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从“我”到“我们”——浅谈“台青融陆六原则”实务例证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更是担当两岸桥梁的重要所在,不能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最近两年,大陆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在陆台胞们的建言献策,出台了一系列对台政策、措施,“惠台31条”和各省市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就业证的取消、居住证的发放等等,两岸民间交流持续发展。作为我们对大陆支持的回应以及对新时期到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的帮助,由我起草、全国各地50多位台湾青年代表共同发起了“新时代台湾青年六个原则”(后简称为“融陆六原则”)。“融陆六原则”是什么?是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价值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月14日,本文作者郑博宇(左三)和杰出台青代表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时的合影

 

12月14日,本文作者郑博宇(左三)和杰出台青代表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时的合影(郑博宇 供图)

 

“融陆六原则”的内容是“靠自己、接地气、不投机、共发展、促融合、赢未来”,简写口诀为“志(自)气激(机)发出(促)来”。这是我近三年来在大陆工作及观察的总结,也是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领域共同发起的台青代表们在大陆发展的共同总结及愿景。一直以来,岛内媒体充斥着太多对于台湾人来到大陆的负面案例新闻。这更让很多在大陆务实发展的台湾青年回到岛内,被误解为投机主义的“脱台者”。这一次由在陆台青自发提出的六原则是想让两岸民众知道,有这样一群务实努力的台湾青年,用自身的发展做大陆最好的代言人,台湾青年来到大陆的任何城市发展,跟大陆青年离乡背井到任何省市发展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所谓“脱台者”,只有“融陆者”。希望让有心想要来大陆发展的台湾民众知道,依循这六个原则,你也可以跟着大陆的发展,赢得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六个原则的分别定义是:“靠自己”意指凭借自身实力与专业获得认可;“接地气”意指融入在地特色文化與價值認知;“不投机”意指不通过非务实方式取巧走捷径;“共发展”意指实现个人价值助推两岸发展;“促融合”意指反独促统增进融合迎向新時代;“赢未来”意指赢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本文作者作为台湾青年的杰出代表,参加1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本文作者作为台湾青年的杰出代表,参加1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郑博宇 供图)

 

“融陆六原则”的迅速推广,离不开每一位共同发起人的努力,而不同领域的台湾青年融陆的典型案例就生动地诠释了这六个原则。

 

黄柏翔,来自台湾高雄,2014年从台湾政治大学博士毕业,他在网上看到中国光大集团的招聘启事,试着投递了简历。经过笔试、面试,2015年4月他正式成为了光大集团首位台籍干部。起初集团将他送进集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继续深造,并参与集团的发展战略研究。2017年7月,博士后出站后,黄柏翔开始在光大集团下属的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部担任高级经理,平时热心投入两岸交流,引导更多台湾青年走向来大陆就业发展。多年来,许多个到大陆发展的“黄柏翔”的例子说明,现在这个时代,大陆发展日新月益,机会更多,台湾青年要勇敢地走出岛看一看、学本领、历练后,发展得更快更好,赢得更光明的未来。

 

王孟筠,广西师范大学任教的台籍青年教师,2017年台湾东海大学博士毕业后,靠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努力,为自己争取到了教职,更乐于分享自己的求职经历,让更多台湾青年学者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实践梦想。她的身上较好地诠释了“靠自己”实力的原则。

 

林智远,来自台湾嘉义,因为一次参访活动到访平潭,了解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未来规划后,决定结合文化旅游的自身专业,来到平潭发展民宿产业。经过多次探访村落,后来选择了与台湾嘉义相同地名的“北港”村进行民宿改建设,后来更是带动北港村民一起发展民宿产业,现已成为福建平潭知名景点。因在探访过程中听到岛上有座山,山上的石头敲击会产生不同声音,于是上山尝试找出能够敲击出七个音阶的石头组合,成立了“石头会唱歌“打击乐队,并以此命名民宿,加入平潭自由贸易区两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了两岸交流及青年创业,获得国台办授予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资质,林智远2018年5月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林智远的项目选择、实际操作更多地体现出了“接地气”的内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林智远

 林智远获得“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资料图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林智远在表演打击乐《平潭石头会唱歌》,赢得阵阵喝彩。新华网 王雄 摄

林智远在表演打击乐《平潭石头会唱歌》,赢得阵阵喝彩。新华网 王雄 摄

 

范姜锋,来自台湾桃园,2008年作为台资企业的台干派驻在厦门,看到了厦门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向,2015年决定自己创业。在获得福建首届创业之星后,除了继续发展自己的创业项目外,更决定协助更多台湾青年加入发展机遇,与大陆合伙人共同成立龙山文创园-启达创业基地,帮助近百组台湾项目落地厦门,于2018年获得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资质,本人亦获得首批台籍“福建青年五四奖章”。他就是“促融合”的典型代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范姜锋获得首批台籍“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范姜锋获得首批台籍“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范姜锋 供图

 

为何六原则中会专门提出“不投机”呢?其实是源于笔者从事的双创产业以及参与的会议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自2015年起,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希望台湾青年也能加入其中。全国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但在宣传上,过度强调所谓补助,加上岛内媒体的刻意扭曲,产生了许多乱象。像去年就有岛内媒体宣传“台湾人来大陆签个字就能拿到100万”,导致很多台湾青年误以为真的来了就可以拿钱,于是就产生许多光怪陆离的项目,笔者就碰过如发光骨灰坛、火星旅游一类的怪异项目,咨询时根本没有提及项目内容,只问补助怎样拿?又或是有的组织在岛内搞活动招商宣传,横幅上居然写着“到大陆创业免学历、免专业、免资金”,试问因这些而来的人真的是为了创业吗?在一次会议中,我曾听到与会的学生提到自己的博士论文过不了,快毕不了业了,希望政府单位可以帮忙;还有长辈开会时建议,给的补贴应该要再多一点,房子不好找,不然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会活不下去,等等。这些都是笔者遇到的一些状况,笔者认为,创业成败凭市场机制决定,就业和就学是个人专业能力的印证,如果都是奔着补助和政策而来,注定不会成功。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遇到问题,可以透过相关单位合理协助,而非过度依赖和予取予求。已经有很多台青台商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如果是来大陆投机的,一定会失败。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学子·彩虹计划”10周年,郑博宇接待学员们参访创业公社。每年像这样的讲解、培训有几百次,郑博宇希望帮助更多的台湾青年在大陆更好地扎根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学子·彩虹计划”10周年,郑博宇接待学员们参访创业公社。每年像这样的讲解、培训有几百次,郑博宇希望帮助更多的台湾青年在大陆更好地扎根

