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者:与内地互利共赢是香港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齐鹏飞在2016年第一期《港澳研究》撰文指出,与内地互利共赢是香港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文章说,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和“一国两制”大框架下,香港经济发展背后的“祖国内地因素”之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究竟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发挥和凸显?这是具有极强现实针对性的重大原则问题。

 

文章援引事例和数据指出,祖国内地是香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依托,香港繁荣稳定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始终依靠“一国两制”的制度性优势,始终依靠祖国内地为其“保驾护航”并提供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和成长空间,回归以来的18年间,香港在遭遇一次次严峻考验和重重阻力的情形下,经过特区政府和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为香港经济在“一国两制”建设的“第二个十五年”再铸辉煌,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这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和抹煞的历史事实和现实。

 

文章说,必须清醒地看到,回归18年来,香港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阻力。回归以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含金量有所下滑。这既有经济层面的原因,也有政治层面的因素。近年来,香港社会日益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已经使其逐步由传统的“经济城市”、“商业城市”嬗变为“政治城市”。

 

文章指出,历史和实践表明,香港的经济发展如果不能校准自身的定位(如优势、特色、短板、突破口等),正确处理与内地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不断巩固和提升其“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以及“超级联系人”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如果“祖国内地因素”对香港经济发展之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基本理念不能成为香港社会的基本共识和主流意见,其前景值得担忧。

 

《港澳研究》系全国港澳研究会的会刊,齐鹏飞的上述文章长逾万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