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是中国经济指路明灯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北京召开。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将为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指明方向,从中也可以帮助人们领会今后五年的经济政策。近10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正式告别“粗放式”扩张,两位数成长成为过去式,但中国经济前景依然光明,伟大复兴步履坚实。过去4年,中国GDP年均增速7.2%,系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从整体来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变,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好一点的结果。预计十九大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速或将会超出市场预期,即8%左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所谓共商,即集思广益,由全球所有参与治理方共同商议;所谓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所谓共享,即是让全球治理体制和格局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球各个参与者。“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不但是在非西方语境下进行的理念创新,而且还是中国首次公开提出全球治理理念,体现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高度统一,更体现出了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赋予全球经济治理新的强大生命力。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各个重要场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的一股建设性力量。

 

当前,整个世界经济都面临挑战,经济结构性改革是全球各国都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不管是在反腐、军队改革、经济转型等领域,还是在外交关系、加大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巨大的突破和成效,令世界所瞩目。因为若以中国经济的规模、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而言,经济转型谈何容易,任务艰巨程度可想而知。对此,中国早有先见之明。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不但确立了市场的主导性作用,而且还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市场化改革计划。随着各项经济改革举措全面发力和纵深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不断积聚,呈现出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正向中高端水平不断迈进。

 

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亦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倍增。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之所以值得外界期待,主要立足于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的判断:即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因此,完全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之内,支撑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积极因素将会不断增强。假以时日,中国各地异军突起的“新动能”亦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撑。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不但为调速换挡中的中国经济提供巨大的空间和动能,也为缓慢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2017年国企改革从“混改”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培育出经济发展新动能。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关省市国企改革方向中,混改已经成为地方国企改革的主要发力点。同时,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正推出多项政策举措,预计外资参与国企混改将是下一步改革的一个趋势。

 

三是自贸区制度创新释放出经济发展新动能。自贸区不是一般性的“贸易园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新高地,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新名片”。当前,我国在自贸区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实现了创新与突破,不仅丰富了党的治国理政实践,而且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奠定基础。

 

今后,不管风云如何变幻,面临的挑战多么严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以政策连续强信心、以改革深化稳预期、以创新驱动增活力,将有助于增强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稳定性。中国经济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更是“贡献者”、“正能量”和经济迷雾中的“指路明灯”。(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台湾网特约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