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图穷匕见的“台湾牌”、“政治战”只会让台海更加不安
编辑: 何婧 | 时间: 2019-05-31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近两年来,随着中美关系和战略博弈陷入巨大不确定性,两岸关系政治僵局难解,以及岛内政局民意发生剧变,美国持续加大了干涉台海和岛内事务的力度。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后,在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生效40年的节点上,美方与民进党当局心怀鬼胎、各取所需的勾连配合更加紧密。美方不断挑战一中原则,决意在岛内继续扶植绝对听命于美国利益指挥棒的亲美代理人,塑造岛内整体“亲美反中”的政治气氛,拓展“台湾牌”的效用和范围,将这场对华“政治战”纳入“印太战略”的具体施策。民进党方面为维护执政地位和争取“台独”路线背书而竭力配合,双方的火中取栗在造成战略失衡的同时,也必将台湾拖入动荡和冲突的深渊。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安峰山5月28日应询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也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任何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言论与行为,都无异于在动摇中美关系的根基,都不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再次正告民进党当局,“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任何妄图挟洋自重,都是徒劳的,也必将自食恶果。(资料图片)
美方干涉力道加深,公开挑衅一中原则
近几个月以来,美方以积极、主动、公开、绵密的姿态和手法,全方位地介入到了台湾事务的各个重要方面。
一是频繁“面试”台湾“大选”参选人和潜力股。传统上,台湾政客选前赴美“面试”既是一种政治沟通和某种意义上的政治“效忠”体现,正如台大经济学教授陈师孟所言,是公开“抱美国大腿”,也如政治系的张亚中教授所言,是承认台湾是美国的“禁脔”。从2月到5月,朱立伦、郑文灿、林右昌、韩国瑜、郭台铭和柯文哲等岛内蓝绿阵营重要政治人物接踵摩肩访问美国,其中既有2020年台湾的“大选”竞争者,也包含绿营未来的接班人、“潜力股”。在选前敏感时刻,台湾当下或未来有意图谋“大位”的政坛实力派集体赴美“面试”,在岛内政坛掀起了示范攀比的蝴蝶效应。各方除了在台面上下暗中较劲,也在岛内政坛掀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波澜,直接影响到2020“大选”的蓝绿白竞争格局。另一方面,美方对于两岸关系、岛内政治的介入和押宝也出现新的操作手法。表面上,岛内政治人物访美是主动作为,但实质上是配合美国政治利益需要而进行的一场“思想审查”和政治做秀。
台湾频频“抱美国大腿”(网络图片)
二是强力推动“台湾保证法案”。5月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天之内高票通过两个支持台湾的议案,包括众院版“2019年台湾保证法案”(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H.R. 2002)和“重新确认美国对台湾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之承诺”决议案(Reaffirming the United States commitment to Taiwan an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H.Res.273)。其中,“台湾保证法案”主要内容涉及要求全面升级美台在安全、经济和人员交流等领域关系,将“与台湾关系法”中一些模糊、保守的表述全部更改、增加为更为清晰、激进的表述,本质上就是要废除美台“非官方关系”的限制,实质、全面提升美台交流合作水平,向官方承认和结为盟友的方向迈进。该法案突出集中体现了立法部门对于中美关系及其中涉台问题的立场,也折射出美国主流政界对这一问题的“反华挺台利美”共识。由于法案有较大可能性继续闯关、生效,并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如最终生效,很可能如“与台湾交往法”一样冲击美国涉台政策所谓“一法三公报”的基本框架,拉动和背书美方更多背离一中原则,而向“挺台反中”、“以台制华”一端滑动的政策实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美国通过台湾有关法案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资料图)
