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 香港反毒有一套

全员参与 香港反毒有一套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志工在晚间上街宣导反毒。陈柏亨摄

 

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6年香港首次被呈报的吸毒人数同比下降12%,吸食危害精神毒品人数及吸食麻醉镇痛剂人数分别同比下降6%及9%。分析人士认为,被呈报的整体吸毒人数持续下跌,反映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协力禁毒的成效。那么,香港反毒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协作体现“全员参与”?

 

完善法律 严惩毒害

 

“管制任何人士经营、藏有、进口、出口、供应和制造《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载列的所有麻醉品和大部分的精神药物。贩卖和制造危险药物等严重罪行的最高刑罚是终身监禁和罚款500万元(港币,下同)。”这是香港特区《危险药物条例》第134章对贩卖制造毒品作出的规定。

 

根据该条例第8条,藏有危险药物或吸食、吸服、服食或注射危险药物均属犯罪。即便循简易程序定罪后,仍可处罚款10万元,并在符合第54A条的规定下,可处监禁3年。

 

相比不少国家和地区,香港法律对贩毒、吸毒行为的惩罚条款显得颇为严苛,这对禁毒成效的显现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香港警方也积极参与执法,严厉打击贩毒、吸毒行为。

 

今年4月,香港警方毒品调查科在粉岭一个露天停车场的7人车内,检获共52公斤疑似可卡因毒品,总值达4300万元;在此之前,他们曾捣破近10年最大宗大麻种植案,检获超过3700万元大麻。

 

而在海关方面,香港海关去年侦破779宗毒品案件,检获毒品共1271公斤,案件当中以在机场侦破的占整体约八成。其中,加强与内地及海外执法机关的情报交流合作有助于香港从源头堵截走私活动。

 

禁毒基金 扩大宣传

 

除了严厉打击贩毒、吸毒行为,香港特区还透过多种方式来鼓励社会人士参与禁毒工作,其中1996年成立的禁毒基金就致力于为从事禁毒服务的非政府机构和相关人士提供资金支持。该基金成立之初,特区政府出资3.5亿元;2010年,特区政府又向禁毒基金注资30亿元。

 

据了解,禁毒基金的收入用以资助符合拨款准则而又值得推行的禁毒计划。比如按照2016年禁毒基金提出的一般拨付计划,在禁毒教育及宣传方面,优先考虑的服务范畴包括:针对有吸毒风险的高危青少年或非在学年轻成年人(例如在职成年人)提供预防教育,特别是提升他们对吸毒危害的认知,并推动他们改变对毒品态度的项目等。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反毒教育,特区政府及相应社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展开宣传,包括巡回展览、禁毒影片播放、讲座、广播剧等。去年圣诞节前夕,香港保安局禁毒处、禁毒常务委员会及香港电台第二台合办“无毒Rock ‘n’ Roll”音乐派对,演绎多首节奏澎湃的歌曲,充分展示无毒人生的活力,为年轻人注入正能量。

 

全民参与 给予关爱

 

在香港的反毒工作中,尽管政府的角色很重要,但由于人力所限,不能面面俱到。因此一些组织的参与有助于香港反毒工作的深入推进。例如禁毒常务委员会、毒品问题联络委员会等,都是由各领域的非官方人士担任,为反毒工作建言献策、提供助力。

 

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张越华表示,非政府组织和小区很熟,可看到特区政府看不到的问题,政策不至于“一言堂”。政府出资,让非政府组织做事,能带动更多有创意的禁毒方案。

 

据了解,香港注册社工2.1万多人,每所初中都配备一名社工,担任校园与非政府组织的桥梁,协助师长预先找到高风险学生,也转介吸毒学生到相关机构戒毒,免去司法介入后留下案底。注册社工来源有二:一是大学社工系毕业生,一是修习相关学分学程的学生。注册社工都必须取得800小时的实习经验,扎实的训练让他们对于吸毒、戒毒者的辅导得心应手。

 

张越华表示,过去校园内避讳谈毒,现在特区政府提倡自愿验毒,可以让更多防毒信息进入校园,也强化老师与家长对毒品的认识。戒毒之后,香港青年协会、路德会等也提供不少服务,比如青年协会给予便宜住宿,收留无处留宿的青年;路德会等辅导中心则让戒毒者走入社会进行服务、扩大交友圈,避免走回头路。(柴逸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