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文化“明珠”,绘就壮美山河画卷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4-05-20 10:44:50 | 来源: 未来网 |
连日来,由网络媒体代表、铁路融媒体工作者等组成的“发现最美铁路·春涌秦巴走西成”发现团一行走进西成高铁途经县市,深入探访西成高铁为沿线地区带来的崭新变化。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营,将沿线城镇串联成线,让巴蜀大地彻底告别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历史。6年多来,这条穿越秦岭的“新蜀道”,让沿线地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西成高铁全长658公里,是中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在秦岭山脉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形成了长达126公里的长大隧道群,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除此之外,西成高铁途径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在应对复杂地形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铁路部门攻克重重难关,采取“秦岭隧道群”建设形式,并在工程设计、施工中采取修建“大熊猫走廊”“羚牛通道”以及设置鸟类防撞网等系列措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演绎得淋漓尽致,既展示了铁路建设的速度,更彰显了守护生态的温度。
这条穿行在秦巴汉水的高速铁路,北接古城西安,南连川渝,辐射黔桂,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成高铁的开通,在成都和西安之间建立起3小时经济圈,实现了“秦蜀之间半日还”,也让地处秦巴腹地的陕西汉中迈入高铁新时代,融入成都2小时生活经济圈、西安1小时经济圈,早上肉夹馍、中午龙抄手的惬意生活照进现实,也为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带来无限可能。
西成高铁不仅仅是连接城市的“大动脉”,更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从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再到神秘莫测添墨历史的广汉三星堆……在西成高铁的勾连下,一颗颗文化“明珠”被串联起来,也让人们可以更便捷地领略地域特色、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区域间文化的交流。
沧海桑田,时代巨变。西成高铁线上,一列列“钢铁巨龙”满载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穿梭在青山绿水间,奔向“诗和远方”,已然绘就出了一幅生机盎然、飞速发展的壮美山河画卷!(泰轩萍)
相关新闻
- 2024-04-02秦岭3.5亿年前曾在海底?湖北郧西大梁发现泥盆纪珊瑚化石
- 2022-09-28多彩金秋·畅游秦岭!2022西安秦岭生态旅游季秋季活动正式开启 秋季系列活动从9月持续至11月
- 2022-08-16走秦岭 看生态
新闻推荐
- 坚持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5-08-04
- “让中国之旅更加丰富、生动、有温度”2025-08-04
- 市场忧虑美对台关税 台股汇齐跌2025-08-04
- 世界运动会来了!有哪些项目?怎么看更过瘾?一文了解↓2025-08-04
- 破70亿!2025-08-04
- 国潮澎湃,文化自信点亮消费新力量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