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蔡英文人设崩坏,越来越“菜”
编辑: 何婧 | 时间: 2019-10-17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的每次“双十谈话”都暴露出其假面戳穿后的破罐破摔。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前年,蔡大谈“两岸互动新模式”、“新四不”,但绵里藏针的文字游戏让其在大陆和“独派”间里外不是人。去年,蔡恼羞成怒,一方面指责大陆“文攻武吓和外交打压”,一方面强化挑衅对抗立场。此次,先是装作看不到“3年断7邦”的“国际空间”危机,继续描绘“捍卫主权”人设。再者,否认因台湾经济衰微,社会民生凋敝,“前瞻计划”、“新南向政策”两大政策三年无成又分赃不均、祸水南来,唯两岸经贸克难前行的现实,吹嘘自己让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第一名”。真是吹牛不用上税,把众人都当瞎子。
民进党搞党庆,抗议民众场外高呼“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资料图片)
迈入登上权力高峰的第三年,已过耳顺之年的蔡英文却愈加真假莫辨、冥顽不灵,不但听不进好赖话,还只会用粉饰太平的漂亮话糊弄台湾老百姓。随着时间的推移,蔡英文的所作所为让人们越来越感到,她真是人设崩坏,越来越“菜”了。
蔡英文上台前的形象就是复杂矛盾的。一方面,她被包装为具有“理性论述、国际视野、形象清新”的学者官员;另一方面,在2008年陈云林访台遭遇暴力围堵,民进党粗暴抵制ECFA审议和鼓动“反服贸运动”等事件背后,都能灯影绰绰地看到“暴力小英”这个阴魂不散的背后幽灵。
这些形象和“战绩”都转化为了蔡英文攫取权力的资本。但随着蔡走向台前高位接受检视,掌握更多权力资本和政治手腕后,毫不意外地加倍暴露其政治性格的暴力颟顸,也自然而然地戳破其“专业理性”人设。
民进党上台之后,岛内观光业每况愈下,台湾旅游业者多次上街要求民进党改善两岸关系。(资料图片)
就任百天,蔡英文就遭连绵街头抗议和全岛“拔蔡”围堵,“民主蔡皇”不是藏在拒马蛇笼背后,就是要民众“没事不要上街”、“小声点我听得到”,顽拒民意拷问或自我反省。登堂入室后,蔡继续在镁光灯下露怯,除广为传笑的书法拙稚和辩才有碍,蔡还在春联贺词上“自创”成语“自自冉冉”,在外事会见时讲话“卡壳”并称“讲中文困难”,以及多次失言暴露其专业马虎,墨水不足。虽然,这些窘态丑事沦为民众谈资笑料,但在有心人捅出蔡博士毕业论文和学位的马蜂窝后,人们才发现,蔡不只是看起来口拙手笨,而是真的“菜”。
此事爆发以来不断在爆料、发酵、反转。尽管民进党方面动用政治力量操控舆论,想法设法作伪洗白,被迫公开论文,都只能越描越黑。日前,台议事机构现场调查,48名大学校长仅有6人相信蔡论文为真,连蔡曾任职的政治大学(入职前必须缴纳毕业证书)都不愿为其背书。
事实上,三年来不断爆发的“浩鼎案”、“庆富案”和余波未平的“私烟门”、“巨款门”,蔡英文及民进党被多次证明从私德到公义都已破产。只要有权力利益寻租酬庸的空间,有将“党意党利”包装为“民意民利”的可能,民进党人就胆大活跃起来,无孔不入、铤而走险,“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敢犯任何罪行,冒绞首的风险”。而“论文学位门”真相迷离,民进党上下其手毫无底线,舆论将蔡的丑闻笑料进行连接,进一步导致其“知识分子理性人”人设的崩塌。
台湾的很多政论节目被民进党当局强令不准批评蔡英文。(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因此,蔡英文眼见“专业理性”人设不售,干脆全力转攻“暴力反中”人设。靠外部势力拉抬托举,借中美博弈火中取栗。她从年初政治低谷,用反“一国两制”“捡到枪”摇身变为“辣台妹”。年中借香港事态说三道四、上蹿下跳吃“人血馒头”,用“有蔡,台湾没有一国两制;无蔡,台湾就是下个香港”的惊悚逻辑,渲染出“台湾民主(拒统)捍卫者”和“国际民主(反中)先锋”形象。但这只是其意淫口嗨和自我炒作,当撞上现实冷墙或选举利益精算时,所谓庇护“港独”和“中共代理人法案”等都成了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口惠。
此外,蔡所谓“民主”,也因重返执政的民进党为一党之私,肆无忌惮地逾越“宪政”分际,动乱立法秩序,破坏文官体制,镇压反对政党,迫害蓝营人士和酬庸利益集团的“绿色独裁”而名存实亡。蔡自诩“印太区域民主模范”,但其精心添设的“促转会”、“党产会”等黑机关,密集抛出的“保密防谍法”、“国安五法”和“中共代理人法”等法例,显示在“台独独裁党”统治下,台湾本已脆弱的民主水平加速倒退,宛如“人二复辟”,更胜“白色戒严”,遭到岛内外一片反对声浪。蔡英文指责“外国势力假新闻干预台湾选举”本身也是最大的“假新闻”。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机。蔡英文所说所做恐怕只有她的“假学位”是真的。
蔡英文论文造假事件不断发酵,人们始终看不到事情的真相。(资料图片)
所以,一个靠“皇帝新衣”掩藏其不学无术、无能失德的执政者,没有了文胆捉刀和读稿机托底,自然不敢应下韩国瑜两岸政策辩论的战书;自然更没有胆量接下大陆的“答卷”,只能掩耳盗铃、以拖待变,钻在套子里吓唬台湾百姓,希求骗得一时是一时了!
(作者刘匡宇,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