 

一个理论的提出需要不断的完善。近期我们几位发起人对六个原则进行过一个小小的调整,“共发展”最早是“重发展”,改成“共发展”,意指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两岸发展,希望让更多人能更直观地了解共同发展的重要,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未来规划,合作共赢永远比单打独斗更有成效。我们将前三者诠释为个体的意识,而后三者诠释为群体的共识,让六个原则能够更有逻辑脉络,更直观易懂。

 

“桃桃喜”是2015年底来到北京发展的台湾创业团队。创始人简子复说服了另外三位大学同学放弃原本的工作,一起投入创业中,后来找了一位大陆的伙伴加入合伙。和大多数从事互联网服务的台湾创业者一样,简子复一开始想要研发APP,后来这位大陆合伙人力排众议,坚持应该透过经营新媒体、社群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工具来进行。实践证明公司在一年之内就实现了盈利,粉丝量达到50多万。还曾经因为其中一个产品太过火爆,达到上亿的用户,被平台方认定为非法增粉而下架。如果当时使用APP来发展,可能在项目前期就因研发、推广成本过高而胎死腹中。这体现出接地气、团队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性。现在“桃桃喜”已有30人规模、获得了三轮融资,获得了“中关村高新技术认定”的首个台湾新创项目,今年获得了中关村雏鹰企业人才资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简子复(左一)看中了7000万中国单身女性市场,此市场人群特征为20-30岁之间有主见、时尚,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而耽误谈恋爱的单身女性。简子复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在大陆将占星做成了一门不错的互联网生意。

 

简子复(左一)看中了7000万中国单身女性市场,此市场人群特征为20-30岁之间有主见、时尚,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而耽误谈恋爱的单身女性。简子复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在大陆将占星做成了一门不错的互联网生意。(资料图片)

 

赵顾酵素是2016年于北京成立的两岸合作项目,创始人是两岸联姻的青年夫妻,来自台湾新竹的赵翌捷与来自四川成都的顾月,两人在本科就读相识,经历了一次创业,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男方读研后,看到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决定将家里为知名品牌酵素代工多年的经验进行包装,联合各自的姓氏取名为“赵顾”,谐音“照顾”,即照顾健康的意义,成为2017年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版首个登版台湾新创企业,并于今年获得中关村雏鹰企业人才资质。

 

杨品骅是来自台湾花莲的阿美族青年,他凭着自己敢干且实干的精神,在近10年的北漂生活中,开创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现在的他,已经是台湾漂流木文化艺术团创始团长、北京“VA·两岸人文复合式音乐餐饮”的东家、台湾少数民族潮创品牌——原朝的创始人,并与大陆苗族女青年合组「山浪花」组合,致力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及青年发展,虽然事业小有所成。然而,与其他商人不同,他创业并不是为了个人挣钱盈利,他希望能把这个发展传回台湾的部落中,让更多部落的青年走出来,参与到大陆的发展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漂流木艺术团第一次在北京演出

 

漂流木艺术团第一次在北京演出,右一为杨品骅(资料图片)

 

以上这些实例中的台湾青年,他们不仅是“台青融陆六原则”的共同发起人,也是亲身的实践者;他们靠自己的专业在不同的领域取得认可和成就,接地气地选择适合的方法,融入大陆的社会发展;他们不依靠补贴、特权或优待,而是凭借分析熟悉市场规律获得事业的发展,结合两岸的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实现共赢,更有两岸联姻夫唱妇随的携手共进。希望用他们务实的实践与发展告诉更多台湾民众,唯有从社会的融合,走向心灵契合,通过反独促统实现两岸统一,才能赢向属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上述案例仅仅是“台青融陆六原则”迅速推广的众多实例中的一小部分,笔者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成为该原则的共同发起者和践行者。两岸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祈盼“台青融陆六原则”,让每一位台湾青年从个体的“我”掌握发展机遇实践自身发展,进而引导更多人成为群体的“我们”去影响两岸的未来发展,由量变产生质变,共同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赢向新时代。

 

                                                              (本文作者郑博宇系首钢创业公社台港澳部总经理,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再出发——清华台湾学霸说唱这项“中国奇迹”

2018-12-19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这其中,就包括前不久通车的港珠澳大桥。

这项粤港澳三地合作共建的“超级工程”也吸引了台湾青年的关注。来自台湾的小宇和沛颖实地感受了港珠澳大桥的魅力,参与创作歌曲《此刻,再出发》。他们用说唱的方式为港珠澳大桥点赞,也道出了他们不懈追逐梦想,书写人生奇迹的心声。

展开全文

晋江台青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助力台青梦想

2018-12-21

一年多时间来,晋江市梅岭街道桂华苑6—7号楼二层,常有许多台湾青年身影的进出,这里,现在是晋江市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所在地。中心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目前一期场地面积1125平方米,设置办公室、辅导室、创客室、博士(研究生)工作室、会议室、接待室、休闲区等功能化区域。

 

晋江台青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助力台青梦想

 

晋江市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借助晋江市民营经济发达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晋江“爱拼敢赢”的创业活力,依托晋江市洪山文创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聚合泉州轻工学院、泉州理工学院等高校资源,为来晋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提供注册服务、场地办公、政策资金申请、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创投融资、市场咨询、法律援助等创业就业一条龙服务。

 

根据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10月27日正式挂牌至今,已经有四百多人次台湾青年到服务中心现地考察咨询,目前吸引近五个项目落户在中心,包含了母婴护理、美容产业、黏土创作和音乐培训等项目。

 

