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台青参访守护“塞上江南”的“万里黄河第一闸”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7-06 21:51:49 | 来源: 海峡导报 |
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塞上粮仓”,黄河水滋养着丰饶的河套平原,正所谓饮水思源,7月4日上午,参加黄河游记的台青们来到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总干渠的入口处。黄河在这里由合转分,一分为二,当地人习惯称“二黄河”,是河套千万亩灌区的源头,被喻为“万里黄河第一闸”。
台青们参访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在水文化博物馆内台青们观看枢纽沙盘模型、灌区电子图等,从图上直观的看到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灌溉丰饶的河套平原,主要靠东西长180多公里的总干渠,黄河自引水又分从干渠及各级渠道供水到田地头和湖泊,经总排干沟,干沟和各级排沟进入乌梁素海,最后再排入黄河。
站在博物馆顶楼就能看到三盛公水利的全貌,拦河闸全长309多米,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上,气势雄伟。
据磴口县水利局副局长赵志敏介绍,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恰似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
“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台青杨超闳表示,对于眼前的景象,能感受黄河奔腾的磅礴气势。看到灌溉河套平原的黄河水源自于此,回首过往行脚黄河的历程,再一次印证黄河蜿蜒万里,滋润了沿岸的土地,养育了无数华夏子民。
三盛公水利枢纽使灌区近千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有了保障,形成了万顷良田,历史性地把黄河水灾害变成了宝贵的水资源,也让河套平原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及副食品生产基地。(柳瑞鸿 图/文)
标签:台青黄河游记
相关新闻
- 2022-07-04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台青为巴彦淖尔农高区点赞
- 2022-07-03“台青黄河游记”走进内蒙古:看一粒葵花籽的逆袭
- 2022-07-01见证蒙汉民族友好交融的历史,台湾青年打卡镇北台
新闻推荐
-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前4个月外贸成绩亮眼2025-05-23
- 同心越山海 共叙两岸情——川渝台“大手牵小手”南温泉定向山径赛举行2025-05-23
- “厦金童乐 艾香传情”2025年两岸金胞亲子研学营在海沧成功举办2025-05-23
- 汕头市英歌队首次赴台演出圆满成功载誉归来2025-05-23
- 敦煌乐舞文化主题展2025年最终站在新竹启幕2025-05-23
- 台湾大叔独自旅行 大陆网友温情守护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