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海:奔光明两岸一心,盼团圆矢志不渝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4-11-28 17:02:25 | 来源: 金羊网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
在广东,有这样一位95岁高龄的传奇老人:75年前,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以台湾军人代表之一的身份为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献旗,并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后,他连任八届广东省政协委员,还曾出任第八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他亲历过1949年从香港护送进步人士北上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惊天大转移”,也上过抗美援朝战场,还当过中大教师……在历史洪流裹挟下,他始终激情向前,坚定信仰,不惧艰险,毕生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和多党合作事业。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随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同志,专程前去探访。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老人特意佩戴上三枚珍贵的勋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当世能同时拥有这样三枚纪念章的人,极为罕有。
这位老人来自台湾,原名陈昭德,后来改名林东海,身为一位特殊的历史见证人,他注定与众不同。
95岁老人为祖国送上祝福
探望当天,林老刚病愈出院回家,虽行动不便,精神状态却不错,一早已衣着整齐,安静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等候。林家客厅不大,收拾得干净整齐,林老和女儿林虹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一行。老人虽然语音含混,仍坚持轻声说出了自己对祖国的祝福:“我爱我的祖国,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记者与林虹聊起林老过往的经历,林老一直安静地听着,并不插话,但如果女儿对哪个年份不确定时,他会立刻补充。林老依然能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入党时间是1949年3月1日,能准确地说出当年参与护送行动时一起北上的同行人的名字,甚至还记得当年一同来广州的3位战友的名字……
林虹给我们展示了不少林老当年的旧照片,在一张开国大典的老照片上,我们一眼就认出了站在毛主席身后,那个高大帅气的军人,正是林老。老人手持这张老照片与我们合影留念,眼神中满是自豪。
直到说起他自18岁时离开台湾,经香港到内地,自此再没有回过老家,谈话的气氛才略有些低沉。林老这一路走来,承载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对团聚的渴望。
“我从小就知道祖先来自大陆”
1929年9月1日,陈昭德出生在中国台湾彰化县鹿港镇。当时台湾地区还被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陈昭德幼时接受的是殖民教育,除了台湾本地的闽南语和自幼儿园就学会的日语,他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但陈昭德却从小就认得祖先墓碑上刻着的“南邑”二字,还有家中祖先牌位两旁挂的灯笼上的“颍川”字样。他说:“家里有族谱,我们的祖先应该是从河南迁至福建南安再到台湾的。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大陆来的。”
陈昭德说,台湾人民在近代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当地人几乎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当地人都非常高兴,烧香祭祖。当时有人用竹子搭起一座凯旋楼,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还我河山’,到现在我印象还很深刻。”
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二·二八”起义。这是一场台湾当地群众反对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要求民主自治的群众运动。起义爆发后,革命浪潮波及整个台湾,陈昭德也与同学去参加了在台中戏院召开的宣传“二·二八”起义的“市民大会”。陈昭德回忆道,其中有一场演讲格外激动人心,演讲者名叫谢雪红,他心中由此燃起反对腐败的国民党当局统治的革命之火。不久,他参加了谢雪红组织的游行,甚至拿起武器去攻打国民党军队驻地。
但这场起义以失败告终,为逃避国民党当局的迫害,陈昭德只好在家人帮助下,从台湾辗转去往香港。
在香港,他意外与谢雪红重逢,才知道她就是“二·二八”起义领导人之一,当时正与杨克煌等人在筹建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以下简称“台盟”)。在她的引荐下,陈昭德与另外3位年轻人一起到香港达德学院插班学习。
达德学院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以及爱国人士密切合作开办的一所革命大学,当时郭沫若、李济深、沈钧儒、柳亚子、茅盾等一批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都在该学院任教。学院的办学条件虽然简陋,但探讨革命真理的学习气氛很浓郁,陈昭德在这里接触到不少进步人士,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进步著作,也与杨克煌、苏新、周明等中共地下党员相识。陈昭德对祖国大陆、对解放区产生了强烈向往,1948年1月,他加入了刚组建两个月的台盟组织。
从“陈昭德”到“林东海”
1948年4月30日,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改定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史称“五一口号”)发布,诚邀“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为筹建新中国作准备。当时活跃在香港的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如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何香凝、蔡廷锴等,决定响应中共中央的“五一”号召,北上“共同策进,完成大业”。但这些重要人物,想要离开香港北上解放区困难重重,不仅需避开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还要途经国民党统治区。于是,在周恩来同志的总指挥下,中共隐蔽战线力量全面动员,开始帮助这批爱国人士北上转移。
陈昭德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场意义非凡的“北上”转移行动。1948年秋,谢雪红分派他护送从南京撤退到香港的王亦清夫妇及牟决鸣等3位地下党同志到山东解放区去。党组织安排他们扮作去韩国做高丽参生意的商人,坐船走海路,取道韩国仁川,再前往山东半岛。出发前,组织上建议陈昭德用化名,他想了想,这一路要经过东海,决定给自己取名“东海”,再加上他母亲的林姓——自此,陈昭德就成为了“林东海”。
这一趟护送困难重重,不仅要克服国民党的封锁,中途还遇到台风,船一度不得不在一个无人岛靠岸下锚……历尽艰辛,一行人总算安全到达设在西柏坡的中共中央组织部。
完成护送任务后,林东海留了下来,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推荐到华北军政大学学习。他受到了校长叶剑英的亲切接见,叶剑英与他共进午餐时,说:“听说你是大地主、大资本家出身。你不要怕,前途自己闯,要好好学习,解放区欢迎像你这样的台湾青年,你要为祖国统一多学习、多工作、多努力。”这些温暖有力的话语,令林东海备受鼓励,也找到了方向。他终于正式融入了革命的洪流,并顺利通过党组织的考验,于1949年3月1日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功臣来到广东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刚从华北军政大学毕业的林东海被选为中国台湾籍军人代表之一,在会议现场向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献旗,随后他又光荣地获邀参加了开国大典。这可以说是林东海一生最为辉煌的一段时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此时林东海到上海某部情报处侦查科报到后,迅速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投身朝鲜战场。一次侦察任务中,林东海带着小分队前往敌军后方寻找突破口,他深入虎穴为部队找到一条可直达敌军后方的小路,又亲自带领工兵队拓宽道路,最终使我军作战部队成功前后包抄,一举歼灭敌军,林东海也因此荣立战功。
