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彰显品牌实力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5-12 15:11:25 | 来源: 人民日报 |
图①:2022年1月15日,“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的学生代表在安踏中国冰雪奥运展示中心参观北京冬奥会火种。
图②:格兰仕集团智能制造车间。
图③:恒洁集团技术创新研发中心。
图④:海螺集团建成全球水泥行业首个水泥窑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
图⑤:福建省泉州水务集团金鸡水厂中控室平台管理得到百度技术支持。
图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大楼。
资料图片
百度集团——
云智一体 服务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谷业凯
质检工人变身成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师。目前,百度智能云打造的智能质检设备适配到杭州恒逸化纤有限公司的丝锭生产线后,质检工人原来的普检变成了机器筛查后的复检,效率提高70%。
目前,百度智能云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都拥有领先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在智能制造领域,百度智能云和三一重机合作,上线“工业AR(增强现实)远程协助系统”,技术专家可以在后方通过大屏幕,指导千里之外的人员维修设备,解决远程维修问题,助力三一重机达成“一天内解决”的服务标准,向外界诠释工程机械向智能化转型的可行性。
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百度智能云在贵州省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署工业互联网,已经为300多家企业提供设备上云、数据处理和企业应用服务。“加入工业互联网后,平台上的企业有维修需要时,可以即时联系我们,同时通过平台上传设备预警照片,我们根据预警情况,进行精准维修。”贵阳兴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数控机床维修改造工程师巩坚表示,借助贵阳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新增了8家客户,更好为全省工业企业提供优质维修服务。
在城市综合治理领域,百度智能云联合合作伙伴为福建省泉州水务集团打造“泉州水务大脑”, 解决了守护老城区供水管网的难题。以前主要根据经验,人工适当调节水管中的压力值,以应对供水的高峰和低谷,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泉州老城区供水管网爆管。
现在,AI(人工智能)用水量预测模型可结合历史用水数据、天气、季节等变化因素,精准预测用水量,实现了动态调节水压,这将大大降低供水管网的爆管风险。
安踏——
自主研发 推进品牌建设
本报记者 颜 珂
4月中旬,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结束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一起返回的,还有一款名为“太空跑鞋”的网红鞋——安踏氢跑鞋。这款鞋的底部材料源自航天超轻材料,由安踏自主研发,单只鞋重量仅为99克。
从最初的小作坊成长为媲美国际运动知名品牌的企业,而立之年的安踏,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民营企业发展史上记录下一个个属于自己的闪亮时刻。
1999年,安踏签约奥运冠军孔令辉,并在央视上投放广告,品牌建设开始起步。2004年,安踏成为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的战略合作伙伴。2009年,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奥运领奖装备并持续至今。如今,这套装备已被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冠军龙服”,一同见证了数百名中国运动员登上领奖台的荣耀时刻。
从服装设计到明星代言再到品牌战略,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安踏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了全新高度。签约谷爱凌、武大靖等运动员,将一些知名公众人物纳入传播矩阵,“爱运动,中国有安踏”的口号越发深入人心。
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离不开技术、产品的支撑。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针对每个篮球运动员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一项数据值得关注,在安踏刚开始赞助CBA时,中国篮球运动员只有大约5%穿国产品牌的鞋,如今已经有90%的运动员穿国产品牌鞋,安踏得到了专业认同。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表示,当初安踏选择体育用品赛道时,最朴素的愿望就是让中国人都能穿上合适的运动鞋服,如今无论企业的规模和地位如何变化,这份初心始终不变。
泸州老窖——
品牌升级 做足“面子”“里子”
本报记者 钱一彬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泸州老窖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此后成为蝉联历届“国家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70年名酒历程中,泸州老窖为行业贡献了人才、技术、标准等推动产业发展的要素和解决方案,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品牌的“面子”来自于品质的“里子”。长期以来,泸州老窖致力于酿造高品质白酒,提倡健康生活,“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
在原有质量、食品安全、有机、测量、诚信、能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八大管理体系基础上,泸州老窖着重开展了标准、检测、追溯、文化、人才培养等管理体系建设,多管齐下筑牢产品质量安全基石。搭建起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以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推动品质提升、效率提升、效益提升。
作为白酒行业龙头上市国企,泸州老窖践行与社会同行、与环境相依、与人类共存的社会责任理念,在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公益事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年,泸州老窖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还获得四川省扶贫基金授予的“社会扶贫突出贡献奖”。
