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拟将网络分为五个安保等级 严禁泄露个人信息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8-06-28 15:48:49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公安部近日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拟将网络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拟规定未经允许或授权,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数据和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收集、使用和处理数据和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损毁其收集的数据和个人信息,不得非授权访问、使用、提供数据和个人信息。
资料图:警方摧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窝点 。中新社发 警方资料图片
《征求意见稿》拟明确,根据网络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被篡改、泄露、丢失、损毁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网络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
——第一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般网络。
——第二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的一般网络。
——第三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的重要网络。
——第四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特别重要网络。
——第五级,一旦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极其重要网络。
在数据和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征求意见稿》拟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并落实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采取保护措施,保障数据和信息在收集、存储、传输、使用、提供、销毁过程中的安全;建立异地备份恢复等技术措施,保障重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未经允许或授权,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数据和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收集、使用和处理数据和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损毁其收集的数据和个人信息;不得非授权访问、使用、提供数据和个人信息。
在重大隐患处置方面,《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公安机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要行业或本地区存在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的,应报告同级人民政府、网信部门和上级公安机关。
此外,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停止联网、停机整顿。中新网6月27日电
相关新闻
- 2017-12-20为个人信息安全撑起法律“保护伞”
- 2017-07-26快递立法征求意见:泄露个人信息,最高可罚10万元
- 2017-07-18公安部:全国查获泄露公民个人信息500余亿条
- 2017-06-02穿上法律“铠甲”的个人信息离“安全”还有多远
新闻推荐
- 游戏、网文、影视剧……中国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
- 突破、创新、布局,新年新干劲!人工智能加速在各行业“落地生花”2025-02-17
- “想带更多同学来见识大陆的精彩”2025-02-17
- 香港故事丨大紫荆勋章获得者李焯芬:做中华文化的“老义工”2025-02-17
- 外交部:中国消费市场正实现从“量”到“质”的变革2025-02-13
- 元宵节,解放军用闽南语喊话台舰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