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这群守护国家宝藏的人终于被记录下来!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1-03-10 17:11:02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 |
海峡飞虹中文网据微信公众号三多堂传媒:“安心下来,搞自己擅长搞的工作,那就是最好的事,”15岁考上北京大学,从事考古30余年的田建文说。他主持着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墓葬的发掘。纪录片《发掘记》中,田建文带领的考古队满怀希望地对唯一没有盗扰痕迹的37号墓展开发掘,仍旧发现了隐藏颇深的古代盗洞,考古人内心经历着大喜大悲。
《发掘记》是五集考古纪录片,与关注出土文物、宝藏的考古纪录片不同,这一次,焦点放在了考古人身上。他们第一手触摸历史,在考古工地上吃着馒头蘸辣椒酱,生活得极为简单,精神又是那么富足。
甲午战争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
五集分别选择了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平粮台遗址,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墓葬群遗址、秦汉时期栎阳城遗址、辽代辽上京遗址和中日甲午战争定远舰遗址,跟拍了5支考古队:古人今人,考古人和古代盗墓人,考古前辈和学生新人…一层层时间和人物在某块泥土地上堆叠交织、对话,延展出丰富的时空意味。
考古人是看守者,不是所有者,考古的产出是要为人类积累知识,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纪录片也首次把目光投向考古队驻扎遗址附近,深受文化浸染的普通村民。
在中国,每年春、夏、秋三季,是考古工作主要的发掘期。考古人将进入发掘现场持续工作的这段时间称为:“发掘季”。摄制组跟拍了2019年、2020年的发掘季,和考古人一起经历他们的惊喜、失落、荣耀和平淡日常中的种种滋味。
田建文
田建文与恩师合影
距离历史最近的人
第二集《晋地深处》,讲的是距今3000年晋国贵族墓葬的发掘。这集用了领队田建文写的一些小诗贯穿,让我们一窥考古人的内心小剧场。
是披衣露滋的昧旦
是众里寻她的夜晚
小隐于市大隐于心
我有个宁静的空间
—— 田建文
15岁考上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邹衡等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因为具备了“考古学”这个与古人对话的通路,在田建文看来,任何一片历史遗存,都已经凝结着思想和创造。
田建文带领考古队发掘出的晋国墓葬。在所有礼器中,青铜器,是考古队最想找到的器物,因为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界定人身份、地位的最重要的器物
他出过车祸,采访时,妻子难掩激动地回忆,原本手术后是能走路的,但才没过20天,他着急去考古工地,奔波后半个身子不会动了,连夜送回医院,“出血量比第一次出血量还大。医生说不会走路了,也不会说话。后来这就开始锻炼,脚抬不起来,到了路上看见字就念”。
在一旁的田建文,停顿了一会儿,笑着回忆了一句,“那个时候,损坏了我好几双鞋。”
田建文至今行动仍有不便。寡言的考古人,他情感的流露起伏,反倒是在工地现场展露得无疑。盗墓痕迹让考古过程在几天内数次反转,镜头捕捉着田建文过山车般的悲喜。
发现古曲沃的城墙
田建文最大的期待,是通过考古找到真正的古曲沃。曲沃代晋,是古代中国“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事件,同时,曲沃也见证了晋文公的称霸之路。但对古曲沃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经过三个月的勘探,考古队如愿找到了古曲沃的城墙。“这就是古曲沃,多漂亮,多肥沃啊,”面对着在普通人看来,就是一片长满草的荒地,田建文感叹。
平粮台遗址
第一集《奔向田野》,跟拍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学生的田野实习,在距今4000年龙山文化时期的平粮台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文明。
多年以后,大三学生谷煜农和李瞳岳也许会想起他们爱上考古的这个夏季。他们的挖掘其实非常不顺利,其他同学已经向下挖到了龙山文化的地层,直到实习结束,他们还停留在秦汉时期的墓葬那一地层,连本该重点进行研究的地层都还没挖到。
实习结束,谷煜农和李瞳岳在考古工地道别
很多学生在经历田野实习之后,一辈子都不碰这个了,因为第一次身在现场,了解到浪漫想象之外的考古人,但有的人可能会爱上考古。
这支考古队在平粮台遗址,发现了中轴线、城市排水系统等,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也是第一次,在城市文明刚刚萌芽的新石器时代,发现了中国中轴对称规划的渊源。
因为一起发掘了三座墓葬,谷煜农和李瞳岳成了好朋友,他们决定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真正走上这条道路。
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拜访村民
深受考古影响的当地人
第一集《奔向田野》中有一段出人意料的闲聊,考古专业的学生去遗址附近的村民家里拜访。
学生: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讲一下,平粮台遗址吗?