当前,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泸州老窖进一步发挥国企“压舱石”作用,用自身的信心、力量、业绩来回馈和影响更多消费者、投资者,以民族品牌担当起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发展的重任。
格兰仕集团——
持续创新 走进“太空家园”
本报记者 李 刚
2021年5月,格兰仕集团研制的首台航天微波炉随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进入太空,为航天员烹饪健康营养三餐。中国成为领先掌握航天微波炉技术的国家。
2011年,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收到航天中心发来的问询,希望开发未来在中国空间站使用的微波炉。“有机会给国家做点贡献,是一种荣誉。”梁昭贤说。
而此前,即使是在国际空间站,也没有使用微波炉的先例。为破解一系列“登天”难题,格兰仕专门组建航天微波炉项目团队,从最初一个极为粗略的框架开始,到数次技术攻关突围,花了10年时间,最终实现航天微波炉在太空的应用。
10年研发历程里,格兰仕研发团队克服能耗、重力、空间等方面难题,对磁控管、加热腔等核心零部件进行全方位的集成优化设计,前后共申请10项专利。航天微波炉达到超一级能效,节约空间站宝贵能源的同时,还能高效快捷地烹饪,7分钟就能做出供3名航天员享用的主食,为航天员的健康饮食保驾护航。
400公里之上的“太空家园”, 航天员吃上了热气腾腾的中式菜肴;近在咫尺的方寸之间,国人的厨房也因航天科技而升级。
在航天微波炉成功进入太空后不久,格兰仕将以DR空气炸微波炉为代表的“宇宙厨房”落地到现代生活场景中,应用航天科技打造集成、高效、节能、绿色的健康饮食烹饪和分享空间,倡导健康饮食和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2020年以来,格兰仕不仅在广东总部设立10多个直播间,分品类、分时区、分场景面向全球直播,同时在海外多个社交平台上推广健康家电,不断加大自主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
恒洁集团——
技术赋能 引领国货发展
本报记者 姜晓丹
日前,恒洁集团在全国多个城市推行“闪装”服务备受关注。从拆装旧品到换上恒洁的智能马桶,升级品质生活最快仅需2小时;同时,还提供免费安装、免费电路改造等八大服务,为用户提供快速省心的解决方案。
深耕卫浴领域的恒洁始终坚持“质”与“智”两大标准。“质”是质量和品质。针对公司研发的卫浴产品,工程师要进行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项目的检验,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符合甚至超过国家标准。“智”是智能和智造。2020年,恒洁建成投产了智能洁具全自动生产线,全流程自动化,产品全程不落地。目前恒洁已掌握智能领域几百项专利技术,成为智能坐便器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
创立24年来,恒洁先后建成智能产品、陶瓷洁具、浴室柜、龙头花洒、淋浴房及浴缸等五大品类生产智造基地,以及总面积超6000平方米的国家级全品类创新研发中心,为品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累计获得近千项卫浴核心专利技术,助推卫浴行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家庭卫生间的潮湿环境,恒洁研发出多项实用解决方案,用全新防水多层实木板材彻底解决浴室柜的防潮防水问题;从易洁耐用性考量,研发出水净技术,保证龙头、花洒等五金产品干净易洁、持久耐用。作为卫浴行业新国货代表品牌,恒洁围绕行业难题和消费难点,加强卫浴新国货原创技术研发,升级产品的品质与使用体验。
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恒洁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去年7月,恒洁第一时间开展紧急驰援河南公益行动,为河南受灾地区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2022年春天,恒洁连续展开多轮驰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助力全国多地方舱医院及防疫项目的卫浴物资交付和安装工作。
海螺集团——
产业转型 实现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 徐 靖
2021年以来,海螺集团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增效,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压舱石”。海螺集团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低碳零碳和新能源新材料为攻坚方向,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发明专利485项,形成了一系列高端制造创新成果。
数字经济是企业增长的“新引擎”。海螺集团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双跨平台”,孵化出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质量管理和智慧物流供应链平台等智能制造科技公司,接入各类物联网设备40余万个,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工信部发布的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名单上,海螺集团“5G+AI+智慧装船”项目成功入选,该项目实施后,生产效率提升70%。
绿色低碳是企业转型的“风向标”。在山东济宁打造“零外购电”标杆工厂;在福建、安徽等地建设光伏绿色产业园;在内蒙古投资建设铝加工、风电制氢发电储能等新能源开发项目;加入长三角光储产业联盟,打造“光伏+储能”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速推进光伏发电工厂全覆盖……近年来,海螺集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与一流科研院所合作,构建起以绿色建材与高端制造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技术应用产业园等十大载体和两只基金为主的“10+2”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版式设计:张芳曼
相关新闻
- 2021-05-13“中国品牌日”渐成品牌,黃浦江畔点亮“国货之光”
- 2021-05-10中国品牌日来临 集中展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形象
- 2021-05-10走好品牌建设之路 习近平这样擘画
- 2021-02-032021年中国电商十大关键词出炉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