“我们的母婴护理引进台湾的先进理念,对产妇和婴儿的护理更科学更周到,受到了晋江当地民众的欢迎。”昕爱母婴护理负责人朱旋告诉记者,自己的母婴护理工作室落户在中心才短短3个月,但已经接待护理了十几位客户,并且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她认为,大陆的市场很大,加之闽台两地与生俱来天然的亲近感,她相信台湾特色的母婴护理服务在大陆一定可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晋江台青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助力台青梦想

 

范庭甄、方翊玮接受记者采访

 

同样是看中了婴童市场,来自台湾的8位年轻音乐人则将目光锁定在大陆的幼儿音乐教育市场。科班出身的范庭甄、方翊玮等台湾年轻音乐人放弃原先在台湾与知名艺人合作的机会“西进”闯荡到大陆,正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他们才到服务中心进行咨询,并最后决定留在晋江发展。在他们看来,两岸在儿童音乐教育方面有一个很大的差别,那就是台湾偏重表演,大陆偏重学习和培养,加之大陆开放二胎、家长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这让这些年轻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他们音乐教育培训项目的落地程序正在推进中,预计明年就将开张授课。

 

晋江台青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助力台青梦想

 

导师团

 

为了让赴晋江创业就业台湾青年更快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中心还将聘请有在晋创业经历,既熟悉大陆市场环境,又了解台湾青年创业需求的专业导师团队为入驻项目提供贴心服务。“我们导师有晋江本地的也有台湾地区的,有企业家也有高校老师。通过辅导,为有意向到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解疑释惑,为他们更好融入新的环境搭建桥梁。” 作为导师之一的泉州理工学院招生处处长蔡金佩面对台湾青年的咨询总是能尽其所能进行帮助。在他看来,只有让台湾青年有了安全感,才能让他们安心在这里创业就业。

 

晋江台青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助力台青梦想

 

昕爱母婴护理工作室

 

晋江台青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助力台青梦想

 

昕爱母婴护理工作室负责人接受采访

 

据了解,服务中心坚持真诚服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理念,立足搭建海西经济区两岸青年交流及创业最佳平台,汇聚各方资源,培育优质项目,致力于将晋江市打造成为台湾青年大陆创业的首选地和聚集地。海峡之声网12月20日泉州讯(记者廖一杰)

展开全文

“大家一起拔萝卜”----台青大陆创投攻略篇

2018-12-07

“现在是最好的时期,台湾年轻人,快来!”----虞慧芳(厦门市场台商协会副会长、台青创客家总经理);

 

“咱们中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高莉蓁(中国国际金融理财师、台湾国际认证理财规划师,富鸿理财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认清自己,大步向前,美好的未来等着大家”----许炜昕(厦门掘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

 

“台湾创业家来大陆一定要细致入微、体贴入心,要在这边学习拥抱变化”----郭宏鸿(淘宝大学讲师、国家级青创基地宁波市鄞州红番薯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巾帼不让须眉,为了梦想我们永无止境”----法卓(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草帽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冬日鹭岛,风和日丽,海阔天空。12月5日刚刚闭幕的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中小企业合作及青年创业推动小组分论坛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两岸青年企业家及创业者们围绕“创新、融合、新梦想”主题,就如何更好地交流合作展开热议。两岸青创代表指出,中小企业和青年正成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主力”。近几年大陆各地陆续出台针对台湾青年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台青来大陆创业就业,不少台青已在大陆取得了亮眼成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峰会

 

12月3日至5日,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美丽的厦门召开。(摄影 :何婧 )

 

对于事业已有起色的青年台商来说,今后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思考如何深耕专业领域,如何通过转型升级来突破创业瓶颈。而对于刚刚来大陆或者正准备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来说,这些前辈的创业经验和他们走过的路就成为了宝贵的财富,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创业应具备的心态

 

对于初到大陆的台青创业者,几位创业前辈都普通谈到了一个“稳”字。

 

法卓:《航海王》这部动漫剧伴随着我十几年的成长,一群年轻人为了梦想而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对我们青年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你自己心目中的海贼王,成为互联网大航海时代的赢家。创新就是面对现在而去改变未来的态度。你一定要去充分发挥你自己的长板,不要盲目地去追风,要深度地思考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然后做好布局和规划。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法

 

天津草帽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卓在专题论坛现场向青年们传授经验。(摄影 :母曼晔)

 

虞慧芳:今年是大陆改革开放40年,很多台商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九合一”选举以后,非常多的台湾企业现在要过来大陆“卡位”,因为以后台湾和大陆的经贸往来会更密切。对青年创业者来讲,现在应该是更好的时期。在座的青年我们一起发大财。我给创业者的意见是务实、不好高骛远。我建议在读大学的同学可以勇敢一点,无非就是实习,过来试一试,不管你以后在哪里工作,实习的经验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是刚刚大学毕业,我建议你先来大陆工作,然后想好了再开始。我们不建议大学毕业拿着父母亲的钱就来创业。不要说大陆各地现在都有补助我就来了,靠补助的企业是撑不住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营利模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月7日至8月13日,25位台湾学生聚首福州,“第二届极限60小时微电影PK赛”打响。两岸青年学子一起分工合作,以“好福趣”为主题,规定在60小时内写脚本、拍摄,并制作出一部5分钟的微电影。透过两岸青年不同视野,深入了解福州传统工艺之美。

 

8月7日至8月13日,25位台湾学生聚首福州,“第二届极限60小时微电影PK赛”打响。两岸青年学子一起分工合作,以“好福趣”为主题,规定在60小时内写脚本、拍摄,并制作出一部5分钟的微电影。透过两岸青年不同视野,深入了解福州传统工艺之美。(据资料图)

 

许炜昕:马步蹲得深才能跳得高。创业没有捷径。大陆市场大、机会多、优惠的政策非常地好,但创业初期稳扎稳打往目标迈进才是真正的捷径。我对于台青创业者的建议是多看多听多思考。许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其实要先确认自己能做什么以及什么做不到。大陆市场是台湾的60倍以上,各行各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且各领域分工非常详细。放眼世界,大陆对于青年创业的初始环境真的是给予非常多的政策补助,但是自己的基本功要够硬,对于市场的调整应变以及专注的程度要足够。创业者要先了解自己创业项目的优劣势,不要对市场过于乐观。

