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湾青年:我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粤港澳大湾区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方面扮演着领头羊角色,更是内地与港澳合作并夯实“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

 

谈到粤港澳大湾区,我们也不能忘记这里还与一位伟大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故事。他就是两岸同胞共同尊崇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出生于清朝末年的广东省中山市。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吹响了民主革命的号角,催生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觉醒,翻开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崭新篇章。如今,我站在广州火车站前,还可以看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台湾青年:我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9月7日,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在广东东莞开幕。(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同胞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认识,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深受台胞台企关注的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于9月6日至10日在广东举办。我先从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谈起。

 

在两岸交流合作中,东莞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东莞是台商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目前,东莞在营台资企业超3800家,占外资比重近三成,累计实际利用台资205.9亿美元,素有“台商大本营”的美誉。此次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的宗旨是进一步支持广大台胞台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机遇、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共促两岸融合发展,推动“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9月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的批复》。批复显示,国务院原则同意《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这让参展的两岸同胞为之振奋,因为文件中特别指出“立足东莞对台交流合作基础和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禀赋,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深入推进要素开放和制度开放,充分发挥台胞台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新模式、优化台胞台企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两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社会人文交流的新枢纽、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引导台胞台企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共建两岸交流合作美好家园,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等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由此可知,东莞会在两岸经贸融合发展上,持续扮演桥头堡、先锋兵的角色,特别是在深化莞台创新发展合作方面也将走在大湾区的前头。

 

台湾青年:我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9月7日,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中山市开幕。论坛围绕“弘扬中山先生奋斗精神 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展开。这项同样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活动,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里广东省中山市出发,立足中山,面向广东省,放眼两岸,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把中山论坛打造成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力求实效的两岸标志性、综合性的多功能交流平台。我认为,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促进两岸近现代历史文化的连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民进党当局这些年在台湾大搞“去中国化”甚至“去孙中山化”。台湾同胞可以通过论坛继承孙中山先生一生“振兴中华”的精神,学习到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和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学习到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百姓的博大情怀,学习到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到孙中山先生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到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一切分裂民族和国家的理论和实践。

 

我作为一名台湾青年,站在深圳罗湖口岸,回望改革开放40多年,看到今日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发展,深有感悟。40多年来,很多台湾同胞经过深圳罗湖口岸进入祖国大陆投资兴业,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今天,透过此次两项富有时代意义的活动,相信能够让更多台湾青年进一步认识粤港澳大湾区,进而可以从粤港澳大湾区出发,开启自己的人生梦想。(作者:吴盛熹)

国台办: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将于9月上旬在广东举办

2023-09-04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9月4日应询表示,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广东举办。

 

活动由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广东省政府台办、广东省商务厅、东莞市政府、全国台企联共同主办,旨在支持广大台胞台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机遇、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共促两岸融合发展。9月7日上午,在东莞举行主会场活动;7日下午,两岸嘉宾分三条路参观访问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9座大湾区城市;7日至10日,在东莞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2023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湾商业总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和台湾工商界嘉宾参加相关活动,总规模约4500人。

 

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交通区位条件好、国际化程度高、经济活力强、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要素集聚等优势,已成为两岸及海外瞩目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台胞台企踊跃参与相关活动,在大湾区建设中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互利共赢,也欢迎两岸媒体记者采访报道。

展开全文

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08-3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日前,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积极主动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旨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粤港澳合作的重要平台。规划建设合作区,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有力支撑,是深港双方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机遇,互利合作、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合作区建设。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其中明确要共同开发建设合作区。201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合作区规划建设作出部署。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近年来,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合作区内科研载体不断聚集,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果逐渐显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香港期待以创新科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深圳希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双方对构建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出了迫切需求。新时代赋予了深港合作新内涵、新使命,亟需以合作区为突破口和先行区,推动开放创新和协同发展、推动更大范围有效配置资源、推动创新要素便捷高效流动,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和制度创新供给。深入推进合作区规划建设,有利于深圳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有利于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规划发展北部都会区,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规划》发展定位清晰,发展目标明确,从4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协同发展,坚持着眼全球配置一流科创资源,充分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作用,构建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则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建立更加完备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率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就一定能实现以2025年和2035年为关键节点的目标任务。要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统筹推进深圳园区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等,加强组织实施,抓好责任落实,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当前,亿万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迎来了新机遇,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贯彻落实好《规划》,深入推进合作区规划建设,必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在新征程上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业绩。

 

(仲音)

展开全文

用琴声传递中国声音——香港青年大湾区逐梦

2023-06-15

垂肩、搭臂、轻抚琴弦,一首《梁祝》缓缓流出。香港青年莫伟樑手抚自己设计研发的爱琴,弹奏出他心目中最纯正的“中国声音”。

 

近段时间,他奔波在东莞、香港、深圳、广州等地,宣传推广自己创立的“炫光”“炫中”两个古筝品牌,期待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古筝艺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2年,在香港演艺学院取得古筝专业硕士文凭后,莫伟樑作为古筝演奏家和教师,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古筝网,通过演出和网络运营推广古筝艺术。

 

莫伟樑成立了香港筝炫有限公司,带领团队在香港进行乐器设计,在日本进行古筝制作。2018年,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他在东莞开设了工厂,在“世界工厂”完成部分产品的制作。

 

大湾区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让公司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变得更加容易。不同的供应商配合生产,能够满足古筝制作原材料、配件、包装材料等多元需求。“比如,我们要研发一款新螺丝给古筝使用,在东莞就可以找到工厂,很好地定做出来。这是大湾区的优势所在。”他说。

 

随着内地业务量不断增长,莫伟樑持续加码投资大湾区内地城市。他在东莞工厂布局了古筝的设计与研发业务,在深圳投资开设首家古筝线下销售旗舰店,在广州参加国际乐器展并举办讲座。

 

最近,他的行程变得紧凑起来。“一个月里,我有一个星期在香港,一个星期在大湾区的广州、深圳、东莞,一个星期要去日本进行研发交流,还有一个星期要到内地其他城市参加活动。”他表示,内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通行很便利。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弘扬和发展,古筝艺术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莫伟樑认为,随着内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音乐,喜爱古筝艺术。为此,他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期待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音乐审美。“我们的产品融合了很多不同的工艺、制作手法、材料、结构,为了传递出温暖的声音,这是我对产品最核心的要求。”他说。

 

莫伟樑表示,只有喜爱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艺术才能够源远流长地传播下去。“我愿意作为演奏家、教师和乐器制作者,传承古筝技艺,为传播推广古筝艺术作出贡献。”

 

现在,莫伟樑已经把内地作为他的古筝产品的重要市场,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构建产品的外观和声音。“琴声一响,代表的是中国的声音。”他说。

 

新华社广州电 记者洪泽华、王瑞平 参与采写:实习生张佳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