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歌里觅乡音 唱着闽南歌赴台湾下南洋

这个夏天,唱完最后一首闽南歌,台湾闽南歌天后江蕙封麦。从上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90年代大红大紫,一直到如今告别歌坛,江蕙的演艺生涯也正因循了整个闽南语流行歌曲这几十年来的起起落落。作为以方言作为语言基础的地方歌曲,闽南歌传遍大江南北,除了闽南话独特的七音发音规律以及民谣基础外,台湾原创的闽南语歌曲同样功不可没。《爱拼才会赢》《浪子的心情》等台湾闽南语歌曲,不经意间便在大街小巷四处传唱,以至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来上一句“爱拼才会赢”。根植于闽南文化的闽南歌承载着的是怎样一种独特的文化?为何台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了它的爆发期?而眼下,两岸闽南语歌曲面临的发展困境又如何破解?

 

唱着闽南歌赴台湾下南洋

 

生在鼓浪屿的厦门歌舞剧院创作室主任郑超英从小听着妈妈的《行船歌》《点灯红》等闽南歌谣长大。解放前,妈妈从南洋回国,一路哼唱的就是这些流传甚远的闽南语歌曲。

 

闽南歌缘起于以闽南语的语调声韵来演绎的民歌、歌仔册等。据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陈耕介绍,闽南地区依山傍海江河纵横,山文化、水文化与海洋文化于此交织,自古即传唱着曲目缤纷的民歌与歌仔等曲艺,代代相传的闽南歌谣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并随着闽南移民的脚步漂洋过海到台湾下南洋,逐步流传到世界各地。

 

1931年,上海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出品了影片《桃花泣血记》,由卜万苍编剧,阮玲玉、金焰主演。输入台湾时,电影业者为了招徕观众,设计制作广告歌曲进行宣传,便敦聘詹天马依据剧情梗概写了七言歌词,由王云峰谱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闽南音乐人姚占福等渡海赴台进行闽南语歌曲创作,作品《苦酒满怀》和《心酸酸》风靡全台,也带动台湾闽南语歌曲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代,现在还传唱的许多经典就是当时所创,如《望春风》《月夜愁》《四季谣》等。这些歌声像一股春风,吹过大街小巷、城市乡村,也流传到一水相连的大陆。

 

“天王”为啥也爱闽南歌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首由台湾音乐人陈百潭创作的歌曲《爱拼才会赢》几乎是流传最广的闽南语歌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电声乐器、现代作曲法与流行唱法传入台湾,汲取这些外来营养,当代闽南语流行歌曲创作初具雏形。台湾知名闽南语流行歌曲创作人黄扬哲告诉记者,早期闽南语流行歌曲的创作源泉大多来源于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台湾政治解禁,原本校园内禁讲方言的规定也随之解除,闽南话复兴,闽南语歌曲的创作渐入高潮。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台湾经济的腾飞,士农工商人人都有事可做,岛内上下努力打拼,《爱拼才会赢》的问世把闽南人身上不服输、爱打拼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因为生逢其时,它也成为许多草根出生的台湾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励志歌曲,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

 

闽南语歌曲兴起后,很多在国语歌坛有所成就的台湾歌手也纷纷跨足闽南语领域小试牛刀,这就是俗称的“双声带”歌手,其中包括苏芮、蔡琴、齐秦、周华健等重量级歌星,创作题材可谓无所不及。这个闽南语风潮甚至还刮到了香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演唱的闽南语歌曲《世界第一等》至今仍广为传唱。

 

在大陆,闽南语歌曲创作也迎来了春天。从1988年开始,由厦漳泉三地电视台等联合主办的福建省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下简称“双歌赛”)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厦门市闽南音乐交流协会秘书长惠建新是2008年“双歌赛”金曲奖的获得者,他的获奖作品《厦金情缘》由两岸音乐人联手创作完成,由惠建新作词,台湾少数民族歌手林文明谱曲,并亲自演唱。歌曲演绎的就是两岸从隔绝到一家亲的情缘:“几十年,你将门来拴,我将门来闩,拢无相借问。今仔日,云散日头光,兄弟来行踏,冷暖相照应……”

 

交响乐、R&B里的闽南歌

 

伴着婉转起伏的闽南语歌声,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这十五年对于唱片行业来说可谓举步维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歌曲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从唱片、CD变成了网络下载。由于版权保护尚不完善,歌曲下载几乎都是免费,唱片业由此一路下滑。歌曲创作者无法从版权中获得相应的收入,创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闽南语歌曲同样受到冲击。

 

为促进闽南歌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福建举办了多种闽南歌比赛。除了已经延续九届的“双歌赛”外,还有“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超级明日之星”等,并请来台湾知名闽南歌创作人包小柏、黄舒骏等担任评委,陆续培养出大量闽南语歌手和创作者。

 

首届“双歌赛”金奖得主、厦门原创音乐人陈国聪告诉记者,为了适应当今听众的需求,两岸闽南语歌曲创作也都做了适当的改良,例如减少原来常用的“抖音”“哭腔”,有的还创新性融入R&B(节奏布鲁斯,是一种首先由非洲裔美国艺术家演奏,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的音乐形式)等元素。

 

去年开春,厦门歌舞剧院推出了由郑超英创作的首台以闽南语歌曲为创作素材的交响乐《闽之南》,其中采用了《丢丢铜仔》《杂菜汤》《心酸酸》等10首带有浓郁闽南地方特色的歌曲进行再创作,并创造性地融入了蓝调等西方音乐手法。有乐评人专门撰文称《闽之南》“让不同阶层的人士感受到了一幅幅海峡两岸文化秀美的音画”。

 

郑超英告诉记者,闽南语歌曲要发展,光靠古老的民歌或经典流行歌曲还远远不够。这几年,专业音乐人士对闽南文化的保护和挖掘越发重视,进行闽南语歌曲创作的越来越多,也为其开拓了无限的可能性。今年的“双歌赛”还专门增设了少年组的合唱比赛,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孩子一起用祖辈的语言来唱自己家乡的歌。悠扬的歌声里,承载的是海峡两岸千百年来共同的乡音和根脉。(记者 陈梦婕)