 

高莉蓁:创业是艰难的,所有的困难都是磨炼,要有在冰里长出一朵花来的精神。当这个心态对了以后,企业家遇到任何的事情都挺得过去。企业家都有个特质:专注,因为只专注做一件事,所以他能从小做到大。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月5日举行的小组青创交流座谈会主题为“携手开创两岸青年在大陆的发展新契机”。这是座谈会现场,台青创客分享创业经验和建议。

 

12月5日举行的小组青创交流座谈会主题为“携手开创两岸青年在大陆的发展新契机”。这是座谈会现场,台青创客分享创业经验和建议。(摄影 :母曼晔)

 

 

学会融合接地气

 

谈到融合,接地气是几乎所有青创家们提到最多的词语。

 

郭宏鸿:大陆人和台湾人在讲话方式、思维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文化造成双方的差异。我来宁波的时候朋友跟我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接地气。接地气是什么?是把鞋子脱了站在草地上吗?其实不是。我会建议刚到大陆创业的台青搭着公车去吃全城的小吃,逛当地的菜市场,实际使用微信、支付宝,去接触到民众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感受,分析市场,你才有办法去决定你下一步要怎么样。许多台湾青年凭着在台湾的经验到大陆施展,“阵亡”的非常多。其实你花半年一年的时间来看市场、调整、站稳脚跟再去做,对企业的发展会有更好的帮助。另外,我会建议,一是过来的商品要符合大陆这边的需求;二是从小地方做起,目标客户群更准确,做小而美,不要一开头就是全国市场,深耕好以后再往外扩展。

 

虞慧芳:放弃小确幸、融入大舞台。我们基地是两岸的团队在服务两地的青年,成就了好几对两岸的婚姻。我以为,对于来大陆的台湾青年,融入和接地气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融合是取长补短多合作。台湾的文创更加有底蕴、台湾的服务更加有温度、台湾的人才更加有活力。在资金方面,大陆政府在天使资金方面比台湾做得要好,我所在的厦门和上海各级政府都有天使资金在帮助新创企业。全国有76个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如果台青来创业可以优先选择基地,这些基地有便利的办公环境、完善的服务、成熟的运营模式,每年都会办创新创业大赛,还有配套的扶持基金。政府的营商环境更加法制化,服务也更加人性化。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月5日上午,台青创客、“台青创客家”总经理虞慧芳讲述大陆创业历程,分享经验和建议。新华网 肖和勇 摄

 

12月5日上午,台青创客、“台青创客家”总经理虞慧芳讲述大陆创业历程,分享经验和建议。(摄影:新华网 肖和勇)

 

许炜昕:创业之初,资源是有限的,要把所有火力集中在自己能掌控的事务上面。我公司在初期对大陆的税法不了解,以至于多交了好多税。新创公司接到业务固然开心,但我要提醒的是,税、账、法是非常重要、马虎不得的,我建议台湾青创者都要进入到两岸青创园区,园区对于政策、财务、税务、法务都会给予企业相当大的扶持以及及时解决问题。  

 

关于团队

 

法卓:创业过程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团队每个人的思想是否能够达成共识,是否能够寻觅到三观一致、志同道合的人快速连接到一起组建团队,形成思想上的共融,达到共同高度的认知是关键。

 

高莉蓁:创业就像拔萝卜。一只小兔子从一个小萝卜开始,慢慢慢慢拔出大萝卜。当他拔大萝卜的时候发现,糟糕,人不够了,怎么办?没关系,找人来,所以开始有了团队的概念。团队需要融合。我在大陆十年,我认为融合就像夫妻相处一样,有的一辈子相亲相爱,有的一辈子吵吵闹闹。在创业之前应该先要交朋友。重点考量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团队,我认识的这批人适合不适合我往下走?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脚步是一致的,中间怎么吵吵闹闹都没有关系,就像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吧,总有一天会走到河的彼岸。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高

富鸿理财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莉蓁认为,团队的融合需要大家互相的理解和包容(摄影:母曼晔)

 

 

许炜昕:创业初期我们要找战友。大陆的小伙伴一般比较有狼性,敢冲敢闯;台湾的创业团队没有那么冲,但是想得比较多、比较务实一点,一步一个脚印规划得更好一点。一个团队如果有大陆伙伴又有台湾伙伴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融合体现在一个团队中就是互补,由大陆的伙伴先开头,由台湾的伙伴在后续的执行上作支持。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今年适逢大陆改革开放40周年,而大陆致力于为台商提供良好服务的政策取向一以贯之,对台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各项政策和服务只会越来越好。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台湾青年们,come on,baby!

展开全文

闽台青年共同探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

2018-12-19

在福建省生活工作13年的台湾青年孟宪霆18日说,虽然在大陆生活只有13年,但深刻感受到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文领域。作为在大陆发展的台胞,“能够参与改革开放建设倍感荣幸,将继续努力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天下午,50多名闽台青年齐聚福建省福州市,聚焦“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

 

庆祝大会上,林毅夫作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之一受到表彰,让台湾青年受到激励。孟宪霆说,希望能像林毅夫先生一样,为大陆的发展做出贡献。

 

孟宪霆是福建两岸金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介绍,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2015年8月,他在平潭创立了福建两岸金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该公司面向台湾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提供手机号码申请、申领薪资补助、学历认证、医社保办理等一系列服务。

 

孟宪霆表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将继续在大陆扎根,为台湾青年来大陆生活便利提供更多帮助,为两岸交流贡献更多力量。

 

曾获得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的排球运动员徐云丽认为,国家兴盛方才体育振兴。中国从“东亚病夫”刻骨铭心的屈辱,到笑傲世界体坛,中国体育的发展壮大见证了中国繁荣富强的历程。

 

徐云丽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精神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当下和未来,女排精神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应不断延续与传承。

 

当天,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七届福建省青年商会副会长余劼等人也先后发言。余劼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将继续加大技改创新,推动智能化和机械化的融合,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保持高质量发展。(中新社福州12月18日电 记者 龙敏)

