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数字经济成为中国就业岗位“孵化器”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8-21 10:31:12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 |
邱隽是中国一家互联网外卖平台的员工,自今年3月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后,他如今每天的配送单接近40单。在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像邱隽这样的外卖骑手岗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需求大增。他们在人们不方便出门时,为千家万户买菜、送餐、送日用品,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生命线”。
正是这类基于数字经济的就业形态,让中国在疫情期间仍然能够保持社会平稳有序运转。数字经济也由此证明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就业创造力。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近日刊文指出,疫情加速了在线商业和直播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工作岗位也更加“数字化”。
后疫情时代,这样的趋势仍将延续。在中国,数字经济正成为功能强大的就业岗位“孵化器”。
首先,数字经济就业岗位需求多元化,对学历的岗位需求分布均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对2018年168余万条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中高端就业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全部岗位的37.8%,专科和高中及中专占比为5.5%;在学历要求较少的就业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28.9%,其中有19%的招聘信息对学历不做要求。
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涌现出来。它们既需要学历门槛较高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大量对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较为宽松的岗位。后者降低了入职和转行门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数字经济就业岗位的薪资具有较强竞争力。《报告》称,2018数字经济就业岗位的平均月薪达到7057元,高于同期规模以上企业月均工资的23.9%。其中,教育程度为专科及以上从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达到10922元,远超过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水平。显然,较高水平的薪资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形成人才聚集和产业优化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持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还要看到,近年来,电商、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行业迅速发展,也催生了大量工作时间灵活的兼职岗位,成为中国稳就业的重要力量。疫情期间就有一个很鲜活的例子: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代表企业订单量大增但人手短缺,于是从实体餐饮企业“借来”了不少暂时闲置的人力。这种“共享员工”的做法,被认为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又一次新尝试,也是灵活用工的一个成功案例。
如今在中国,制作短视频,成为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博主”;兼职互联网营销师,在网络上直播带货;“变身”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灵活就业形态正在不断涌现。日前,中国官方印发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如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
不难看出,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稳就业”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其重要性可见一斑。2019年和2020年,中国官方先后发布了3批共38种新职业,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职业占比过半。随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数字产业化领域业务范围迅速拓展,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派生出了大量新职业需求。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将达到48%,总就业容量有望达4.15亿。
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正在推动中国形成就业新趋势,实现从固定就业到弹性就业,从传统就业到新兴就业,从雇用就业到灵活就业。把数字经济的“蛋糕”做大,它将继续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也将成为中国吸引和创造就业的强大“蓄水池”。(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新闻
- 2020-08-06上半年互联网企业利润保持正增长!
- 2020-07-29重大项目陆续开工 数字经济建设按下快进键
- 2020-07-29岗位需求多元、薪资水平较高,数字经济就业吸纳能力强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