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民众经济信心 两岸关系重中之重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2-03 09:30:05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日发表社评说,送走旧的一年,迎接金鸡报喜的新年头,大家对于未来一年,都有所期许。但展望新一年的台湾经济,却令人感到悲观。
社评摘录如下:
台湾今年景气如何,从民调中亦可略知一二。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在1月24日公布的民调,有6成8的人认为,2017年的经济会变坏或和过去一样,换言之,就是缺乏信心。当然,对经济没有信心,对领导人的支持度也不会高,该民调显示,蔡英文声望只剩33.8%,而不赞成她处理大事方式的人已高达54.4%。
从蔡英文声望一路崩跌的情况来看,台湾民众似乎已不对她抱任何期待。老实说,这是执政者最大的危机,如果不及时扭转,恐将四年一事无成,不仅葬送自己前途,也让台湾未来陪葬。
为什么民众对今年的台湾经济前景感到悲观?从国际政经情势来看,英国已表明要硬脱欧,欧盟整合受到威胁,而且欧洲民众的政治不满并没有消退的迹象。至于美国,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味道浓厚,尤其退出TPP之举,向世界强力宣示他的立场,对经济可能带来更为负面的影响。
美国以及欧洲危机多于转机,对台湾经济很难有正面的助益,而大陆虽然有机会,却因为两岸的政治关系,看得到吃不到。最后则是要看台湾自己的策略与作为。蔡英文在选举前就高唱的新南向,已呈现无人理会、有气无力的情况。如果拿新南向和一带一路对比,新南向是空洞口号,一带一路是扎实建设;新南向是闭门造车,一带一路是各国参与(亚投行即是一例)。老实说,新南向不仅不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根本就是画梅止渴的伎俩而已。
至于产业策略,蔡英文日前提到所谓的“5+2”产业计划,包括物联网、生技医药、绿能科技、智慧机械、国防产业、新农业及循环经济等等都已陆续启动。其实这些计划有许多是旧瓶旧酒,早在马英九时期就已推动,但至今都没有为台湾创造经济的动能,至于“国防产业”能产生多大的效益,也令人怀疑。
在我们看来,台湾最大的问题是投资动能不足,而投资动能不足,则是因为投资环境并不具吸引力所致。我们认为,蔡英文当局除了产业政策之外,更应该致力于改善投资的环境,尤其两岸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唯有如此,才能恢复人民对经济的信心。
新闻推荐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2025-09-11
-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方不接受菲律宾所谓的“抗议”2025-09-11
- 国家林草局公布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2025-09-11
-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将于9月17日至19日举行2025-09-11
- 央视快评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2025-09-11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经达到50万件 位居全球第一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