展开全文

三湘四水出杰青 芙蓉国里尽朝晖

2018-11-02

一群可爱的机器人萌宝随着音乐的节奏,整齐地踢腿、抬臂、转身、起舞……在家里就能喝上优质健康山泉水的人工山泉直饮机、把养生古方和新中产消费定制结合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牛胶糕、色彩和图案更有设计感更贴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新派精致湘绣…… 10 月 30 日,湖南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里充盈着青春跳动的气息,涌动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第十四届湘台会湘台青年创新创业专区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湘台两地的创新创业青年及企业家代表、湘台两地青年学生近300人荟萃一堂,讲述青年创新故事,探讨青年创业之路,展示青年创新成果,签署青年合作框架。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 杨旭)

 

第十四届湘台会湘台青年创新创业专区活动现场,小机器人开场舞无比酷炫(杨旭 摄)

 

郴州森林幼儿园及餐饮业法人代表陈淑贞女士讲述了她从台湾台中远道而来在郴州创业的故事。她说:台湾人生活很安逸,我自己以前开了一个小店,觉得那样的生活也不错了,如果不是父亲鼓励和支持我走出来,我真的还是原来那个样子。现在大陆发展非常地迅速,台湾有局限性,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平台,台湾青年如果不走出来开拓一下视野,真的就是平平淡淡了。只要你有技能,大陆这么大的平台足够以让你发挥;如果说你没有什么专业,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地方。两岸各有各的优势,可以很好地结合和融合起来。青年出来创业肯定有个过程。我自己也不是一开始就很顺利,也是跌倒过很多次的,关键是你自己要勇敢,要想办法去调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陈

 

短短几年,陈淑贞已经开了三个上席民间菜馆、一家幼儿园和一个休闲生态园,她在第十四届湘台会湘台青年创新创业专区活动上介绍来大陆的经历(李晴沛 摄)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湖南和台湾虽山水远隔,但历史相连、文化相通、血脉相亲,湘台两地渊源很深、缘分很深、情谊很深。目前,台商投资稳居湖南境外引资第二位,湖南已成为中部地区吸引台资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9月底,湖南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和项目2618家,实际到位台资600亿元人民币。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作为最具创造力、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有不少有志湘台青年,主动把握新时代湖南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湖南、深深扎根湖南,为湖南的创新创业贡献智慧与力量。湖南也出台了不少利于本地青年创业、台湾青年来湘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自2014年开始,共青团湖南省委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把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了青创赛、青创群、青创课、青创板、青创园、青创云的“六个青创”工作体系。

 

2018年,湖南广播电视台获批全国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长沙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宁乡经开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等一批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相继搭建起来。刚刚闭幕的第十四届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会开幕式上,湘台两地达成签约合同项目11个、合作协议3个,项目总投资达134.65亿元,全部投产后总产值可达275.1亿元。这些项目里,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就是联合国定义的青年范畴的企业家们所创业的项目。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月30日上午,第十四届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会在湖南长沙开幕。签约仪式现场。(母曼晔 摄)

 

10月30日上午,第十四届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会在湖南长沙开幕签约仪式现场。(母曼晔 摄)

 

如今,湘台青年一代既可以成为“同桌的你”,也可以成为“爱人眷侣”,更可以成为“中国合伙人”,他们共同生活、共享机遇、共同打拼,点燃了湘台交流的新亮点。

 

“有人说,这个时代抛弃你,连句再见都不会说,这就是我们所有的青年人面对的环境和挑战。”全国青联委员、榕智股份创始人兼董事长郭炜原来在传统媒体工作了20年,五年前开始自己创业。他说,我有很多台湾的年轻小伙伴。台湾青年拥有最大的财富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匠人和匠心的精神,在大陆现在有这么多产品和市场需要转型、迭代的时候,我们台湾朋友是有很多机会的。青年的创新创业还是要从需求出发。湖南有很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很强的文化基因,将来会有很多新的需求被释放出来,有些传统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得到提升。我认为,奋斗的人永远是年轻的,无论我们的头发白了多少,但我们终究会和小伙伴一起实现梦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郭炜

 

郭炜在第十四届湘台会湘台青年创新创业专区活动上分享他的创业历程(母曼晔 摄)

 

长沙芙蓉区青创基地副理事长、湖南凝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晋颖来自台中,他对台湾青年给出了这样的鼓励和意见:长沙市在去年正式迈入税收万亿城市,它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都是非常优越的,中央对湖南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湖南刚刚出台的惠台59条政策、中央出台的台湾居民居住证政策都极大地帮助到了我们,把我们台湾人当成自己的同胞,享有金融、交通、生活等各方面的便利。现在台湾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已经越来越不稳定,大中华市场早就已经是世界趋势,我还是蛮鼓励我们这个世代的年轻人勇于踏出这一步。现在中央给了我们台胞很多的优惠,甚至比在地的中国同胞享有更多的优惠,来这边创业会比到其它国家甚至在台湾创业会简单很多。我们来中国创业不要在乎是不是免税免地租等,这些本身就是你的既有成本,我们要在乎的是一个大格局,台湾只是一个2400万人口的市场内需,可是光湖南就有800多万,中国有14个亿。台湾今年的民调,支持统一的比例已经超过独立。我呼吁台湾青年不要想太多,要把格局踏出去,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       第十四届湘台会湘台青年创新创业专区活动还举办了 “青年创新创业成果展”,紧密结合两地产业特色、区域优势,在历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获奖项目中分别选取“商工组”“互联网组”“现代农业组”等赛组最具代表性的25个项目进行展示,为湘台两地青年共创搭建合作平台;在会上,湖南创新创业组织与台湾相关组织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地青年创新创业、共进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此外,共青团湖南省委提前收集信息,现场发布一系列驻湘央企、省属国企、台企的人才岗位信息,为更多湘台青年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赵

 

赵晋颖认为,长沙具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希望台湾青年们勇敢地走出岛,到这里看一看,到这里创业((母曼晔 摄

 

踌躇满志的湘台青年,在湖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书写着一段段创新佳话和创业传奇。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兰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湖南是人才高地,这些年来,湖南大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出台了完善的整套体系,衷心期待两岸青年秉持协同共享的理念、以我之美、美人之美,在创新的道路上互学互建,在创业的征途上共享喜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签约仪式

 

第十四届湘台会湘台青年创新创业专区活动两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湘台青年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李晴沛 摄)

 

第十四届湘台会湘台青年创新创业专区活动结束了。入场之前,所有嘉宾的笑脸已经被提前采集。在活动结束的最后时刻,所有人的笑脸汇成了“YOUTH”这个单词定格在大屏幕上,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湘台两地青年的团结友爱、亲密无间,也仿佛清晰看见了湘台两地青年创业梦想实现的幸福笑容……

 

 

展开全文

90后台青对话台商陈嘉雄:如果我家也来云南种茶,要怎么做?