三是制造美台关系的“突破”和“升级”。5月中下旬,美台双方接连高调宣布,先是经“充分协调沟通”,将(台)“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更名为“台湾美国事务委员会”。首次将“台湾”与“美国”同时嵌入其中。同时,台“安全会议秘书长”李大维在美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等官员会面,这是台美断交后双方国安高层首长首度会晤。李还与美方官员一起与台湾太平洋“邦交国”帕劳、马绍尔群岛的官员见面,同样是美台关系的首次。1979年美台“断交”后,根据美方坚持的一中政策,“台湾”或“中华民国”字样便不被允许出现在美国官方涉台机构的名称中,台湾当局领导人、行政首长和具有“主权意涵”的外事、军事和安全事务负责人都不允许进入华盛顿和美国官方机构或会见美方现任高官,以免被认为有承认“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意涵。然而,在“与台湾关系法”立法40周年和“台湾交往法”、“台湾保证法案”接连出台的大背景下,美台推动更高层级的“官方交流”乃至“准正式承认”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此前蔡当局任内已经实现了与日方双边窗口机构的更名、升级,当时美方拒绝了台湾的类似要求。如今,台湾得以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名称对列,潜台词是这些政府默认“台湾”是岛内2300万人“政治实体”的代表和象征,实质上将台湾当作了“准国家”来看待。而在实务层面,这样的升级意味着,双方沟通管道从美国国务院的台湾处升级到国安顾问乃至国务卿层级,未来处理双边合作事务的效率和层级会大幅提升,加速推进美台关系。此外,美台官员共同会见台“邦交国”成员,更不啻于在国际多边场合为台当局的“合法性”和重要性背书,试图破坏一中框架。
航经台湾海峡的美国军舰资料图
美方介入台海花样翻新,持续制造岛内政治乱局
在岛内,无论蓝绿都有一些政治人物将美方这些“挺台举动”解读为蔡英文的政策路线,特别是所谓“维持现状”、“远中去中”的两岸路线背书,是力挺蔡英文和民进党在2020年维持执政地位。无论这是出于绿营的自夸还是蓝营的危机感,美方对2020台湾选举干预之早、深、广也是前所未有的。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美国对当前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大势和岛内民心思变、蓝营有彻底翻转蓝绿态势的焦虑,担心2020年岛内民众选择拥护“九二共识”,主张两岸接近的领导人,中断其制造两岸脱钩的长期图谋。
蔡英文是美方“最优的次选”。美方并非看不到蔡上任三年的政治低能、行政低效和“绿色独裁”,但在岛内政治人物“比烂”的情况下,既否认“九二共识”且极力奉行“全面脱中”路线,又试图规避大陆红线并对美国俯首贴耳的蔡,仍是美国人目前手里推行更符合美国利益的“维持现状”“以台制华”的“印太战略”的不二人选。一方面,蔡始终坚持“远中抗中”但不“急独”、“公开独”的实质为维持“事实台独”的“维持现状”政策,符合美国对两岸“不统不独不武”和逐渐脱钩的期望,另一方面,赖清德等其他民进党人或因过于极端,或因实力不足,尚不能得到美方的信赖。绿营之外的蓝营候选人和“白色力量”的柯文哲,美方在与其接触中始终芥蒂和忌惮于他们对两岸交流的开放甚至热衷姿态,因此岛内政坛台面上仅剩下民进党蔡英文是美方心目中“最优的次选”。
台湾政局混乱,“立法院”经常上演过各种全武行,各方大打出手。(资料图片)
台湾民众不满蔡当局,“五一劳工大游行”时向蔡办发射水火箭(资料图)
美方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确保民进党蔡英文连任。去年“九合一”选举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AIT)”莫健曾访台称“外部势力散播假新闻试图影响选举”,与蔡当局遥相唱和,但相对暧昧的言语声援并不足以挽救民进党的败局。因此今年以来,美方干涉两岸和岛内事务的力度与密度不断提升,接连出台军售案、挺台法案表明“挺台”立场,特别是在民进党中执会讨论初选之际高层互动和更名等“突破”,显然会被蔡英文视为“加持”;美军舰9个月内六度穿越台湾海峡,试图制造在台海的“常态化存在”,也被民进党视为为其“壮胆”;美方高规格接待的郑文灿、李大维等人被认为是“亲蔡”势力,是为未来蔡“过境”甚至“访问”美国铺路。此外,AIT还暗中介入民进党党内初选,要求民进党“不要分裂”,暗示党内要“挺蔡贬赖”。
美以平衡手法制造岛内亲美氛围和政治动荡。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虽然明暗里襄助蔡英文,但也没有放松寻找其替代者,而是通过这样的政治干预在岛内大搞平衡制衡手法。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一改美国只“面试”国、民两党正式候选人的做法,广泛接触多名有意参选的当权派、“当红派”和“潜力股”一视同仁,甚至开始隔代培养亲美的民进党接班人。另一方面,借政治待遇、“外交礼遇”一冷一热的差别对待,激发岛内政治人物“竞相争宠”“对美效忠”的攀比心态和寒蝉效应,营造“台湾要抱美国大腿”的舆论氛围,迫使各方面候选人逐渐调整论述,向美方诉求靠近,至少要避免一个主张一中的政治人物执政。韩国瑜、柯文哲在美国“见鬼说鬼话”地配合演出,郭台铭返台后从口中讲出“两中论”,背后都有美国意志。此外,此举有可能让各阵营陷入势力均衡和相互攻击的“战国”状态,难以产生可以与美国讨价还价甚至不服膺美国控制的政治强人;不断撕裂岛内社会、制造对立,让偏激、狭隘的主张盖过理性、和合的主张。长期以往,一个愈发弱乱的台湾,更难以从美国附庸的心理定位中自拔。
