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底线决不让步 中国有实力应对各种挑战——业内专家评析中美经贸热点问题

5月10日起,美方启动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当天在华盛顿结束的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传递出中方一贯而坚定的立场:加征关税解决不了问题,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选择,但合作是有原则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决不让步。

 

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行的中美贸易关系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面对美方加税威胁,中方坚守底线,捍卫国家尊严,维护人民利益,展现出大国风范。加征关税不得人心,违背时代潮流,中国有决心、有底气、有信心应对一切挑战。

 

加征关税如“七伤拳” 害人更害己

 

“加征关税对两国企业都有影响,但对美国企业伤害更大。”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美国在中国的市场需求不会因加征关税而改变,也最终会使美国进口商将高额关税传导给其消费者及零售商。

 

“从数据分析,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将会极大推高美国国内物价水平,造成通货膨胀,这无疑是打出害人害己的‘七伤拳’。”高凌云说。

 

加征关税也遭到美国国内强烈反对。近日,美多家行业协会发声明反对对华升级关税。其中,名为“关税伤害美国腹地”的游说组织估算说,将关税上调至25%会损害近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并加大金融市场动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算了笔账:美方对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清单中超过70%是中间品和投资品。“这么大的比重,关税最终自然也会由美国企业、消费者和农场主来承担。”

 

在陈文玲看来,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是失效的。美方想解决贸易逆差,结果同中国、欧盟等多个经济体的贸易逆差是上升而非下降;全球产业链在重构中并没有加快向美国转移,相反美国特斯拉、福特等汽车企业正向中国市场转移。

 

“一些美国公司在中国利润占比幅度非常大,一旦离开中国市场可能生存都有困难。”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用大数据测算2000亿美元商品升级关税的影响显示,其中大多数商品美国依然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中国商品中很大部分对美国依赖程度并不高,并有很多其他市场可出口替代。

 

专家一致认为,贸易战的溢出效应蔓延全球,对全球秩序、规则、贸易体系和供应链都带来严峻挑战,甚至会对全球和平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强调不要用关税手段,彼此诉求要平衡,这不仅是中国的要求,也是各国面对贸易不合理要求作出的理性选择。”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道出了专家的共同心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始终是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的正确路径。

 

原则底线寸步不能让 平常心看待边打边谈

 

面对美方指责是中方“倒退”导致谈判未果,专家们表示,在双方未达成最终协议前,美方这种指责站不住脚,是不负责任的。事实恰恰相反,正是美方不断施压和抬高要价导致谈判受挫。

 

“此次美方提出的要求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是底线,决不能让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一个成功的协议必须确保双方都能大部分满意,彼此都要做些妥协让步。如果仅仅一方满意,而另一方的关切未被尊重或照顾,这样的协议即便达成,执行起来也不会长久甚至会被推翻。

 

历时一年多时间,中美经贸磋商进行了十一轮。专家们认为,这充分显示磋商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保持平常心,从心理和工作层面做好充分准备。

 

“大国之间有摩擦是正常的,中国要对此适应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说。

 

陈文玲说,从中美经贸磋商看,中方始终坚守原则和立场。“打打谈谈将成磋商常态,在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维护大国尊严方面,中方不能有半点含糊。”

 

专家表示,在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巩固中美经贸合作上,中方立场始终没变,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下相向而行,以对话而非对抗方式解决核心分歧。

 

东艳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凸显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当务之急,中美要在继续构建互信基础上,在双多边领域加强协调,不断扩大利益共同点。

 

“相信在巨大的合作利益面前,美方也看得非常清楚,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经贸分歧。”梁明表示,虽然升级关税令人遗憾,但相信双方都对中美经贸关系未来抱有希望,中美实现合作共赢,符合两国人民愿望,也符合全世界愿望。

 

坚定办好自己的事 应对挑战有底气

 

“8000米以上是平流层,属于‘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越过这个地带需要更加努力,这也正如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迈进必须攀越的阶段。”

 

以登山为喻,王文表示,当前阶段需要我们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按照既定路线图持之以恒。

 

“时间在我们这一边”“历史长河中,经贸摩擦只是一点小波澜”……与会专家认为,在大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波折不是坏事,反而可以检验我们的能力。

 

应对挑战,中国有信心,也有底气。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说,历经70年风吹雨打,中国既有深厚实力和巨大潜力,也有强大抗打击抗风险能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张燕生说,在开放环境中,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将会被“狼”吃掉。在未来大国博弈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应对挑战,中国有决心,也有行动。

 

去年以来,应对外部严峻环境和内部下行压力,中央出台的“六稳”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效,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说,事实证明,在稳中有变的环境下,“六稳”政策是确保宏观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法宝”。要继续坚持这一政策,重点是稳预期、稳信心。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看来,今年以来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新产业蓬勃兴起,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弹性,有巨大市场,经济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当前关键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贸易发展要不断同国家重大战略相契合,深入推进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陈文玲说。(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韩洁、于佳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