2018-12-13

 

90后台青对话台商陈嘉雄:如果我家也来云南种茶,要怎么做?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我的新大陆——北回归线上的滇台缘”两岸自媒体人看云南活动报道团走访台企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12月11日,台企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格外热闹,参加“改革开放四十年之我的新大陆——北回归线上的滇台缘”活动的两岸自媒体人一走进该公司,就被几大盆漂亮的蝴蝶兰吸引,特别是团队里来自台湾的8位年轻自媒体人,虽然蝴蝶兰对他们来说最熟悉不过,但是在遥远的云南看到这种盛产于台湾的花朵还是感觉“surprise”。

 

该公司董事长陈嘉雄站在一旁笑眯眯地对报道团介绍说:“我把台湾的蝴蝶兰品种和种植技术引进云南,一种就是18年。云南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发展农业。”

 

90后台湾自媒体人邓勋泽曾荣获海峡两岸主持人大赛十强,目前就读台艺大广播电视学系,现在还是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交换生,他听了后立刻一连串地发问:“我家在阿里山下的嘉义县从事茶叶种植,如果我家也来云南种茶,要怎么做?台商在云南种茶的多吗?竞争会不会很激烈?”

 

陈嘉雄给邓勋泽介绍了两三位在云南种茶比较成功的台商的情况,并鼓励他说:“我觉的来云南种茶非常好,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绿色农业。至于说到竞争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你的茶叶产品足够好,就一定会有市场。其次,我建议想来这边创业的台湾同胞和台湾青年,一定要先学习,要很深入地了解当地情况,特别是要了解当地的产业政策,要契合当地的发展重点去选择行业进入。比如说,云南目前正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我认为对台商来说,这其中蕴含很多机遇。”

 

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云南和台湾,在地图上虽遥遥相隔,但处同一纬度,被北回归线贯穿而过,因此这两地在气候和地理地貌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同样适合发展农业种植。改革开放40年,许多台商跨海而来,在云南从事花卉、茶叶、咖啡等特色农业,陈嘉雄就是其中一位,如今,由他创立的昆明统一生物企业已发展成为云南最大的台资花卉生产企业。

 

陈嘉雄一开始来大陆时从事的行业并不是蝴蝶兰种植,1993年他来云南时,做统一蓄电池在云南的供应商和代理商。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成为陈嘉雄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回忆说,在这次博览会上,来自台湾的园艺工作者也参与了建设,这其中有他的朋友,他们将台湾的蝴蝶兰引入博览会。朋友说云南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兰花,建议他考虑转行,于是在2000年,陈嘉雄成立了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从事蝴蝶兰的买卖和种植。

 

“我在昆明已经生活25年了,昆明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选择来云南发展,我很高兴能参与和见证大陆改革开放的进程,并在此过程中取得一些成果,让自己和家人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陈嘉雄说。

 

陈嘉雄表示,云南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适合发展特色农业,还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具有地利优势。“云南邻近东盟国家,这有助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目前云南正在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建设,这其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台商到云南投资农业风险低回报率高,随着面向西南桥头堡区位优势的彰显,云南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前来投资。”

 

“此外,云南还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这对台企也蕴含很多机会。”陈嘉雄以自己的公司为例,解释“一带一路”对台企的助力:“以前我们公司的蝴蝶兰主要销往东南亚,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未来我们可以把蝴蝶兰销往欧洲,欧洲国家的鲜花消费力很强,很多人去菜市场买菜都会随手买束花带回家。因此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前景很广阔,像莫斯科对蝴蝶兰的需求就非常大。以前到欧洲不好出去,现在走渝新欧铁路十几天就到了,而且成本比以前低。”

 

报道团里的台湾女孩张芳瑀目前正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就读,她和台湾自媒体人黄培伦都对台湾年轻人来大陆、来昆明发展的话题比较关切,他们问陈嘉雄,如果台青想来云南工作,一开始要怎么进入?

 

陈嘉雄表示,自己已经做了20多年的昆明台协常务副会长,如果台湾年轻人想来云南实习就业,可以整理出一个名单,“云南有很多企业、台企,包括我自己的企业,都欢迎台湾学子加入,我本人和昆明台协会全力帮助你们。其次,还可以选择先来云南的大学读书,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了解云南,从而为将来在这里的求职就业做过渡。”

 

“我跟你们讲,大陆现在的发展机会很多,我儿子跟你们是同龄人,他2013年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就回到昆明,现在帮我打理公司的海外出口业务。”陈嘉雄说。( 中国台湾网12月13日昆明讯 记者 王怡然)

 

90后台青对话台商陈嘉雄:如果我家也来云南种茶,要怎么做?

 

台商陈嘉雄与台湾自媒体人交流。(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90后台青对话台商陈嘉雄:如果我家也来云南种茶,要怎么做?

