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陈双卯:用公益“点燃”年轻人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8-06-08 09:39:48 | 来源: 新华网 |
十年前,台湾青年陈双卯放弃令人羡慕的“金领”身份来到上海,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那时的他未曾想过,自己会在大陆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并和公益结缘,将其作为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一切缘起于他加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爱心公益会”。在这个公益社团里,他和伙伴们一起组织过很多活动。其中,2009年赴宁夏西吉县的一次“特殊支教”令他印象最为深刻。西吉曾被联合国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艰苦的环境和穷困的家庭急需人们的帮助。
“复旦有长期扶助项目,会派爱心委员会的成员到西吉收集和评定申请书,每学期会给需要的孩子一些资助。孩子们窘迫的生活和渴望改变的眼神深深震撼了我。”陈双卯说,比改变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变孩子们的精神状态。他不想只是捐钱捐物,而是希望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课程,让这些孩子们能学会表达,在精神上振作起来,做“快乐自信的自己”。
这次名为“我很棒”的夏令营,令陈双卯发现了艰苦生活背后孩子们的丰满心灵,体会到公益的快乐,也收获了美丽的爱情——由18位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中,那位有着大大眼睛和纯真笑容的大陆女孩周颖,后来成了他的“另一半”。
2010年6月,行将毕业的陈双卯和周颖放弃了已经到手的理想职位,与另外三位伙伴一起创办了上海复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青少年领导力培育的公司,成为此后他们开展公益事业的“助力器”。
在复启走上正轨之后,陈双卯又和伙伴们注册成立了民办非企业组织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并先后启动“Diggers(挖掘者)青年领袖教练计划”,以及关注非沪籍随迁子女的“新公民之声”公益项目。
“我们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随迁子女需要面对来自学校、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自我认知和价值感偏低。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孩子赋能。”陈双卯说。
据悉,“新公民之声”旨在帮助随迁子女群体立足自我视角进行观察和探索,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实地观察体验适应“职业人”角色,从而实现社会融入。数年来这一项目累计开展了200多次活动,近1.2万名随迁子女参与。
有趣的是,“青年领袖教练计划”中许多热心公益的Diggers,经过培训后转化成为“新公民之声”的志愿者。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走上教育公益的创业之路,或者进入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通过不同方式延续着他们的公益梦想。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3年度上海十大青年公益项目“……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办公室里形形色色的奖杯、奖状,对陈双卯和伙伴们而言意味着认可和鼓励。
从具备“金融气质”的理科男,变身充满热情的公益人,陈双卯对自己的角色转换颇感自豪。“我的职位是‘总干事’,就是‘总是干事’的意思。”陈双卯笑言。
今年2月,《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出台,明确“鼓励台湾同胞和相关社团参与大陆扶贫、支教、公益、社区建设等基层工作”。
与此同时,陈双卯和伙伴们开始筹划新的公益项目。在上海杨浦区政府的支持下,赋启青年发展中心正筹办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心。4月举办的第一次活动聚焦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创业政策,关注非遗文化的公益市集也于5月亮相。
6月1日,上海出台《关于促进沪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包括“支持台湾同胞和相关社团参与本市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基层社区服务”。
在陈双卯看来,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指引,有望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青年进入大陆社会服务领域,或投身公益事业。
“梦想、激情、勇气、担当”。正如赋启青年发展中心确立的价值理念,陈双卯也希望,自己和伙伴们追逐的梦想能“点燃”人群中1%的“有料青年”,进而影响其余的99%,让更多人加入公益的行列。(新华社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潘清)
相关新闻
- 2018-06-08台湾各界热议海峡论坛与惠台措施
- 2018-06-07台媒关注第十届海峡论坛 指两岸民间交流热度未消退
- 2018-06-07借助新媒体 台湾青年更多角度看大陆
- 2018-06-07“海峡组合”共展宏“涂” 打造侨乡文化新地标
新闻推荐
- “手拉手”!中国链博会打造世界“共赢链”2024-11-29
- 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启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陆续实施2024-11-29
- 这场跨越海峡的“青春之约”成为两岸交流的靓丽风景2024-11-29
- 泉州走进台湾 泉州特色文创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备受欢迎2024-11-29
-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厦门海沧区举办海印放火狮民俗文化节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