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航天央企拉开2023年高密度发射序幕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3-01-10 09:39:32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 |
1月9日06时00分,
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
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和
搭载的试验二十二号A/B星发射升空,
三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实现2023年宇航发射“开门红”。

实践二十三号卫星
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技术验证等,
试验二十二号A/B星主要用于
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
![]()
新一代运载火箭,填补中国高轨道运载能力空白
![]()
长七A火箭
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
是中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7吨,
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
高轨道5.5吨至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

▲ 火箭吊装
本次发射的实践二十三卫星
是目前中国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发射的
重量最大的卫星。
为配合载荷需要,
长七A火箭团队采用了
4.2米直径整流罩的基本构型,
研制了直径更大的星箭接口。

▲ 活动发射平台承载着长七A火箭驶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为适应未来卫星重量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后续,长七A火箭团队
还将通过替换三子级的方式,
研制出能够适配5.2米直径整流罩的改进型火箭,
进一步提升长七A火箭的综合性能。

▲ 活动发射平台承载着长七A火箭驶向发射区
![]()
发射继续50+,2023年期待满满
![]()
2022年,
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实施了
6次空间站建造发射任务
和2次飞船返回任务,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发射次数首次突破50次,
创造了航天发射和
型号飞行试验连续成功的新纪录。

今年,航天科技集团
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
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
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
完成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

此前,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在
北京、西安两地先后完成
两次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
经过数据判读,发动机性能满足要求,
将交付执行今年发射任务的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和长征七号改火箭,
保障今年中国航天的高密度发射。
(海峡飞虹转载自国资小新)
相关新闻
- 2023-01-09中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三号卫星等三颗卫星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