 

台商陈嘉雄接受中国台湾网记者采访。(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展开全文

台青融入大陆“双创”热潮 巧思“活化”千年古城

2018-12-10

台青融入大陆“双创”热潮 巧思“活化”千年古城

 

    “月亮城杯”2018扬州·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作品8日展出。 崔佳明 摄

 

搭乘7日下午从台北到南京的直航,台湾青年蔡富浈抵达扬州已是夜幕。城市间鳞次栉比的高楼、应目不暇的霓虹让蔡富浈惊叹,“这里非常现代化,比起诗词中的扬州别有一番风味,期待台湾创意与这座城市碰撞出新火花。”

 

从校园里不时播出的扬州城市宣传片中,蔡富浈今年春天第一次有机会深入了解这座千年古城。当天,蔡富浈携带为扬州“量身定制”的文创产品《扬扬得意》远道而来。

 

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选拔优秀创意人才,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月亮城杯”2018扬州·文创设计大赛今年首次远赴台湾“揽巧思”。这一场翻越海峡的创意大比拼,引起了如同蔡富浈一样的数百名两岸青年热烈反响。

 

台青融入大陆“双创”热潮 巧思“活化”千年古城

 

“月亮城杯”2018扬州·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作品8日悉数展出。 崔佳明 摄

 

“第一次来到扬州,这里白天古韵十足,夜晚悠适闲淡。时而古朴淡雅,时而现代活泼,期待能为这座城市打造更多的创意设计。”来自台湾的大学生陈禹谖也特地带来了自己的创意作品《芯系扬州》。

 

陈禹谖说,扬州的历史与美景激发了创作欲望,同宗同源的中华文化让台湾青年的创意有了“用武之地”,希望能用台湾特有的“小巧思”为这座千年古城增色。

 

数月来,依托文创大赛,来自两岸的六百多名同学对这座千年古城的“活化改造”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付诸设计。通过台湾创意与大陆制造“联盟”,打通了“跨越海峡”的又一条路径。

 

经过多轮精心选拔,获奖的45件精美作品“飞越海峡”8日在扬州集中展出。当天在扬州邗江区的京华城内,台湾青年的创意作品吸引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观赏。

 

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龙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不仅让大陆青年积极投身这股热浪,也让更多台湾青年看到了大陆的这片市场蓝海,大赛正为汇聚两岸文创英才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我常认为,扬州有一个‘隐痛’。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如何让文化在现代大放异彩,让中华文化走进人们心里,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姜龙告诉记者,本次大赛是该市首次和台湾地区共同举办的文创赛事,是一次创新性的尝试,意在让传统文化在创意中“复苏”,让中华文化以“日用品”的形式走入生活,走进人心。

 

通过大赛的举办,扬州文化在海峡两岸得到了更为具象化的传播。宝岛台湾的设计力量,与大陆地区的巨大市场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促成了设计端与制造端的“亲密联姻”。

 

经过两岸文创及设计领域专业评委的精挑细选,149件作品入围决选,并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及创意新秀奖作品共计45件。

 

与其他赛事不同,本次比赛将重点放在赛后产品的转化。“评奖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大赛后时代’,要让台湾青年的创意作品在大陆得到充分转化,通过产品化、商业化去促进传统文化的‘活化’。”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扬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市双创办副主任罗庆寿说。

 

罗庆寿称,为了让“双创”热潮持续的激发活力,比赛将根据产品达到的市场规模给予设计者提成奖励,并根据市场反应灵活做出调整,让文化在“复苏”的同时不断释放经济和社会效应。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选拔之初就要求设计者充分考虑扬州特色。文创产品离开了在地文化,就失去了‘文化’二字。同时,我们要求参选者在设计时,必须考虑产品的市场化,能否量化以及品牌化。文创产品需要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能很好地竞争和生存,才更具活力与生命力。”赛事承办方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蔡玉美告诉记者。

 

蔡玉美认为,本次赛事不仅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新契机,也将进一步释放“鲶鱼效应”,吸引更多台青赴陆就业创业。(中新网南京12月8日电  崔佳明 杨颜慈)

展开全文

台青企业家:希望更多台青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2018-11-30

“‘一带一路’倡议将对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能够深度参与其中,共享发展机遇。”重庆台协台青会主委、重庆好年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光志在29日举行的海峡两岸(重庆)青年创业研讨会上表示。

 

此次海峡两岸(重庆)青年创业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台企联青年团、台湾工商建研会青年团、台湾中小企业总会及北京、重庆等省市的100余名青年企业家代表,就青年创业新模式、创新创业新机遇等话题展开探讨。与会台湾创业代表表示,“一带一路”为两岸经济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希望更多台湾年轻人以此为契机到大陆闯出一片天地。

 

黄光志说,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以及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为台湾年轻人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海外市场机遇也日益成为台湾青年创业者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

 

“经过三年的考察,我最终决定将大陆首个邓鸿吉创意发明基地设在重庆。”台湾爱迪生创意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邓鸿吉说,“我亲眼看到,大陆的西部地区正在崛起,‘一带一路’更是为西部成为开放前沿,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邓鸿吉说,重庆具有“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多种政策叠加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使重庆在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行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为创意发明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全国台企联副会长、台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子凯坦言,台湾80%的青年人有创业意愿,但是台湾岛内人才饱和,市场有限,发展机会较少。大陆经济发展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实施,吸引了青年台商的“西进”。

 

“今年3月,大陆推出31条惠台措施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生活、创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利于台湾年轻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林子凯说。

 

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叶力娜表示,大陆将会进一步创造条件,推动台湾企业到包括重庆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帮助台湾青年在大陆实习、就业、创业,希望台湾年轻人把握契机,到大陆施展抱负,共享发展机遇。

 

海峡两岸(重庆)青年创业研讨会是于29日开幕的第十届“重庆·台湾周”系列专场之一。本届“重庆·台湾周”以“两岸同心融合发展,渝台携手合作共赢”为主题,共策划了经贸活动、青年交流、基层交流等系列活动。(记者 耿鹏宇 赵宇飞)

展开全文

惠台政策吸引台青大陆圆梦 “创二代”靠新技术获天使投资

2018-11-23

 

惠台政策吸引台青大陆圆梦 “创二代”靠新技术获天使投资

 

台青郭冠逸。(中国台湾网 马一娜 摄)

 

德阳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是西部第一家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2017年5月12日,德阳弘益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成立了。“创二代”台青郭冠逸接受本网记者采访表示,“互联网很容易被模仿,沿海地区市场更饱和、竞争更激烈,这也是我们选择来到德阳的一个原因。”

 

离开家族生意 德阳实现梦想

 

