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 建立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体系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1-06-10 16:47:41 | 来源: 央视网 |
国务院近日批准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对前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项目进行了扩展。


据介绍,此次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重点兼顾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96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103个项目被列入名录,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等一批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非遗项目也被列入名录。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7.9亿元,用于非遗保护传承。“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此外,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饮食类项目受关注 单独设立评审小组
据介绍,此次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评选工作当中,饮食类项目受到格外关注,在评审过程当中单独设立评审小组。
建立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体系 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此外,在国家中医药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之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体系。此次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对前四批名录当中的11个传统医药类项目进行了扩展。截至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共有传统医药类项目23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巨大贡献。央视网消息
标签:
相关新闻
- 2021-06-10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 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等上榜
- 2021-06-10从“护起来”到“活起来”(新语)
- 2021-05-20在津台胞走进和平区 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新闻推荐
- 时政新闻眼丨一年之内再赴海南,习近平重点关注这件大事2025-11-07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2025-11-07
-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2025-11-07
- 2025年“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在漳州平和县举行2025-11-07
- “归家”App爆火,照见海峡两岸民心所向2025-11-07
- 今日立冬,顺祝冬安!2025-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