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交会上“两岸一家亲” 同胞携手“乡村共振兴”

农交会上“两岸一家亲” 同胞携手“乡村共振兴”

 

农交会上连续设立17年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已成为助力台农台商寻找通路、开拓大陆市场,宣传台湾发展现代农业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展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国台湾网 王思羽 摄)

 

同历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交会”)情况相似,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总是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11月27日至30日,第十八届农交会在重庆开幕。作为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唯一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农业展会,本届农交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共吸引来自大陆13个省市的2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简称“台创园”)、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参展商组团亮相。

 

据介绍,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在农交会上已连续设立17年,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助力台农台商寻找通路、开拓大陆市场,宣传台湾发展现代农业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展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的重要平台。今年,随着“十四五”规划蓝图的绘就,“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提出,本届农交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也被赋予并深刻践行着鲜明的时代主题——“两岸一家亲 乡村共振兴”。

 

急台农之所急 农交会倾力解决台资企业“痛点”

 

“我们搞农业的都是中小企业,农户基地不管多大,都是‘小农’、‘中农’。即便所谓的‘大农’,其实也是中小企业。”尽管历经多年的在陆打拼,早已积累下较为深厚的事业根基,但资深台商李志鸿面对记者,还是发出这样的感叹。“台农的难处、困难,就是打品牌、建通路,建立成功的营销模式。这不是一般中小企业或农户基地,依靠自身力量就可以解决的。所幸,我们每次来到农交会,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心、所给予的助力,帮我们把高优精致农产品行销到各地。对此,台农弟兄深表感谢!”福建漳平市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籍副主任、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鸿说。

 

为助力台资企业农产品在陆畅销,且搭上大陆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列车,自2015年起,在农业农村部台办的推动下,大陆29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与大陆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签署合作协议,搭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优质农产品的线上展示销售专属平台,以解决台农台商建通路、打品牌的渠道问题。不仅如此,本届农交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现场,还特别安排了现场推介、线上直播环节。现场推介部分,邀请各台创园企业负责人登台介绍产品,并根据介绍内容与观众现场进行有奖问答,简单有效的形式成功吸引大批观众关注、参与。线上直播环节则安排网红主播现场逛展、试吃,帮台农直播带货。

 

如此“线上线下比翼齐飞”的精心安排,只为全力协助台资中小企业解决“打品牌”、“建通路”等环节中的“痛点”,并结合大陆最新兴的互联网营销风潮,为台农台商送去发展机遇。

 

感受大陆帮扶 台农兄弟点滴在心头

 

来自安徽省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兰世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玉梅同去年一样,今年再度来到农交会上谈“年后的生意”。看准了安徽当地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环境、新兴市场等一系列优势,具有多年蝴蝶兰及兰草种植、外销经验的她,便与先生一起,将事业的基地搬到了临近巢湖的庐江台创园,并在此精心种植出年后依旧盛开的高品质蝴蝶兰(彼时,华中、华北等其他产区的蝴蝶兰,花期已于年前结束)。“年前的市场供大于求,十几万家企业在抢夺”,周玉梅告诉记者。而年后还能保证高品质的出产,则让她的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尽显优势。

 

农交会上“两岸一家亲” 同胞携手“乡村共振兴”

 

周玉梅(中)向逛展客商介绍自家精心栽培的兰花。(中国台湾网 王思羽 摄)

 

由于具备突出的“年后优势”,周玉梅的事业发展积极向好,不少企业已在追着洽谈年后的生意。这一切除了独具慧眼的商业思维,先进的种植理念与技术,也离不开大陆各级政府对台农台商的大力帮扶。周玉梅表示,在安徽当地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大到产业发展中的合理化需求,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当地省市县台办及台创园都会帮忙协调解决。

 

自“31条措施”与“26条措施”发布以来,大陆各省区市纷纷出台实施细则,便利台胞在陆生活,助力台资企业发展。但在李志鸿看来,台农到大陆登陆发展,福建仍然是第一选择。“福建的纬度、地理气候、人文环境、语言习俗都和台湾相近,加上农作物有适地适种的问题,台湾高优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经验和技术转移到福建,最容易成功对接。福建省委省政府也出台多项惠台、惠农优惠政策,比如农业贷款有贴息,农业用电打七折,另外在自动喷灌系统、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配置方面,都有项目资金扶持。台农弟兄在福建发展高优精致农业是向好的,可以说蒸蒸日上。”李志鸿表示,“非常感谢大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有利、政策到位,为台湾农民弟兄解决大量实实在在的问题!”