郭冠逸当初到大陆发展,主要是家人要他到杭州接手家族生意,但他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郭冠逸在一次聚会活动中与朋友刘惠菁聊到了无线充电技术,他们都觉得“充电宝”、“充电线”已成为新的“城市垃圾”,而无线充电会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并希望能把这项技术带到大陆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就这样,当时四川德阳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的环境及各项政策吸引了他们来德阳实现梦想。

 

郭冠逸介绍,弘益智电于2017年5月参加德阳创客大赛荣获二等奖殊荣,并在同年6月底与德阳阳光天使投资基金签署投资协议,成为目前德阳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内唯一获得政府“天使投资”的青创公司。说到现在公司运营的情况,郭冠逸表示,公司运行的不错。“公司在德阳落地,在成都有办公室,在杭州有子公司,在广州深圳都有我们的设备在。”

 

德阳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一直致力于打造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对台招商引资、两地青年交流的3大平台。“一个园区、双重服务、一套政策”的建设发展模式是创业园的亮点和特色。“园区提供3年免房租和免物管费。”郭冠逸表示,德阳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为台湾青年来德阳创业提供了优惠。“创业项目经过认定后,可以领取创业补贴。”

 

惠台措施落地 吸引台青赴陆创业

 

2018年2月,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出台后,大陆十几个省(市)、地区推出细化落实措施。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台资企业数量最多、拥有涉台园区最多、投资额最大的省份。今年9月,四川省紧扣“31条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发布《关于促进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川台70条”)。措施共计70条,逐步为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在四川投资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

 

“要有勇气去跨出这一步。”郭冠逸表示,台湾市场太小,台湾青年不敢踏出来大陆创业的第一步。“31条政策的出台,可以吸引还在台湾的年轻人来到大陆创业。”郭冠逸说自己比较敢去做,“失败了会承受打击,但是还会爬起来。”

 

郭冠逸还和记者介绍了如今网上办理营业执照的便捷,“现在很方便,不需要备案,在网络上登记后,再把原件交到工商部门,一个礼拜营业执照就出来了,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居住证”便利台胞 落实同等待遇

 

9月1日,台湾居民居住证正式开放申领,符合条件的台湾同胞自愿申领居住证,并在居住地享受到与大陆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和便利。

 

郭冠逸为记者展示了自己新办理的台湾居民居住证,他表示,此前持有的台胞证只有8位号码,还是会造成些许不便。“一些酒店只接待大陆居民,拿着台胞证不能入住大陆酒店”,“坐高铁也不能直接在自助取票机上取票,需要到窗口去排队”,如今有了居住证,住宿不会再受限,自助购票也更加便捷。( 中国台湾网11月23日德阳讯 记者 马一娜)

展开全文

台青西进闯大陆:以“双创”为马 不负韶华

2018-11-12

“大陆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充满包容和机会,这个创业项目没有成功,还可以换一个项目重新开始,所以我会努力去成功,但我也不怕失败。”11月的一个午后,台湾青年张睿志回到四川德阳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下称创业园)开始工作。若不是裤脚的泥点,可能看不出这位西装革履、文质彬彬,说着“台湾普通话”的年轻人,刚从乡间田埂上调研回来。

 

创业园是西部第一家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两年前,张睿志在这里创办了德阳大丰收生技贸易有限公司,销售植物营养液,成为园区早期入驻的台湾青创企业之一。

 

“刚来德阳时,我除了从台湾带过来的产品,什么都没有。”张睿志回忆,来大陆创业始于在非洲工作的叔叔的建议,开始行动后,才发现真实的创业远比创业计划书复杂、困难得多,好在园区不仅为他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还帮他与农业局和当地的种植大户对接。

 

为展示植物营养液的效果,张睿志一年前开始种植添加了营养液的羊肚菌。今年张睿志的创业团队已经增加到20余人,不仅羊肚菌带来了收入,更有云南等地的羊肚菌种植户前来购买营养液。

 

“他们购买的数量不多,主要是试验,看增收效果。”张睿志说,相较于其他创业项目,农产品的创业周期比较长,但他愿意等待。“我很享受现在的创业过程,创业带给我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友谊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与张睿志不同,台湾青年郭冠逸来德阳创业时,曾遭到家人一致反对。“当时我妈妈不能理解,我可以在杭州打理家族的混凝土企业,也可以在台湾过‘小确幸’的生活,为什么会选择来大陆西部创业。”郭冠逸说,他来德阳不仅是想“闯一闯”,更想超越自己的父亲。

 

郭冠逸的创业项目是无线充电宝。“我曾一周拜访四个投资方,却没有拉到一分投资,也曾经花费大力气去火锅店推销无线充电宝,结果发现并不适用。”郭冠逸回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遭遇挫折、克服困难才是常态。

 

今年6月,郭冠逸的企业与德阳阳光天使投资基金签署投资协议,成为创业园内唯一获得政府“天使投资”的青创公司。“我觉得台湾年轻人创业时应多和大陆年轻人沟通,听听他们‘接地气’的意见,像我们产品的线下推广和网络宣传,大陆青年就比我了解得多。”郭冠逸说,两岸青年携手,事情会容易很多。

 

截至目前,创业园已有33家台湾青创企业入驻。园区内,台湾元素随处可见:电梯以台北地铁线路命名,走廊两侧标注着台湾话与四川话的对比,大厅陈列着台湾青年的文创产品。

 

“我们的园区比较类似于幼儿园,保护创业初期的台湾青年们,但这个保护期只有三年,三年后他们必须要成长,要毕业,要面向市场。”创业园执行长许渊顺告诉记者,园区会为台湾青年提供8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及创客公寓、免息创业贷款,为每一个创业团队配备“项目秘书”,委托在四川发展多年的台湾青年来管理运营园区,但保护不是最终目的,让台湾青创企业通过保护走向市场才是目的。

 

“不少台湾青年怀着一腔热血来到大陆闯荡,但对大陆的市场、商业模式并不清楚。”许渊顺说,为了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创业环境,园区在台湾开设了创业学院,未来园区会探索“创业+就业”的模式,让部分台湾青年先在园区孵化的企业里完成就业,在工作中成长后再进行创业。(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