1951年7月,朝鲜战场停战谈判,林东海奉命调回上海,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统战理论后,他被调到广东任台盟广东省委会组织工作负责人。
从18岁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林东海一直未能有机会联系台湾的家人。到广东后,他终于有机会托信转告身在台湾的母亲:儿子一切安好,现在广东,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一位护士成了家。可接下来又是数十年,他都只能将对海峡对岸家人的惦念藏在心里。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与亲人失去联系已有32年的林东海,才再次联系上台湾那边的亲人,此时他的老母亲已经去世,而亲族同胞们一直不知道,他陈昭德已易名林东海。
工作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艰巨。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林东海在广东多部门任职,省政协机关、省参事室和省文史馆等地都留下了他兢兢业业的身影。
仅以林老擅长日语这个细节为例,1961年广州文史夜学院成立时,他就任过该院副教育长兼日语专业主任和教师,他还曾到中山大学教了3年日语课、编了一套教材。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林东海依然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懈努力。他担任着台盟广东省委会的领导工作,同时还是广东省政协第一至八届委员、常委,全国政协第七、第八届委员和第九届常委,第八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他一直从切身的人生阅历和革命经历出发,衷心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他应邀或受台盟委派,屡次到中国香港和日本访问,也接待过不少来访的台湾朋友。在对台工作中,林东海总结出两点经验:“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来”就是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走出去”则是要多往外走,多交朋友。
曾有些朋友劝他利用这些社会关系到香港经商或到日本安度晚年,但林东海拒绝了,他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祖国做事,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振兴服务。”
改革开放后,不少台湾同胞到大陆发展,包括林东海在台湾的一些亲戚,有后辈甚至在大陆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林东海总是教导孩子们:“台湾和大陆经过这么多年,一点一滴,需要相互更多融入。”他一直刻意保留着名片上的两个名字也正是此意:他是陈昭德,也是林东海,虽然台湾和祖国隔着东海,中国人的心始终还是连在一起的。
他是“协龄”最长的广东省政协委员
访谈:梁川(广东省政协机关原一级巡视员)
羊城晚报:您对林老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他为后辈树立了何种榜样?
梁川:林主席的人生是一部传奇。从刚认识他的时候起,我们就称呼他林主席。一身正气,又始终谦和,这是林主席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他的革命生涯,为我们后辈树立了爱党爱国、努力奋斗、矢志不渝追求祖国统一的光辉榜样。
林主席的爱国情怀,从小便根植于心。他始终相信祖国,在磨难中坚守住了初心。也正是因为热爱祖国、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才成就了他一生的传奇。从他早年改名换姓投身革命的真实故事中,就可看到,他们那一代革命先辈,确实言行一致地为了革命事业将个人得失、将生死置之度外。
羊城晚报:林老一人同时获得三枚纪念勋章,这样的殊荣几乎找不到第二人。
梁川:林主席所荣获的三枚勋章,每一枚都来之不易,都镌刻着热血、忠诚与奉献。而他又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作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其人生境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羊城晚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汇聚了很多像林老这样来自不同界别、一生积极参与革命建设事业的前辈,为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梁川:是的,这与人民政协的特点与性质密切相关。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架构中唯一一个以界别为单位组成的政治组织。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林老是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至第八届历任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并在其中六届当选常委,他也是广东省政协历史上协龄最长的委员。他平素努力学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除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省政协组织的视察和专题考察外,每年都会带领台盟省委机关干部到台资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调查研究,曾就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台资等政策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写成报告送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不少建议都被采纳过。
目前的十三届广东省政协,通过提案履行职能、建言献策,在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我们经常提到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说法,最早也是出现在广东省政协的相关提案中的。2008年,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领衔督办的省政协“推动构建粤港澳经济合作区,加快三地经济从合作迈向融合”提案,内容便涉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的雏形。后来,也正是在广东省政协重点提案接续助推下,“大湾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相关新闻
- 2024-11-28马英九欢迎大陆高校师生团
- 2024-11-28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 同心同行,共筑融合新家园
- 2024-11-28第九届“华灿奖”颁奖 台港澳及海外参赛人数同比增逾五成
- 2024-11-28一场两岸青年的“双向奔赴”却让民进党当局风声鹤唳,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新闻推荐
- 2024中国经济 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2024-12-13
- 看!冬日里的活力中国2024-12-13
- 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一组数据见证他们铭记历史2024-12-13
- “三向奔赴”——粤港澳大湾区从“硬联通”“软联通”走向“心联通”2024-12-12
- 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成果丰硕2024-12-12
- 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 “南水北调工程” 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