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岛内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的总数为79.48点,比上月进一步下滑5.85点。从绝对水准来看,在经济景气、物价水准、购买耐用性产品时机、投资股票时机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6项未来半年细分指标均属悲观(资料图片)
图穷匕见的“台湾牌”、政治战只会让台海更加不安
不过,肯定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和对美政策,只是美国近期频打“台湾牌”的一方面战术考虑。美方看似肆无忌惮实则焦虑不安地密集出招,事实上是将此作为进一步挑战一中原则,加大对华围堵遏制的“政治战”的重要一环,在蔡当局予取予求的配合下,必然给台海和岛内带来更多动荡不安。
美方更加公开、积极介入台海,更为清晰、强硬地挑战一中原则。根据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政府已经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跟台湾只是保持非官方的文化和经济领域的一些往来。但“修正主义”的特朗普上任之初,就叫嚣“一中政策可以交易”。近期美国政军界对台海的公开、积极介入,已经大范围乃至实质性地超过了“非官方”范畴,是要事实上将中美长期在“一中政策”和一中原则上的模糊分歧间接地公开化、清晰化,为更加实质性地挑战、破坏一中原则铺路。5月中旬,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在其推特账户称美方“一中政策不等于中国的一中原则”,而这显然正在成为美方跨党派的政治共识。美方通过法案着力推动的美台高层互访和对口事务机构的更名升级,包括此前蔡英文过境美国时访问联邦政府下属机构、在隶属美国政府的里根图书馆公开演讲,民进党籍的郑文灿访美得以进入白宫和国务院受到高规格接待和双方国会、高官互动和二轨沟通的常态化、台面化,都是投机、模糊地从一些具有敏感意涵但又不具备即期效益或实际功能的“官方交流”项目开始,对台方施以“小恩小惠”,又不至于公然触碰大陆一中原则红线。从而切香肠式地制造美台关系“升级”的既定政治结果,不断侵蚀和挑战一中原则,以图渐进实现台湾与大陆的脱钩和美方对台湾的绝对控制。让两岸脱钩,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逐渐让台湾投入美国彀中,不但符合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也是对中国的主权和主张的政治规范的挑战。无论是“一中政策”还是台海现状,美国人希望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和偏好来塑造,而拒绝在中国搭建的传统和框架内行事,在遏制中国崛起的同时,也要防堵中国在区域和国际上主导话语权。
5月30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命运不容他人保证。(宣琦 摄)
台湾在中美战略博弈中选边站,美方加大“长臂”干涉,势必导致区域的战略失衡和危机。美方层层加码不断升级的做法,体现了其对中国事务的干预更深层次发展。在“印太战略”成为美国战略主轴的语境下,操作“台湾牌”的对华“政治战”,是特朗普目前对华在贸易、规则、能源、舆论、情报和高科技等领域开辟的战场之外,所发动的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前,“台湾牌”和“贸易牌”是相互策应的平行战线。美国对华政策正在突破“接触、遏制”的“交往主义”二元模式,开始进入到包括塑造对美有利的“软制衡”环境和约束中国的各种规则,以及加大军事准备、外交围堵和经济高压的“全面竞争”立体维度。因此,“台湾牌”既为其他领域的博弈增加了回旋空间,也是在开辟新的战线。在中美经贸摩擦和相关谈判进入微妙敏感的时间点,美方通过行政谈话、立法动议、军方表态等方式,公开宣称把台湾纳入“印太战略”并建立对话机制,事实上是赤裸裸地将台湾视为中美博弈棋局的一颗棋子,美方要保障的不是台湾的安全,而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并为美国介入台海乃至整个东亚提供支点。而蔡当局坚定选边站,甚至主动随美国长鞭起舞,将台湾的安全利益绑在美国的战略战车前端,其一系列“去中国化”、“绿色独裁”、“反中抗中”的政治操作,以及近来主动制裁华为等陆企向美方纳“投名状”,不但持续冲击两岸的政治互信互谅,制造民族仇恨和裂痕,一个不公开挂名的“美台联盟”的浮现,更会直接造成东亚区域的战略失衡和台海的冲突和危机。因此,无论美国还是民进党蔡英文,以“反中”为旗帜抱团取暖,火中取栗,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
(作者刘匡宇,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