 

农交会上“两岸一家亲” 同胞携手 “乡村共振兴”

 

“我公司里选用的人,只有我跟老王(周玉梅的先生王金堂)是台湾人,其他都是当地人。”周玉梅表示,在目睹当地偏远地区一些农民,依旧从事着辛勤的传统耕种,却无法产生太多经济效益后,一种提升当地农业技术,扶持当地农民增收,同时传播兰花种植产业的念头,便悄然而生。“他们种些杂粮、稻米、麦子,一亩能收多少钱?扣掉农机、成本,没剩多少。我们(种植兰花兰草)就不一样了,一盆的平均批发价最低25块左右。一亩地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能达到50万。”

 

当然,她也坦言,无论是兰花的种植还是相关技术的学习实践,都需要时间周期,但安徽当地的环境对于蝴蝶兰及兰草种植而言,确实具备独一无二的优势,应该加以充分利用。如今,在周玉梅手下,已经有当地的农户从原先耕地种田,开始转而一个人负责8到10万盆的兰花养殖相关工作。“到时候可以分成,你干得好,我可以给你分红。”

 

进一步展望未来,周玉梅表示,一旦产量有了保证,不但可以瞄准庞大的年后内需市场,“我们还可以跟国外谈单子”,与当地农民一起赚国外的钱。毕竟安徽的最北面与山东相连,“山东往韩国出口相当方便”。早在登陆发展前,便在岛内长期从事兰花出口贸易的周玉梅,已计划得清清楚楚。

 

同样心心念念,希望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的还有李志鸿。时至今日,他依旧忘不了1987年,陪同老父亲自台湾返回故乡漳平市永福镇祭祖,父亲跪在李志鸿祖父母坟前老泪纵横、长跪不起的场景。“我父亲1947年到台湾,1949年两岸分隔,再次返乡已是40年后。他当年离开家乡时父母健在,再返乡时却是合葬在一起。”

 

李志鸿回忆,父亲生前(2008年故去)总觉愧对父母,愧对家族,希望为家族和地方的繁荣发展尽一份力。在父亲的号召下,李志鸿2004年回到漳平永福,从事劳动力比较密集,附加价值比较高,且比较容易帮助乡村,尤其是山区农户增收、奔小康的种茶产业。历经多年打拼,总算打响品牌,在2500亩山地上种植了1600亩茶园,与七、八百亩绿化苗木。

 

农交会上“两岸一家亲” 同胞携手“乡村共振兴”

 

李志鸿(左二)与逛展嘉宾品茶谈心。(中国台湾网 王思羽 摄)

 

“我的基地也就是我的老家。”李志鸿说,在漳平台创园,我们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台农弟兄在政府带领下,有效结合大陆农户百姓,将农业生产与绿色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元素相融合,让农业多元多样发展,让农业发展更加可获利、可持续。

 

另外,漳平台创园的每处茶基地,都套种绿化苗木。最成功、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套种樱花。“每年春天、春节,茶园樱花盛开的时节,都可以吸引60万到80万游客,这期间中央主流媒体都会前来进行多次深度报道,所以我们一定可以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李志鸿骄傲地说,“我们还荣登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民航杂志封面,将园区绿色生态茶园和樱花盛开的美景向全世界推荐,并获得良好反响。”

 

他表示,相信这对地方的发展、百姓的增收,都会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也希望漳平台创园所践行的一切,能为中国农业、茶产业的兴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台湾网12月1日重庆讯 记者 王思羽) 

 

农交会上“两岸一家亲” 同胞携手“乡村共振兴”

 

本届农交会期间受邀出席两岸茶产业及文化研讨会并担任演讲嘉宾的李志鸿,向与会者介绍家乡的樱花美景。(中国台湾网 王思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