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共同启动“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6-05-17 09:31:17 | 来源: 中新社 |

资料图
《一带一路空间观测国际合作北京宣言》16日在北京发布,中外科学家据此共同启动“数字丝路”国际大科学计划,建立空间科技领域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
“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当日在北京开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谭铁牛在会上说,空间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观测地球现象的能力,中外科学家面向“一带一路”的资源环境空间格局与发展潜力,共同探讨空间科技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是科技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行动。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在受访时说,会议将产出两项成果。其一是发布《宣言》,呼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空间科技领域多边合作机制与框架,促进对地观测技术的科学运用与对地观测数据的共享服务,形成命运共同体。
“发布宣言的目的,既是让国内外对地观测领域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需求,也是让决策者了解对地观测技术的进展及服务‘一带一路’的有效性。”郭华东说。
会议产出的第二项成果是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得到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组织的40余名代表的响应。该计划将打造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大数据平台,把科学成果应用在全球变化下生态环境监测、城市化监测、文化遗产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过程提供战略支持。
“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没有获取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应用对地观测数据的能力。”郭华东说,中国在该领域能力较强,已经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并将有更多的卫星上天。此外,中国具有接收国内外卫星数据的基础设施,目前密云、喀什和三亚卫星数据接收站形成了全天候的卫星数据实时获取能力,将为“一带一路”空间认知提供数据保障。
记者获悉,“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将办成两年一次的国际会议,第二届会议将于2018年在柬埔寨暹粒举办。(完)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张素)
新闻推荐
- “进博之约”第八年,世界感受中国如此“确定”2025-11-06
- 中国对外开放如何“惠全球”?进博会里找答案2025-11-06
- 台湾自媒体人走进四川阆中:感受三国文化、科举文化,探寻古城历史脉络2025-11-06
- 台湾青年:我们都爱大熊猫2025-11-06
- 台湾青年参与《两岸新发现》之“我们共同的抗战记忆”系列节目的感受:向更多人传播抗战历史与抗战精神2025-11-06
- 惊艳大图来了!一起“云赏”年度最大超级月亮2025-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