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 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要发展方向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3-23 10:58:11 | 来源: 新华社 |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余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中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业内专家表示,规划包含多项高“含金量”内容,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主要发展方向。
图为张家口沽源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明确氢的能源属性及氢能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氢能的发展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的意义。去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强调,要积极有序发展氢能源。
规划明确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明确其是中国未来多元化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推动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说。
长期以来,氢气被作为危化品管理,新建的制氢项目均属于“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被严格禁止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规划的发布实施,氢的能源属性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也需出台专门的配套文件,加强氢能作为能源的规范管理。
作为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包括系统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统筹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加快完善氢能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等。
明确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要发展方向
规划将清洁低碳作为氢能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将发展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并提出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目前中国氢气产量超3000万吨/年,主要是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等,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化石能源制氢碳排放量很高,平均制取每公斤氢气会排放10-30公斤二氧化碳。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化石能源制氢显然不能成为发展的主方向,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中国未来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说。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氢能技术运营部副总经理董斌琦介绍,可再生能源制氢结合氢燃料电池,可以调节电网负荷和储能,能够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比例,减少弃水、弃风、弃光。
规划对制氢的区域布局进行了综合考虑,提出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同时,对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设定了发展目标,预计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将达到10-20万吨/年。
积极有序发展氢能源 注重规模效益同步增长
作为一项重要的清洁能源,氢能在得到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需实现有序发展,“一哄而上”忽视项目可行性并不可取。
“发展氢能产业需要先示范后推广,不能出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和重复投资建设。”张晓强说。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看来,各地不能盲目上马氢能项目。“发展氢能是个长期的事业,并不是马上就能实现高产值高收益的。”他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目前适宜发展氢能的地区需要可再生能源丰富、科技实力强、资金实力强、有龙头企业能整合产业链,还要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河北省张家口市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借力2022年“绿色”冬奥契机,张家口部署实施了一批氢能项目,产业投资达200亿元,初步实现氢能产业区域性集聚发展。
“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并且张家口创新设计了‘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的四方协作机制,电价最低可降至0.15元/度,有效降低制氢成本,为氢能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欧阳明高说。
此外,安全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注重安全贯穿规划的全文,要求加强全链条风险预防和安全监管。
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 自主掌握核心技术
张晓强认为,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目前中国氢能产业的核心技术、装备还处于“跟跑”的水平。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装备制造等尚未实现自主可控,一些储运氢容器的基础材料、加氢设备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安全检测能力滞后于氢能产业发展的需要。
规划提出,要系统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并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专业人才队伍,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干勇建议,中国需重点突破下游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上游制氢、储氢、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核心技术研发,提高燃料电池耐久性和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能力,突破氢气储存难题和加氢站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
“那么,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先进的氢能国家呢?我相信,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是完全有可能的。”张晓强说。
相关新闻
- 2022-02-14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 “深海一号”累计产气超10亿立方米
- 2021-02-08德国加大氢能源技术研发投入
- 2021-04-09多地入场巨头加码 氢能产业乘风起
- 2021-08-18欧洲与海湾多国推动氢能源开发
- 2020-10-30多国力推氢能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