

鱼菜共生是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共生效应;而多层次养殖模式,是在养殖池里兼养文蛤、牡蛎等贝类和食用藻类,让水质层层净化。

 

新养殖模式如何推广?郑学渊向记者介绍了台湾产官学三方合作模式。“一般说来,都是学者提出一个构想,做成雏形,然后邀请个别业者进行试验,一旦试验成功,再与官方沟通合作,向养殖户进行全面辅导推广。”郑学渊说。

 

近20年来,囿于岛内市场体量太小,台湾的养殖户纷纷前往大陆发展。郑学渊认为,两岸渔业合作有着广阔空间,为了渔业得以永续经营,彼此都应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共同携手推动环境复原。(记者林娟 陈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