村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师给俺出的作文题就是《春游平粮台》。意思是春天来了,让俺去游一下平粮台。
学生:您觉得考古是什么?
村民:考古就是考古代人生活的足迹呗。
住在平粮台附近的普通村民,对考古很有洞见。附近村民有的直接参与发掘,有的参与做饭、缝补、开车,为学生们的实习生活提供保障。一个遗址的挖掘经常是数十年,殷墟挖了90年仍旧没有挖完,在浸染之中,村民们已经习惯了与文化遗址相互倚赖的生活。
有些村民成为考古队的技工,一干数十年,参加过田建文的考古培训班之后,褚师傅从事技工30年了,他说,“最后悔的是没考上大学,成天干(考古)这个活,也有烦恼,但是一工作起来啥都忘了”,褚师傅气质温文,和普通农民不同。
纪录片注意到这些深受考古影响的当地人,拓展出“公众考古”的叙述。公众考古,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学界,近年来,被纳入了北大的教学课程中。考古人是看守者,不是所有者,考古的产出是要为人类积累知识的,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辽上京遗址发掘出的跳舞人像
第四集《辽原十年》,讲的是内蒙古东部草原腹地的辽上京遗址,它是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朝都城。
两个内蒙当地敖汉旗的小伙子加上领队董新林,就是辽上京考古队的雏形,已经组队做了20多年,小伙子成了目光如炬的技工师傅,和自己的出生生长的土地、祖先对话。
定远舰铁甲残骸
遗迹在说话
第五集《永不沉没》中,为了捞出一块甲午中日战争中沉于海底的定远舰铁甲残骸,水下考古队工作了一个发掘季。定远舰叫一等铁甲舰,铁甲是它最明确的一个身份。甲午海战的主战场上,好几艘日舰围着它打,就是打不穿,日本海军哀叹,定远舰怎么还不沉呢?
甲午之耻,唤醒四千年的大国梦。一块黑黝黝在海水中浸泡了125年的铁甲残骸,出水时把凝结在它身上的无数历史信息也带了出来。
李毓芳是第三集《栎阳密码》的主要拍摄对象,她曾经带队主持了阿房宫的考古发掘工作。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人们被杜牧的《阿房宫赋》影响了。实际上,阿房宫从来没有被建成,更没有被火焚烧过——这是李毓芳考证出来的事实,惊动了考古界,乃至更大的文化范围。
而且,阿房宫,其实不读ē páng, 而是读作阿(ā)房(fáng)宫。
栎阳遗址考古队中的90后情侣
1980年代,社科院派刘庆柱、李毓芳第一次对栎阳城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两人之后成为考古界著名的夫妻,年近80的李毓芳仍然留在考古队,继续参与栎阳城的发掘。
《栎阳密码》拍摄了一对考古队中新婚的90后情侣,“我的动力是她,她的动力是我。我在这儿她在这,她在这儿我在这,”男孩说。
前辈和后继的故事,被纪录片捕捉,形成可爱的循环,栎阳发掘最后呈现给学界的可能就是几十页、几百页的报告,其中有数代人的努力。
栎阳遗迹
栎阳城遗址出土的动物纹瓦当,它们是秦代最后一批动物纹瓦当,商鞅变法后,秦人深受东方影响,瓦当图案也变成云纹等样式
商鞅变法发生在栎阳,从此决定了秦人的全部东方化。在考古人极强的空间构想能力中,秦人生活在平面的遗迹上,变得立体丰富,我们可以想见浴室、灶台、门道……甚至雕刻双龙瓦当的工匠巧手。
盗墓者看重的是宝贝,而他们要的不是奇珍异宝,是能够触及古代文明的哪怕一点点线索。
拍纪录片也像是考古,没有标准答案,在做的过程当中慢慢去寻找答案。
《发掘记》和考古人有一种相似的气质气场,严谨、一层层夯实,连接遥远的过去,坚信在田野中诞生的故事。在将来,它也许就是展现当下考古图景的地层。
《发掘记》将在3月10日—14日,CCTV-9每晚8点播出,并将于3月10号上线央视频网站。
相关新闻
- 2021-02-20古人怎么吃?揭秘“有味道”的中国考古
- 2021-02-20秦俑发现近半世纪 中国考古百年亮点
- 2021-02-18研究揭示3600年前古埃及一法老确切死因
- 2021-02-04湖北沙洋发现迄今布局保存最完整的楚国贵族家族墓地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